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建/麻城八景

麻城八景

文/郑重建

郑重建/麻城八景

麻城八景:

龟峰旭日 凤岭朝云

桃林春色 柏子秋阴

龙池夜月 晴崖飞瀑

麻姑仙洞 万松古亭

但民间却又流传着另一种版本。民间有《八景诗》,内容是:

龟峰旭日映天明,道观烟霞百术兴,

桃林春锦风光好,龙池夜月照三更。

定惠海棠香百里,柏子秋阴气味新,

白臬飞泉供远眺,麻姑仙洞奏幽琴。

一、龟峰旭日

登高望远,怡人胸襟,人人所能亲历;高山之巅,看旭日东升,人人皆知为天下奇观,但极少有人能亲历其境。古今文人详细描写日出景象的极少,最切近、最生动的当数桐城姚鼐的《登泰山记》。他是亲自体验了从泰山顶上日观峰看东海日出的景象的:日将出的时候,“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出的时候,“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龟峰山,以奇异的龟形石成为大自然一绝,以万亩红杜鹃闻名华夏,而流传久远的龟峰旭日却知者甚少。看日出必须到最高处,所以龟峰看日出的最佳选择不是龟头,而是装有电视转播塔的位置。这是龟峰山的最高处,海拔1250米。

《麻城县志》这样记述龟峰观日出的景象:“于夜半踞巉岩东望,苍茫烟雾中,忽见火轮平地迸出,俄而金光万道,璀璨射人”。这是乾隆志中的描述,而光绪志中的描述更神奇:“扶桑动摇,海水吞吐,金蛇万道,射心荡目”。因为高山风大,多雾,山下极晴朗的天气,到了山顶往往是云雾缭绕,变化万端。所以登龟峰山看日出必须有好运气。

笔者最近携友人于半夜登山,凌晨登顶,约五点半光景,极东深不透底的云海中现出一抹红云,一会,现出隐约的环状。我们激动万分,认为最奇异的一轮火球就要喷薄而出了。但这时大朵的云雾从天边涌起,变化着,先是蘑菇状,后是冠冕状,好不容易等这些云雾散去,红色的云霞又隐约可见,但新的云雾又重新涌起。我们没有看到龟峰旭日,但看到了龟峰日出时的云海,那也是极其美好、极其神奇的。

郑重建/麻城八景

二、道观烟霞

道观烟霞在道观山,道观山在五脑山、霸王山东侧。每当日暮时分,夕阳返照山头,发出柔和的霞光,似有轻烟飘拂其间。特别在秋季雨过天晴的时候,烟霞胜景更为美妙。

道观烟霞之胜还在于道观矶。矶在山脚处,被一大片竹林包围着;隔竹林能听到淙淙的水流声,但看不到里面的任何景致。不是有心人,必然至此而却步,因为竹林外长满蒿草甚至荆棘,看不出任何路径。

披荆斩棘,进入竹林,依稀显出一条旧径。行不到百米,至于水边,怪石清溪,豁然在目,真所谓别有洞天。矶体沿溪壑自下而上,深数百米。右边是比较完整的石壁,几乎没有什么裂缝,难以攀援;左边是巨石叠着巨石,形态各异,在其石与石相接的地方,往往可以容三五人歇息;中间是一条溪流在乱石中穿行,其中三处形成飞瀑,经历亿万斯年冲激,将下面的石底冲激成潭,潭都不大,约两三米见方。水是格外地清冷。游人坐到潭边,即便是盛夏季节,也会为之一爽,时间长了,就会不胜其寒。

在最上面一级水潭左上方有一巨石,立面较平,上有古人石刻。一刻“元祐庚午正月晦日建浦黄权思正游四子尚高向扃侍行”,字迹清晰。一刻“吴季坚携家来游己亥清明后一日”,字迹清晰;并刻有五言律诗一首,字迹基本清晰,如第二联“林花红紫杂,樽酒清浊浑”,末联“清明雨新霁,山色逾秀闱”,清晰易认,但首联的末字,第三联的第二字和后一半已有些模糊。

“元祐”是宋哲宗的年号,从1086年至1093年,距今已920多年,该石刻还如此完好,堪称奇迹。后一条石刻,看字迹清晰程度及其所处的位置(同一石头同一立面的主要位置),应该与前一条同时略早。按县志记载,还有三条石刻,其中有“大元泰定”字样的,在前举第一条的左上方好像依稀有些影子,不知是不是;后两条笔者尚未找到,希望有志者继续探寻。

