《麻城文化丛书》文选八:程中才/举水大治理

《麻城文化丛书》文选八:

举水大治理

文/程中才

《麻城文化丛书》文选八:程中才/举水大治理

举水,麻城人民的母亲河,麻城人民眼中的最靓丽的风景线!

举水发源于鄂豫交界的麻城境内的蜂包裂山,干流自北向南流经福田河、黄土岗、麻城城区、中馆驿、宋埠、歧亭等乡镇,经新洲、团风大步街注入长江。其在麻城境内长度为116.9公里,占举水全长的68%;境内流域面积3072平方公里,占举水总流域面积的72%,占麻城全境的89.4%。举水水系1480多条大小支流纵横交错,呈树枝状展布于龟山山脉以西麻城85%以上的版图,250多座大小型水库和几千口塘堰似累累硕果挂满枝头。自古以来,举水河滋润着麻城近80万亩耕地、170多万亩山林和10多万亩水面, 世世代代哺育着麻城人繁衍生息。

1974年至1978年,麻城县委发动并带领全县人民,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对举水中上游主干支流进行了一次声势浩大、史无前例的综合治理。这次大治理,对上自白塔河大桥下至歧亭乌龙寨出境处,全部采用深窄复式梯形断面开挖河槽,疏浚河道全长51.72公里;按5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年一遇校核标准,控制河床285—371米,修筑东西防洪大堤105.5公里。大堤底宽44米,面宽7—10米,高8米,迎水坡全线石岸固脚,配套建造压浸台,块石护坡,背水坡全部栽植草皮;对原有6处“C”型和“S”型河道进行改造,将红石高岸河、迎集夹洲、宋埠沙河和歧亭张家洲4处裁弯取直改为农田,将闵集大桥以下大片沙滩和饶家河至宋埠之间的大沙洲平整为耕地。经过改造,共扩大耕地3万多亩,缩短河道8公里。还按照河、渠、田、林、路、村综合治理,有利排灌、机耕、交通和园田化建设要求,搬迁农户708户,拆迁房屋5070间,建涵洞80个、排水闸47座、机耕桥5座、抽水泵站45个,排涝站2个,植树13万多株。全部工程于1978年春建成,历时5年。建设高峰时期上马劳力10多万人,长年专班上劳力超过2万人,投入标工5000多万个,共完成土沙方3500多万立方米,石方150多万立方米,其中干砌石方70多万立方米,浆砌石方5万多立方米,混凝土1万多立方米。动用社队资金1150万元,省、地、县财政投资共268万元。

经过治理的举水河,第一次按照人民的意志,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麻城大地上,造福于千秋万代的麻城人民。

《麻城文化丛书》文选八:程中才/举水大治理

治理举水、避灾兴利,是麻城人民世世代代的愿望和期盼。由于麻城地处举水上中游地区,其地理和气候特性决定着本地区水旱灾害频繁发生。《麻城县志》载:元代至元十一年、至正十二年两次大旱,有“人相食”的历史记录。明嘉靖三十年“五月十八大热,河鱼尽毙,马蹄踏土火出”;公元1553年“五月初三大水,民溺死千计”。1949年以前有记录的523年中,重大水旱灾害61次,约为8—9年一遇。1949年至1991年的42年中,举水流域内一般性洪涝灾害13次,约3年一遇;重大灾害5次,约8—9年一遇;小旱小涝每年一遇,甚至一年几遇。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麻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举水流域的改造和治理,大力发动群众兴办水利事业,先后在举水上游兴建了明山、三河口、浮桥河三座大型水库,大坳、芭茅河、黑石咀等6座中型水库,还兴建了200多座小型水库和几千口塘堰,控制承雨面积1385.7平方公里,蓄水近12亿立方米,为抗旱灌溉蓄积水源,并为防汛调洪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大大减轻了举水流域的旱涝威胁。然而,由于麻城境内上游河道陡峻流急,中游河谷平缓,加之河床淤高,河堤低矮残缺,河道多弯,行洪不畅,一遇较大洪水,常常泛滥成灾。1969年7月,全县普降暴雨,大小水库相继溢洪,致使举水河道溃堤156处,淹没田地16万多亩,受灾面积34.4万亩,造成8.9万亩无收,倒房17677间,死亡136人,损失十分惨重。

1974年秋,在全国“农业学大寨”高潮中,以书记邓萍为首的麻城县委一班人,冷静思考,汲取历史水旱灾害教训,决定对举水进行综合治理,以彻底解除举水造成的洪涝威胁,揭开了历时5年的举水大治理序幕。

