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古诗词里的谜语,拍案叫绝,妙不可言

果爸小启:

我国的古诗词,源远流长,大多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是“大雅”之作,特别是唐诗宋词,艺术造诣登峰造极,堪称中华文化的瑰宝。


隐藏在古诗词里的谜语,拍案叫绝,妙不可言

谜语,是我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大多语言生动形象,内容幽默诙谐,属于“大俗”之作,具有娱乐、益智的作用。

当古诗词遇上谜语,大雅与大俗正面交锋,,是水乳交融,还是撞击出怎样的火花呢?


隐藏在古诗词里的谜语,拍案叫绝,妙不可言

李峤:咏物诗入谜,别开生面。

唐朝初年,李峤、苏味道还有杜甫的爷爷杜审言三人行,一起春游泸峰山。山上景色秀美,一片郁郁葱葱。等到达峰顶之时,一阵清风吹来,李峤诗兴大发,随口吟出了这首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这首诗就是一个谜语,谜底就是诗的题目——《风》。

是的,是秋风吹落树上的黄叶,是春风吹开了二月的花朵,是江风激起千尺巨浪,是山风光临竹林,满山的翠竹都点头致意啦。

李峤的咏物诗入谜,还真是别开生面。


隐藏在古诗词里的谜语,拍案叫绝,妙不可言

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之中有谜语。

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苏轼都称赞他的作品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有这么一首诗: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远远望去青山如黛,走近一听水流无声。春天都已经过去了,可是鲜花依然盛开正艳。最有意思的是,胆小的鸟儿见到有人过来了,居然没有惊飞。

为什么会有上述不合常理的情况发生呢?因为这首诗描写的是一幅山水花鸟画!诗的题目就简单明了一个字——《画》。





隐藏在古诗词里的谜语,拍案叫绝,妙不可言

张打油:打油诗入谜,雅俗共赏。

明朝文学家杨慎,就是《三国演义》卷首诗“滚滚长江东逝水”的作者,据他的《升庵外集》记载,唐朝时,南阳城有一个姓张的卖油郎,绰号“张打油”。张打油喜欢作用语俚俗的诗,被人们戏称为打油诗。张打油作过一首著名的打油诗:

江山一笼统,井口一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如果不看诗的题目,估计很多读者还真的不知所云,一看诗题——《咏雪》大家都会恍然大悟过来:“原来写的是雪呀!”

这还真是一场大雪,远远近近都是白雪皑皑,冰天雪地,只有井口没有被雪覆盖住。黄狗身上积满了雪花,简直都“化妆”成了一条白狗了。那白狗呢,身上积了雪花,好像是催肥了一般。


隐藏在古诗词里的谜语,拍案叫绝,妙不可言

后世则称这类出语俚俗、诙谐幽默、小巧有趣的诗为“打油诗”。

著名散文家梁实秋的文集《梁实秋中短篇作品》中,有一篇文章,题目就是《雪》,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据说有一位枭雄吟过一首咏雪的诗:“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出门一啊喝,天下大一统。”

梁实秋显然是将张打油的“代表作”进行了改编,更加朗朗上口,幽默诙谐,但依然不失“谜面本色”。


隐藏在古诗词里的谜语,拍案叫绝,妙不可言


王安石:黄诗不黄,一首诗,四谜底。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曾经写过一首著名的“黄诗”,乍一看真的让人耳红面赤,真是太露骨了:

佳人佯醉索人扶,露出胸前白雪肤。

走入绣帏寻不见,任他风雨满江湖。

王安石高居宰相之位,格调自然不是咱们想象中的低下了。

其实这也是一首谜语诗,而且是一句一个谜底。特别有意思的是,这还是取诗家姓名为谜底的诗谜。

首句“佳人佯醉索人扶”,根据诗意衍义为“假倒”,再谐音得出谜底“贾岛”,就是写“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那个苦吟诗人。


隐藏在古诗词里的谜语,拍案叫绝,妙不可言

第二句“露出胸前白雪肤”衍义为“肋白”,再谐音作“李白”,估计还是要烧脑一刻才能猜中吧;

第三句“走入绣帏寻不见”,衍义为“罗隐”,就是写“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那个面丑心善的诗人;

末句“任他风雨满江湖”,衍义为“潘(水溢貌)浪”,再作谐音“潘阆”,潘阆曾经写出了“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这样的佳句。

水落石出,光明磊落,王安石这一首谜语诗,谜底李白、贾岛、罗隐、潘阆,四人皆为唐代著名诗人,这小手笔大境界,真是让人拍案叫绝呀。





隐藏在古诗词里的谜语,拍案叫绝,妙不可言

王恭与范仲淹文雅“对掐”

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

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这两句诗是倒是好诗,可和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的开头两句“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完全怼上了嘛。

不言而喻,这首谜语诗的谜底是“大雁”了。诗的作者是明代诗人王恭,诗的名字是《春雁》。

这首诗通过描写衡阳归雁,不恋江南风光,春回衡阳大地便往北飞,返回塞北,抒发了诗人思乡的情怀,同时也表现了不愿为官,愿过渔樵隐逸这种向往的生活。

该诗造意新颖,沉著蕴藉,作为谜面自然诗味盎然。




果爸思诗:

隐藏着谜语的古诗词,引入入胜;隐藏在古诗词里的谜语,出奇制胜。谜语与诗词,相辅相成,交相辉映。

类似的谜语诗还有很多,各式各样,各具千秋。

比如,明朝民族英雄于谦的《石灰吟》,清朝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竹石》,其实都可以算作谜语诗,诗就是谜语,诗题就是谜底。


隐藏在古诗词里的谜语,拍案叫绝,妙不可言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一首首隐藏着谜语的古诗词,语言妙不可言,内容让人拍案叫绝。

朋友,你有压箱底的谜语诗吗?欢迎在果爸文末评论区留言互动!

关注果爸,诗与远方,皆不迷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古诗词   谜语   燕山   画中有诗   俚俗   谜面   明朝   拍案叫绝   打油诗   妙不可言   谐音   谜底   诙谐   美文   诗人   题目   身上   著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