右边石壁的上方,地面略平,据说邱长孺曾在这里建造了一座亭子,并在亭壁上题写了一幅对联:“石水生茶味,松风减扇声。”当时热爱旅游、喜欢探险的人士往往不避艰险,攀藤附葛,从石壁的缝隙间攀援上去,踞亭中俯瞰,但见亭子仿佛是立在潭水中。邱长孺名坦、坦之,长孺是他的字,明万历丙午(1606年)武进士,曾任海州参将。邱家是麻城望族,长孺与其父邱齐云(号谦之)皆为海内名士,文坛健笔,所以邱家建亭于道观矶既有这种实力,也有这种雅兴。

大抵名山胜水必然伴随着释道两家的踪影,道观矶也不例外。山脚竹林外便有烟霞寺,由住持僧达清带领徒弟道兴等人修建。据说这烟霞寺的题名来头不小,是由康熙皇帝的第七个儿子多罗淳亲笔手书的“万古烟霞”四个大字。“百度”一下即可发现,多罗淳确有其人,其名胤祐(雍正即位后改为允祐),康熙帝第七子,其初行次为第十五,康熙三十七年三月晋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三月晋封多罗淳郡王,雍正元年四月晋封和硕亲王。烟霞寺是怎么与这位皇亲贵胄攀上了关系呢? 现在不得而知。不过荒山野寺每有奇人奇事,也是轻易否定不得的。烟霞寺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消亡了,现在在其旧址上有一溜极其简陋的平房,看其形态设施,大约有看山人或牧牛人临时居住。在墙壁中嵌有一截石条,上面刻有“有什么春夏秋冬”七个标准的楷体字,字是阳文,雕刻精致,应该是当年烟霞寺门联的一部分吧?

郑重建/麻城八景

三、桃林春色(锦)

麻城东有桃林河,其源头在龟山乡石陂村境内,其干流在四望山北侧,于桃林河村头大桥处汇入阎家河。当你乘车前往龟峰山,车出城区十几里以后,会有一条美丽的河流伴随你一段长长的路程,大抵起自桃林河村大桥东端,止于隶属于龟山镇的花桥河村。这就是桃林河的干流。河床宽阔,河道蜿蜒,河水清澈,两岸青山起伏有致。有这样一条动态的玉带飘拂在你的身边,必能带给你好的心情,让你忘记旅途的劳顿。

但与明朝、清朝时候相比,它现在的景致已经逊色了许多。那时候,沿河两岸植满了桃树。每当桃花开放季节,绵延十里,灿如红霞。花瓣飘落在水面,随水流起伏,如一床流动的锦被。那时候,没有公路,没有高楼,没有来来往往的车辆,没有各种施工机械的轰响。那时候,河两岸山上的树更多,更大,更茂密;人们大多住着竹篱茅舍,村头多竹林,多古树;田野里,河滩上,有一些田夫村妇、樵夫渔叟,或者光着屁股、蓄着屎辫相互游戏的小孩。这景象,“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所以文人们喜欢将桃林河比作武陵源。

郑重建/麻城八景

四、柏子秋阴

柏子秋阴缘于柏子塔。柏子塔位于阎家河镇北部的九龙山。九龙山地形地貌奇特,以柏子塔所在的山丘为中点,一条条山脊向四面八方蜿蜒开去,恰如一条条舞动的巨龙向柏子塔奔来。这些“龙”一共是九条,所以这座山就叫九龙山。九龙山表面光秃,基本没有树,甚至连草也很少。不大的瘦石和土疙瘩裸露着,很有沧桑感。奇特的地形地貌给了堪舆家(风水先生)发挥的空间,他们说这叫“九龙缠顶”,进而便有了某风水先生临终教给儿子借“地”气神力、以纸人纸马谋反的民间传说,传说的结果是儿子没有完全按照父亲的遗训去做,结果功败垂成,朝廷为镇压异端,在九龙山建造了一座镇压之塔——柏子塔。(具体情节参看本丛书《麻城民间故事》中的《柏子塔》)。