年过八旬、时任县委办副主任、举水河治理工程指挥部副指挥长的张薪樵回忆,举水治理时处于“文革”后期,当时“批林批孔”运动席卷全国,“农业学大寨”风起云涌,劈山开田成为时尚,有利大于害的工程,也有害大于利的工程。县委书记邓萍深入实际,依靠群众,实事求实,科学决策。为了把“农业学大寨”、“大干促大变”的口号贯彻落实到麻城的实际工作中来,他带领县委一班人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经过调查研究,大家一致认为频繁的洪涝灾害是制约麻城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而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除麻城地理气候特征外,主要是因为举水河河床淤高、河道多弯和河堤低矮残缺,不具备抗御洪水能力。治理举水,可以避免小灾年份给沿河带来的洪涝危害,大大减轻大灾年份的灾害损失,每年可增加保收面积8—10万亩;结合裁弯取直,还能扩大常耕农田3万多亩。治理举水是人民的愿望,发展的要求,符合时代精神。因此他们统一认识,形成举水可治、举水必治、治必大治的思路。他们不赶时髦,不搞形式,尊重规律,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科学治理方案,即在设计上根据水文资料记载和常年雨量情况,将举水河干流上、中、下分三段治理,中、下段(乌龙寨至王家畈)按五十年一遇洪水设计百年一遇校核,上段(王家畈至虎头司)和各主支流按二十年一遇洪水五十年一遇校核设计并施工,确保工程效果,不留后患。具体施工中不急于求成,按上、中、下段分期治理,三至五年完成。在劳力组织上,实行冬春突击与长年专班相结合,干流沿线各区(社)为主与全县支援相结合。在物资器材投资上,以自力更生为主与争取省地支持相结合。在组织领导上,由县指挥部统一指挥,分区负责,参加会战的区、公社成立团、营,按连、排、班的军事建制,实行半军事化管理。由于指导思想正确,措施扎实,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最后竣工。

《麻城文化丛书》文选八:程中才/举水大治理

1974年11月25日,举水河道治理第一期工程(乌龙寨至闵集大桥段)举行誓师动员大会,邓萍代表县委提出首期战斗口号:“大战一百天,新河把浪翻;石头垒河岸,杨柳裁两边;扩地二万亩,沙洲变良田;水随人意走,举水换新颜。”工地上红旗招展,欢声雷动。各团、营相互挑战竞赛,班、排、连制定措施,全体参战人员争先恐后投入会战。期间,城关、中驿、铁门、宋埠每区(社)出动劳力均超过一万人,其他各区支援劳力均超过5000人,总劳力超过10万人。参战人员自带粮草,自备工具,不讲条件,不计报酬,一心一意为举水大治理做贡献。

位于中驿迎河集上夹洲的鲶鱼头,将举水河道一分为二,经迎集、王集分流形成夹洲。工程治理须将王集河道封堵,将横阻于河道的鲶鱼头这个山样大土包彻底搬走,还要将长约4—5公里的迎集河道扩宽,引洪行洪,任务十分艰巨,是举水大治理的重点工程之一。迎集分社的干部群众不畏艰难,人人以参战立功为荣。据迎集农民梅基学回忆,为了抢工程进度,他们全力以赴,组建了青年突击队和铁姑娘战斗队,日夜分班参战,歇人不歇工具,还购发电机解决工地照明;当时没有作业机械,自买板车用于施工;河床挖深了,河堤筑高了,板车难上堤,又抬来柴油机,自制牵引机,牵引板车上河堤,提高劳动效率。无论风霜雨雪,他们从未停工,连过年都在工地上劳动。为了参加举水大治理,梅基学和妻子将未满周岁的孩子装在摇篮里挑到工地,遇到雨雪天,在摇篮上加盖一层雨布,不误在工地劳动。一些青年突击队员和“铁姑娘”为举水大治理而一再推迟婚期。有的家庭祖孙三代一同加入举水大治理。这样的典型事例层出不穷,数不胜数。

中馆驿镇的王集村,过去曾是洪涝灾害的重灾区,几乎年年受灾。1952年和1954年,全村粮食、棉花全部被淹,基本无收;1969年特大洪水,全村400多户人家都泡在水中,最深的杨家垸稻场积水齐腰深,退水后,不仅粮棉受损,环境脏乱,还出现勾体病、脑膜炎、霍乱症等疫情,人死了还不知得的什么病。他们深受举水之害。如今县委组织举水大治理,他们人人奋发,个个争先。据当年担任连部施工员、现年68岁的金业林回忆,当时,王集一连担负位于鲶鱼头处的王集河道堵口筑堤的重点工程任务。为了保证1975年2月底前完成首期工程任务,指挥部要求在春节前完成堵口合龙。指挥长易正源亲临工地,组织党员干部和青年突击队,日夜加班赶进度。当时雨雪连绵,寒风刺骨,大家热情不减,干劲冲天。合龙的关键时刻,指挥长现场指挥,各级干部下水打桩、做岸,和突击队员一起拉大车,运土料。最后的三日三夜,工地上车水马龙,口号震天,没有一人叫苦叫累下火线,终于按时顺利完成堵口合龙任务。当我们问到举水大治理时大家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干劲时,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县委是为他们做好事,他们是最大的受益者,只要能把举水治好,他们再苦再累也心甘!况且生产队还为他们每天记10个工分,还补助半斤粮食。所以他们既知足,又感谢。

篾篮垸、王家垸等几个自然垸,均座落在举水迎集河段的河边。根据工程设计,王集河道封堵后,此段河道将合二为一经迎集下泻,因而这几个自然垸100多农户需要搬迁。经公社、大队动员安排后,在没有任何补偿的情况下,全体农户毅然响应号召,服从搬迁。他们收拾行李家什,亲手拆房,异地还建。他们及他们的后人谈起当年的奉献,仍是一声声满意的“值得”。

