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里的冬至,冰封雪压中自有春意萌动,艰难困境中不忘初心

小启:

冬至,又称日短至、冬节、亚岁、拜冬、小年等,它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古诗词里的冬至,冰封雪压中自有春意萌动,艰难困境中不忘初心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在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时值冬至,标志着即将进入一年之中最为寒冷的时节,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民谚有云:“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

冬至还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盛大节日,自古以来,我国民间一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因地域不同,因而冬至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在我国南方沿海部分地区,有冬至祭祖、扫墓、宴饮的传统;而在我国北方地区,则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们吟诗作词,他们或思念故乡,或怀念家人,或热爱生活,或效忠祖国,有的平铺直叙,有的热情讴歌,留下了许多与冬至有关的脍炙人口的作品。




古诗词里的冬至,冰封雪压中自有春意萌动,艰难困境中不忘初心

杜甫: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冬至》(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传统上有冬至三候的说法:“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

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是为“一候蚯蚓结”。

糜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故曰“二候麋角解”。

杜甫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但他终生穷困潦倒,颠沛流离。这首七律《冬至》,其实也是他坎坷人生的真实写照,甚至通过此诗,他的整个人生可以窥斑见豹。

杜甫一生仕途不顺,只做过左拾遗之类七品芝麻官都不如的小官。为了生计,他常年奔波在外,哪怕是传统的节日冬至,他也是年年独在异乡为异客。

古诗词里的冬至,冰封雪压中自有春意萌动,艰难困境中不忘初心


对于人生艰辛的感悟,杜甫可以说是刻骨铭心。他曾经说过:“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诚然沙鸥没有世间名利的羁绊,所以看似潇洒自如。

杜甫曾经为黎民百姓鼓与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地不知寒人要暖,少躲人衣作地衣!”

然而老年杜甫自己人生的真实写照却是非常残酷的“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在杜甫的这首《冬至》里,很显然他只感受到了冬至三候的“一候蚯蚓结”。在腐朽的封建社会,他确实是无法看到“二候麋角解”,更无法体会到“三候水泉动”。

诗人的悲剧,是那个时代的局限。




古诗词里的冬至,冰封雪压中自有春意萌动,艰难困境中不忘初心

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邯郸冬至夜思家》(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中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当时的人们认为冬至是一个很神奇的节气,这时候白天的时间最短,黑夜最长。

这年冬至夜,白居易独自一人在邯郸客栈里守着孤灯,长夜漫漫无心睡眠,不由得思念起远方的家人。而与此同时,家人们又何尝不是灯下枯坐,牵挂远在他乡的游子呢?

在古诗词里,思念是永恒的主题,思家念乡的诗词佳作不胜枚举。在有祭祖、扫墓等风俗传统的冬至,思家自然更是意味深长。

白居易这首《邯郸冬至夜思家》,语言精炼但感情浓郁,言简意赅却纸短情长,堪称冬至思家诗作中具有的代表性的名篇。




古诗词里的冬至,冰封雪压中自有春意萌动,艰难困境中不忘初心

苏轼: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宋)苏轼

井底微阳回未回,

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

不是花时肯独来。

这一年的冬至,宋词豪放派掌门苏轼一人去了吉祥寺游玩。阳光微弱无力,萧萧寒雨把干枯的荄草根都打湿了。苏轼由衷感慨:谁人会像自己一样,不是花开的时节,却独自一人来此出游观览呢?言下之意,苏轼很会给自己找乐子。

事实上,苏轼确实是个不折不扣的乐天派。虽然才华横溢,可是仕途坎坷,屡遭贬谪,乌台诗案时甚至有性命之虞。

在政治立场上,苏轼属于保守派,与谋求变革新法的王安石意见相左。

在个人婚姻大事上,苏轼却对王家女子情有独钟,先后娶了三房夫人,无一例外都姓王。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苏轼一生虽然娶有三房夫人,但他对婚姻十分忠诚,没有婚内出轨“找乐子”,他的后一任都是在前一任不幸去世一段时间后再娶。苏轼怀念亡妻王弗,有《江城子.记梦》等佳作。

令人唏嘘概叹的是,即便三夫人王朝云年龄比苏轼小很多,差距达26岁。但她也没能陪苏轼白头到老。王朝云死后,苏轼不再续弦,孤独终老。




古诗词里的冬至,冰封雪压中自有春意萌动,艰难困境中不忘初心

文天祥:家祸三生劫,年愁两度冬。

《冬至》(宋)文天祥

书云今日事,梦破晓鸣钟。

家祸三生劫,年愁两度冬。

江山乏小草,霜雪见孤松。

春色蒙泉里,烟芜几万重。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状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

文天祥是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南宋灭亡后,文天祥在广州循州南岭山林率领军队抗元,在1278年农历十二月份被捕,时年42岁。

文天祥有两首冬至诗传世,都应该是写在被捕前的冬至。

这一年,8月份流行的瘟疫,他死了母亲和唯一的孩子。11月份的冬至节,显然是分外的寒冷。这首《冬至》诗中“家祸三生劫,年愁两度冬”,正是文天祥当时生活情景的真实写照。

“江山乏小草,霜雪见孤松。”纵然自然界的严寒,与社会的严寒网罗交错,文天祥还是告诫要自己做一棵不屈不饶的小草,一棵凌霜傲雪的孤松。天地之间浩然正气,溢于字里行间。

古诗词里的冬至,冰封雪压中自有春意萌动,艰难困境中不忘初心


传统上有冬至三候的说法:“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

冬至这天白昼最短黑夜最长,这种现象是阴气重的表现,但同时物极必反,这也是阳气开始升腾的时候。

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由此谓之“三候水泉动”。

文天祥诗中最后两句“春色蒙泉里,烟芜几万重”,说的是在严寒的冬至里,春意却已然在泉水中萌动,虽然云遮雾罩,希望之光却从不泯灭,表达了自己坚贞不渝的信念。

文天祥被俘后,忽必烈以宰相之位诱其臣服,遭到文天祥严词拒绝。在关押了4年之后,忽必烈经过反复的权衡,在放与杀之间难以定夺。最终文天祥在柴市慷慨赴义,但他的《过零丁洋》、《正气歌》等佳作与爱国精神千古流芳。




古诗词里的冬至,冰封雪压中自有春意萌动,艰难困境中不忘初心

小结:

与冬至有关的古诗词,还有成千上万。

比如诗圣杜甫的《至后》:“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

又比如宋朝诗人李洪的《冬至前》:“隐居慵出人嫌癖,乐静安閒只自怜。窗眼白驹催短晷,案头黄卷遣长年。南枝春信应先透,北陆寒凝势更坚。地下一阳何日复,千林枯木已欣然。”

还比如南宋四大家之一杨万里的《冬至前三日》 :“故山千里几时回,又见初阳动琯灰。酒不逢人还易醉,诗如得句偶然来。”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诗以言志,文以载道。”众多的诗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尽管冬至天寒地冻,哪怕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诗人们仍然饱含生活激情,坚信爱在人间,他们在艰难困苦中看到了希望的春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冬至   穷愁   邯郸   夫子   初心   阳气   阴气   古诗词   节气   蚯蚓   春意   杜甫   严寒   佳作   写照   美文   困境   诗人   艰难   传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