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裴:知青故事五则之沉重的山路

贵州政研 2019-01-23

知青故事五则

(四)沉重的山路

李 裴


李裴:知青故事五则之沉重的山路

  从习水向西,翻箐口,过羊九,(因拥有“杉王”而驰名)转南向,有一条山村公路。路的尽头是一个叫做天鹅池的地方。一位诗人说这蜿蜒于青山沟涧之间的路像一条美丽的绸带,可是对于我,却像一支蛇矛,扎在心窝深处。

  一九七五年秋,我上山下乡插队落户到天鹅池。第一个冬天,就赶上修这条路。记得是一个清晨,氤氲雾气弥漫山谷,薄雪撒在已枯黄的树叶上“沙沙”作响,我和一伙农民兄弟踏着泥泞的小道来到了施工现场。

  一座破庙,围上晒席,架上木板,垫稻草,铺草席,再加一床被子,十几个人挤在一起驻扎下来。夜晚,肆虐的寒风在这“大房间”里窜来窜去,可农民兄弟们热情很高。并不是因为响应上级号召搞山水林田路而斗志昂扬,说来说去不外乎路修好后到县城赶场可以少花两个钟头的时间,脚也少吃苦。对于我来讲,缩短了回家的路程,也令我兴奋不已。

李裴:知青故事五则之沉重的山路

  就这样简单的念头,激励着大家的干劲。身高体壮的我,一件显得短小紧窄的棉袄用草绳扎在身上,每天扛了把二锤,打眼装药放炮。那二锤挥舞起来,一敲就是一天。消耗是惊人的,每日三餐,每顿一斤米的饭,还总觉得饿。

  第一次点炮的经历是难忘的。将燃烧的纸捻顶在导火线上使劲吹气,待导火线喷出火花时就赶紧离开。点炮是富有刺激性的,大家既害怕,但又都想去。

  其实,对有经验的人来说,放炮的紧张和危险并不在点炮,而是点炮后数炮响和排哑炮。那次我点炮后被小队长拉回掩体,躲着听炮响,起初很顺利,一响、二响、三响、四响。可第五响没声,大家都竖起耳朵等着。有人悄悄议论:“是不是有两炮同时响的?”小队长不吭气,但是看得出来,他比谁都紧张。终于,最后一炮响了,大家松了一口气。如果不响,就要找出是哪一炮,然后把炮眼里的炸药和雷管小心翼翼地掏出来。排哑炮搞死人的事例很多,有时,刚刚到了现场,炮就响了;有时,刚掏出一点炸药,炮直冲而出。我们修那条路的那个冬天,幸好没有遇到过哑炮,小队长说上天有眼。

李裴:知青故事五则之沉重的山路

  在我考上大学后的第二个盛夏,天气出奇热。山里的民办教师朋友来信,说是路已经修通了,进县城很方便的。还说第一辆到天鹅池的车是拖拉机,拉了一车秧苗,相当于几十个壮劳力。拖拉机出山时,十来个小伙子搭车进城,在要到羊九公路下坡转弯时翻了车,死了几个人。其中一个是小队长的大儿子,说进城割斤把肉等过二十岁生日时打牙祭……读罢信以至今日的感受都是带着惨痛意味的,但我无法用语言说出我想了些什么。

  此后,关于这条路的消息我再也没有获得过。但是在我的脑海里,这条路随时都可能出现。它盘旋着、蜿蜒着,像一个舞蹈着的精灵,倾诉着说不完的故事。


来源:《遵义晚报》2019年01月22日22版

编辑:刘 刚 刘元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习水   纸捻   遵义   炮眼   哑炮   插队落户   民办教师   小队长   导火线   知青   炸药   拖拉机   美文   山路   县城   沉重   紧张   冬天   公路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