《麻城文化丛书》文选八:程中才/举水大治理

临近县城的东门大河,史称县河,虽经历代临时加固,河堤仍然是低矮单薄,且残缺不全。为配合举水大治理,县委动员县直机关全体干部、职工承担此段工程任务。从1974年11月底至1975年3月,县直机关和各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除值班外,全力以赴,每天天不亮上工地,吃在工地,干在工地。就连县一中的师生,后来也都参加河堤重建。他们用脸盆掇,用袋子抬,用土莞挑,用板车拉,一直干到临近春节放寒假才作罢。而机关干部职工则和参战农民一样,用劳动的方式在举水工地过上了一个意义非凡的“革命化春节”。那一天,邓萍书记及县委主要领导都分赴各区、社兵团慰问参战干部民工,并与大家一起劳动。大家高兴异常,许多人至今记忆犹新。

杨仕贤,今年78岁。举水治理会战时,他担任王集一大队民兵连长。和所有干部一样,他每天比民工起得早,白天和民工一起清河床,挖土拉车筑堤,放炮炸石拖石,什么活都带头干,至于领导、协调等工作,都是忙里偷闲干的。第一期工程三个多月,他没有回家洗个好澡睡个好觉。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周必友,带头苦干,哪里危险、困难,他就出现在哪里。儿媳妇生孩子未满月,他就叫她上了工地,在中驿兵团传为佳话。县指挥部和公社兵团的领导如张华清、盛德安以及各营连干部,人人身先士卒,都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从不站着指挥,坚持在第一线边干边指挥。

虽然举水大治理工程大、任务重、条件差,但矛盾少。大家齐力协力,搬迁农户、扩道修堤、挖压田地、选定取土场石料场等棘手问题,几乎没有遇到阻碍,一一得到圆满解决。至1975年3月,第一期工程顺利完工。

1975年冬季,举水大治理第二期工程,即闵集大桥至白塔河大桥段工程如期开工,至1976年春季胜利完工。后期工程如干堤迎水坡铺砌块石,堤面堤背栽树植草,改道河床铺土造田,路、桥、闸、站建设以及各大支流治理等,皆由各区、社组建常年专班逐步建造,小额费用自行负责,所需重大物资器材如炸药、钢材、水泥、排灌设备等,由县财政统筹解决。工程历时5年,于1978年春成功告竣。

举水大治理带来面貌大变化。举水干流防洪标准整体提高。由于干流经过裁弯取直和河道疏浚,东西干堤直线贯通,河床适宽均匀,比降一致,因而行洪通畅平稳。据麻城水利局举水堤防管理总段和麻城水文站1982年7月19日13时实测,麻城堤段和宋埠堤段分别安全泄洪2159立方米/秒和6500立方米/秒,从麻城到新洲柳子港段的下泄时间由原来的20小时缩短到8小时。后经多次洪水特别是“91•7”型特大洪水考验,整个大堤巍然屹立,安全坚固,堤顶安全超高仍保持在0.5米以上,达到100年一遇标准。沿河两岸人民从此告别洪灾威胁。

举水中上游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经过举水治理,麻中南平原园田化建设初具雏形,河、渠、林、路合理安排,各种排灌闸站基本配套,基本实现了旱能灌,涝能排,大灾不大损,小灾不见灾,年年夺丰收。80年代以后,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麻中南粮仓地位更加突出,粮食单产总产连年稳定增长。1984年全县粮食总产达到44万吨,比治理前的1974年增长32.2%,其中麻中南粮食总产占全县的68%。到2008年,全市粮食总产量突破50万吨,进入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市)行列。

举水治理带来生产环境大变化,促进了社会经济大发展。举水治理为两岸农业生产提供了安全环境,人们开始从过去的防洪、抗旱、救灾中解脱出来,向现代农业、市场农业、效益农业转变,应运而生的是个体私营经济大发展,劳务外出大创收,农业产业化经营大推进。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农业、水利事业持续加大投入,麻城大小水库全面整险加固,灌溉渠网、土地平整、高产示范农田等建设成效显著,举水流域的治理和配套更加完善。进入21世纪,东门大河安装了橡皮坝,建成了水上公园,两岸堤路实现了硬化、绿化、美化,成为市民休闲的处所。

如今,驱车在举水东西干堤上,堤内碧波荡漾,堤面绿树浓荫,河道上一座座大桥凌空飞架,堤外良田万顷,路渠纵横,新楼栉比,商贾如云。行进在这美丽的诗画图中,我们不能不赞美这泽及千秋的举水大治理工程的浩大与壮丽,还会更加怀念推动这项德政工程的县委书记邓萍同志,以及投身这项壮举的人们。

《麻城文化丛书》文选八:程中才/举水大治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2

标签:麻城   指挥部   水旱灾害   洪涝灾害   干流   板车   河堤   河床   文选   河道   县委   全县   洪水   美文   水库   工地   丛书   工程   文化   程中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