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喝最烈的酒,吃最肥的肉,写最美诗

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可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吃货。

与一般吃货不同,苏轼对很多食物不光有自己的心得,甚至还有细心研究。

苏轼还把自己享用美食的过程与感受,写成独具特色的诗词,描写绘声绘色,叙述栩栩如生。

下面,请随果爸一起,去苏轼的诗词里,享受一番美食文化的饕餮。





他,喝最烈的酒,吃最肥的肉,写最美诗

一、把酒问青天

《蜜酒歌》

一日小沸鱼吐沫,二日眩转清光活。三日开瓮香满城,快泻银瓶不须拨。百钱一斗浓无声,甘露微浊醍醐清。君不见南园采花蜂似雨,天教酿酒醉先生。

东坡居士喜欢杯中物,几乎是人尽皆知。

如果要评古代文坛三大酒鬼,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是当之无愧的前三强。

李白斗酒诗百篇,苏轼举杯诗三千。东坡居士的很多诗词里,都散发出阵阵酒味。

他,喝最烈的酒,吃最肥的肉,写最美诗

比如他的《水调歌头》开口就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比如他的《西江月.人生一场大梦》下阙里两次出现酒或者酒杯:“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比如他的《南歌子.带酒充山雨》提笔见酒:“带酒冲山雨,和衣睡晚睛”

还有他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结尾一杯酒酹江中明月:“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他,喝最烈的酒,吃最肥的肉,写最美诗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难能可贵的是,苏轼不仅喜欢喝酒,他甚至还会酿酒。《蜜酒歌》就是一篇用精美的诗句写成的酿酒说明书。




二、无肉令人瘦

《於潜僧绿筠轩》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他,喝最烈的酒,吃最肥的肉,写最美诗

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春,苏轼出任杭州通判时,从富阳、新登,取道浮云岭,进入於潜县境“视政”。

於潜僧慧觉在於潜县南二里的丰国乡寂照寺出家。寂照寺内有绿筠轩,以竹点缀环境,十分幽雅。苏轼与僧慧觉游绿筠轩时,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於潜僧绿筠轩》。

因为和尚是戒荤腥的,所以苏轼入乡随俗,大肆贬低猪肉,而对竹子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当然,苏轼是借题发挥,借物誉人,表面上是赞美竹子,实际上是赞美竹子主人的道行高雅,超凡脱俗。

他,喝最烈的酒,吃最肥的肉,写最美诗

《猪肉颂》

洗净铛,少着水,柴头罨烟馅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食,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如果说苏轼在杭州的日子过得相当滋润,在黄州可就今非昔比了。

乌台诗案后,苏轼死里逃生,被贬至黄州。刚过去时,连一个居住的地方都没有,可以说是过得十分狼狈。

有道是:“诗人不幸诗家幸。”苏轼在黄州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他寄情山水,访古探今,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

他,喝最烈的酒,吃最肥的肉,写最美诗

不过,苏轼毕竟是凡夫俗子,他每天还是得吃饭。吃饭得有菜啊,既然黄州的猪肉价格低得离谱,那就干脆吃肉好了。

于是,苏轼亲自掌厨,精心研制出了举世闻名的“东坡肉”,《猪肉颂》就是“东坡肉”的菜谱。

连早上起来都要打兩碗东坡肉吃,想来苏轼在黄州一定很快就变成了一个油腻大叔了。




三、日高人饥渴漫思茶

《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苏轼每次酒醉饭饱之后,除了即兴赋诗高歌一曲,然后就是细品清茶一杯,一去油腻,二促消化。

苏轼不仅饮酒后诗兴大发,佳作不断;他喝茶时同样文思泉涌,好诗频出。

他,喝最烈的酒,吃最肥的肉,写最美诗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这里苏轼太干渴了,就随便找个人家讨杯凉茶喝喝。

其实,苏轼对茶大有讲究。怎样煎茶、泡茶,他都三番五次地写诗文进行阐述。

《汲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火烹,

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

小杓分江入夜瓶。”