如果真是这样,柏子塔就应该称作九龙塔,因为这传说没有诠释“柏子”二字。

其实,柏子塔是一座佛塔,相传是由唐德宗(李适,780—783在位)时候的僧人虚应禅师主持建造的。虚应禅师其人,生平资料尚未发现,只是在光绪九年版《麻城县志》卷四“寺观”部分,在介绍“明国寺”时说到:“唐德宗时修柏子塔皇叔虚应禅师曾过此”。就是说,虚应禅师是皇帝的叔父,他修了柏子塔,还去过麻城北部地区祖公山上的明国寺。但这信息仅见于光绪志,此前的县志都没有,而且这信息有点让人生疑:虚应禅师的皇叔身份,光绪志为什么不写在有关柏子塔的条目中呢?看来修志的人有点道听途说,顾此失彼。总之,虚应禅师的“皇叔”身份不大靠谱。

这里不用管他,还是回到塔上来。柏子塔高九丈九尺,分为九层,1938年秋被日寇飞机炸毁了顶部,现在剩下的只有七层半。

抛开“九龙缠顶”的传奇不说,塔本身也确是有些神奇之处。塔初建成时,虚应禅师指示,铸一座没有脚的大铁鼎,将塔顶完全覆盖起来。然而就是在这铁铸的顶部,在铁的缝隙间,居然弯弯曲曲地长出一棵柏树来。这不能不让人感叹生命力的顽强与倔强。这是神奇之一。

神奇之二是,每当立秋这一天的午时,塔的四面看不到一点阴影。人们在对此赞叹称奇的同时,也在探讨其科学原理。上面这两点,是“柏子秋阴”的正解,“九龙缠顶”则是对它的民俗化演绎。

郑重建/麻城八景

五、龙池夜月

据县志记载,麻城有三个龙池:一是“龙池,在县北门外”;二是“黑龙池,距县东南三里”,“旧传有骊龙睡此”;三是“化龙池,西距县十里樊家桥下,俗传巨鲤化龙”。

龙池夜月的景观在哪一个龙池呢?对此,乾隆六十年的县志语焉不详,光绪八年的县志明确说是黑龙池。但现在民间人士多认为就是县城北门外的龙池。

龙池夜月的景观现在已看不到了,这里只能转述县志的描述:池水清莹如碧玉,月亮浸润于水中,如宝珠一样晶莹剔透。如果遇上满月,冰轮倒映水中,随波荡漾,皎洁异常。池水清澈如镜,人立池边如对镜自照,纤毫毕现,光明洁净,如同身处琉璃世界之中。

这实在是人间极境,惜乎不可再得。黑龙池已经不复存在,位置应该在原朝圣门附近。龙池在龙池桥下东侧,因受周围建房的影响,其形既不方也不圆,已不大像一个完整的池,但大样子还在。因为年久失修,加上污水和垃圾的污染,池水已不清澈。至于夜月是否还来光顾,那就不得而知了。

郑重建/麻城八景

六、定惠海棠

定惠海棠在定惠寺。定惠寺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已完全毁坏,其遗址在现木子店镇中学处。县志记载“定惠寺在天井山麓”(或曰“天井山之北”),但我们现在看到的木子店镇中学并不在山上,更不在“天井山之北”,是定惠寺曾经有过迁移吗?

定惠寺始建于何时没有确切记载,只有《木子店区志》(1986年打印本)称建于唐德宗三年(782),其消息源估计是出自民间传说。解放后,在定惠寺遗址上曾挖出一块石碑,上面有“明洪武三年重修”字样。

关于定惠寺兴建的缘起和过程,有一个神话传说。说的是定惠寺所在的地方是个“龙地”,名叫乌龙山,山嘴下有口沁水塘,塘中土墩上有株海棠树,树上的花每天按照十二个时辰变换着颜色,永不凋谢。还有民谣唱道:“九龙山,有群党,定惠海棠十里香;牛产麒麟猪产象,此地必要出帝王。”(将乌龙山与九龙山联系在一起,这也许就是“唐德宗三年建寺”传说的由来)。刚刚破了九龙地、建了柏子塔的唐德宗听说了这民谣,急忙派御用风水大师来到乌龙山,破了乌龙地,并建起了定惠寺。

