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裴:知青故事五则之天鹅池畔残秋夜

贵州政研 2019-01-16

知青故事五则

(一)天鹅池畔残秋夜

李 裴

  窗外翡翠般叶片上,轻轻落下最后一滴晶莹的露珠,坠入深深的梦境,回应了一声沉沉的钝响。不知是浓的雾还是淡的雨,天鹅池笼罩在濡湿的空气中。

  贵州地图的北面,赤水河的东部,崇山峻岭里,就是天鹅池(行政区划属习水县东皇区)。美丽的名称与其知名度形成反比,大大小小的石块和褐色的泥沙串成了弯弯曲曲的小道,暗绿色的苔藓点缀其间。翻过芋头坳,斜走兴隆埂,纵穿大田坝,爬上柑木树,绕下大茶湾,然后,你的面前便是万丈对峙的峰峦,小道隐隐约约地出没于石峰之间,蜿蜒地飘向远方。视力所及,如幻如影的天鹅池足以使你精神一振。

  许多曾经经历的事皆已忘却。人们需要忘却,不然,脑海里哪会有许多的空灵。然而,有些事却忘不了。咀嚼平凡也能体味到一丝哲理的余韵——这就是已经拥有了的生活。那位好客的罗大爷,总是不厌其烦地讲述他年轻时帮工所吃过的各种酒宴。他近八十岁,宽阔的脸膛,雪白的胡须,行动已有些笨拙了。但每一个动作都极准确,很节省膛火旺旺地燃起来,映着被烟薰得油黑锃亮的屋顶。扑闪的反光,象是飞舞着三三两两的萤火虫。夜晚的风格外猛,让人怀疑是哪位埋葬池畔的清末雅士在讽吟。亡魂的墓碑上有“面对万顷湖,弹琴不用弦”的对句,难道四野响彻着天鹅最后的歌声吗?

李裴:知青故事五则之天鹅池畔残秋夜

  朋友们都入睡了,我还在不可思议地思想着整整一木盆辣椒炒肉全部扫光,还上了一道独特的菜。一只干辣椒在柴火灰里烘焙十数秒取出,浸米汤后入罐子裹上盐,然后食用。名曰:“蛐、蟮钻沙”。风味:辣、焦、热、冲。当我咬第一口时,一股强烈的热辣气流直扑鼻子眼睛,继而泪涕俱下。罗大爷微笑着,告诫各位吃时注意屏气,不要急躁。想想也是,烘焙后的辣椒,气体膨胀,甚至有贮藏霉灰,随通口而猛出,情在理中,不得不防,罗大爷的微笑充满自满自足,他那身怀宰猪绝技的儿子使老人家在乡邻八方添了不少光彩。每次宰猪,儿子总会割下一条二指宽五寸长的边油,高高举起,送入口腔吞下,不用牙,然后喝一口红苕酒,吃几瓣蘸满辣椒粉的大蒜,再呷一口酒。那威风和气派,谁不倾倒。

  屠户被人亲切地称作杀猪匠。同行的朋友则自呼为教书匠的一伙。油肚皮男女故事的罗江云,连吃六个糍粑以上的冷光态,不说笑话则已,一说笑话则非要让人笑破肚皮不可的王元六,还有一口气可以喝四大碗老米酒的王志久。我总不如他们,故事赶不上江云,胃口大不过光态,笑话吹不过元六,酒量逊色于志久。不过,大家都会记得我。当朋友喝酒叫“醉”时,我说:“醉——安逸”。醉、最音同韵同,有点儿机智,被捧为名言。

  天鹅池有许多动人的传说,然而,窗外的时晨曦已吹响了号角,把一切都推向了未来。只是在余音里,我听到隐隐的回声,在呼唤着山里的纯朴,山里的狡黠和山晨的过去。


来源:《遵义晚报》2018年12月25日22版

编辑:刘 刚 刘元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遵义   习水县   油黑   红苕   脸膛   兴隆   故事   贵州   秋夜   知青   小道   山里   肚皮   美文   大爷   辣椒   窗外   笑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