苏轼当时在龙井茶的出产地杭州,自然非常清楚虎跑泉水泡龙井茶这一绝配。

除了“活水还须活火烹”,苏轼还对煎茶过程中茶水气泡、颜色、声音的变化,也作了细致入微的描叙。

另外,美食不如美器,苏轼对茶杯也有要求,是“定州花瓷琢红玉”

他,喝最烈的酒,吃最肥的肉,写最美诗

《试院煎茶》

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我今贫病长苦饥,分无玉碗捧蛾眉。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铫行相随。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

都是描写煎茶,《汲江煎茶》与《试院煎茶》两诗,一长一短,完全是异卵双胞胎一样的存在。

苏轼对茶文化颇有研究,他还写有很多与茶有关的诗文,其中不少是长篇大论,足见其对茶用心之深。




他,喝最烈的酒,吃最肥的肉,写最美诗

四、蔬菜

《撷菜》

秋来霜露满东园,芦菔生儿芥有孙。

我与何曾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

别以为苏轼总是无肉不欢,其实他的适应能力很强。当他贬谪到荒凉的海南岛儋州,当地的食材可就无法与物产丰富的江南相提并论了。

好在苏轼也能入乡随俗,随遇而安。菜园子里的青菜白菜各炒一盘,人间至味是清欢,反倒觉得那些鸡鸭鱼肉也不过如此。




他,喝最烈的酒,吃最肥的肉,写最美诗

五、水果

时令瓜果,不可胜数。苏轼为瓜果写的诗词,也是不胜枚举。

比如他写《梨》:“霜降红梨熟,柔柯已不胜。未尝蠲夏渴,长见助春冰。”

又比如他写枇杷:“枇杷已熟粲金珠,桑落初尝滟玉蛆。”

他,喝最烈的酒,吃最肥的肉,写最美诗

他还写过著名的荔枝诗,以及橘子诗。

《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惠州一绝》这首诗,写“主角”荔枝之前,还先写有“配角”卢橘和杨梅。

在诗中,苏轼丝毫不掩饰荔枝对自己舌尖上的诱惑,他居然有一天狂吃300颗荔枝的胃口。

事实上,新鲜荔枝多吃上火,一般一天不宜超过10颗。当然,“日啖荔枝三百颗”应该是苏轼夸张的说法。

因为有了荔枝,苏轼也不觉得当时偏僻的惠州不如长江中有的黄州了。




《浣溪沙·咏橘》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

他,喝最烈的酒,吃最肥的肉,写最美诗

苏轼还真是见啥爱啥,看到橘子,他也喜不自禁。

这蜜橘水可真多,一咬果汁都溅脸颊上去了。

这蜜橘味道真甜,一吃都甜到心窝子里去了。

这蜜橘皮可真香,不就剥了几个橘子皮嘛,都两三天了手上居然还留存着橘子的淡淡香味。

《与毛令方尉游西菩寺》

黑黍黄粱初熟候,

朱柑绿橘半甜时。

人生此乐须天付,

莫遣儿曹取次知。

他,喝最烈的酒,吃最肥的肉,写最美诗

无独有偶,好事成双。苏轼这首《与毛令方尉游西菩寺》也是写橘子的诗。

与《惠州一绝》写荔枝的手法一样,这里在写“主角”橘子之前,还写了“配角”黑黍和黄粱。

不过与《惠州一绝》又有不同,该诗不是单纯为食物作赞美诗,而是借题发挥,告诫人们凡事顺其自然,切莫强求。

他,喝最烈的酒,吃最肥的肉,写最美诗


果爸思诗:

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苏轼的一日三餐,也许并没有他所描写的那么美味,那么丰盛。

苏轼所写与美食有关的诗词,也许,有的只是回忆,有的只是憧憬。

苏轼哪怕命运多舛,屡遭贬谪,但他总能及时调整心态,总能从食物的品尝、回忆与憧憬之中,寻找到生活的情趣,还有快乐的真谛。

愿大家都像苏轼那样,像享受美食一样把困难吞食,想方设法把日子过得富有诗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红玉   定州   试院   东坡   活火   蜜橘   惠州   借题发挥   龙井茶   竹子   荔枝   橘子   美文   猪肉   诗词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