定惠海棠这一名称源于苏东坡。东坡谪居黄州的时候,曾经住在黄州定惠院的隔壁,定惠院里有一棵海棠,明艳、高雅而孤独,正如当时的东坡居士。他喜欢这株海棠,为她赋诗。他题了一首七言古风,更题了一个长长的诗名:“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他以写美人的笔触写她:“嫣然一笑竹篱间”,“自然富贵出天姿”,“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日暖风轻春睡足”,“雨中有泪亦凄怆”。多么高贵而哀怨的一个美人呀!他还写了《海棠》一诗,表达了对这位“美人”的依恋:“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这就是东坡笔下的“定惠海棠”,它的原生地在黄州。但东坡在谪居黄州的时候,与隐居麻城杏花村的陈季常过从甚密,多次来麻城访友,于是麻城的定惠海棠便与苏轼有了关系,与黄州的定惠海棠有了交集。

到了明末清初的时候,定惠海棠在文人的笔下火红起来,进而取代“凤岭朝云”而进入麻城八景的行列。第一个站出来为麻城定惠海棠发声的是梅之熉。梅之熉字惠连,是梅国桢的儿子,梅之焕的堂弟。他虽然没有考中举人、进士,也没有建立父兄那样的功业,但他学问渊博,著作丰富,在当时文坛很有影响。他写了一篇《重刻<金刚经注解>序》,文章一开头,他就写道:麻城东八十里有一座定惠寺,不知是哪个朝代建造的。苏东坡谪居黄州的时候,“有《定惠寺看海棠》诗,至今山上多海棠。后人于黄州城建定惠院,遂误传定惠寺在黄州城外,”竟导致多数人不知道定惠寺在麻城。此后不久,麻城举人邹知新又再一次发声,写了《定惠寺记》。他说:定惠寺有海棠,为麻城八景之一,所以题名为“定惠海棠”。他记述了民间的传说:苏东坡谪居黄州时,经常来麻城访友,并游览定惠寺。他又进一步披露:相传,“寺后葬有苏小妹(相传为苏东坡的妹妹)墓。”他进而推论:定惠寺因为海棠花而著名,定惠海棠又因为苏东坡游赏而著名,但是定惠寺可以有两座,而有海棠花的定惠寺难道也有两座不成?所以,苏“东坡所游为麻城定惠寺无疑。”他最后发出这样的感叹:现在天下都知有黄州定惠寺,却没有人说苏东坡游麻城定惠寺,难道真事不被流传,而假事反而得到流传吗?看来寺庙也像人一样是要讲机遇的,可悲呀!

两位乡贤对麻城定惠海棠的大声疾呼言犹在耳,令人感动。但到清朝康熙九年麻城县令屈振奇在主持编修《麻城县志》的时候,虽然大量采用了邹知新撰写的县志资料(未付印),但在对待定惠海棠的问题上却是这样表述的:“苏子瞻题《海棠》诗本在府城,俗传在此。”

郑重建/麻城八景

七、麻姑仙洞

麻姑仙洞离五脑仙白云台百步之遥,是一个天然的石洞,洞口宽约一丈,洞深一丈有余,洞口处有一泉眼,水很清凉,从未干涸。洞口立有一龛,供奉麻姑牌位。

相传在东晋时候,后赵国皇帝石虎派将军麻秋来麻城筑城。麻秋是个很残暴的人,要筑城民工每天劳动到鸡叫才能歇息,心肠太黑了。麻秋的女儿麻姑,心地仁慈,为了让民工能早些歇息,她模仿鸡叫,引得公鸡们都提前打鸣,民工们也因此得以提前收工。麻秋发觉此事后要鞭打麻姑,麻姑逃进了仙居山石洞里修道。这就是麻姑仙洞。麻姑修道有成,在城北的一座桥上羽化飞升,人们便都去追赶,但哪里赶得上,眼见她飞入白云深处。后来,人们便称那座桥为望仙桥。

郑重建/麻城八景

八、白臬飞泉

越过白臬山雁台,往北攀登数里,极高处,便是白臬山主峰,即“人”的头部。这儿的景观奇瑰壮丽!面南是大片的石壁,苍褐色的悬崖之上,中间分出一条雪白的石隙,仿佛一匹白练凌空飞下。行至半壁,又被一块突出的岩石阻截、分割,于是冰花飞溅,灿然万朵。这便是麻城的著名景点——白臬飞泉。每逢大雨过后,但见南坡裸露的石壁上飞流直下,波光闪闪,如同匡庐瀑布。其实,山顶并无泉流,白臬飞泉并不是真正的泉,而是视觉景观。

郑重建/麻城八景郑重建/麻城八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麻城   光绪   东坡   旭日   竹林   飞泉   皇叔   烟霞   县志   道观   禅师   石壁   石刻   海棠   美文   日出   郑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