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里的江夏,地占半楚,孝行天下

小启:

江夏,历史悠久,与江夏有关的历史典故与古诗词甚多。

汉高祖六年(前201年),首置江夏郡。古代的江夏郡,幅员辽阔,版图一度占据了今天湖北省的半壁江山。

江夏郡内设沙羡县,县域与今江夏区相,县治涂口(今金口),今江夏区纸坊街道还有沙羡路作为纪念。

晋太元三年(378年)改称汝南县,今江夏区金口街道还有汝南街道作为纪念。

隋开皇九年(589年)更名为江夏县,迁治鄂州城(今武汉市武昌区)。

古诗词里的江夏,地占半楚,孝行天下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废江夏郡,江夏为江夏县和鄂州的治所。

民国元年(1912年),改江夏县为武昌县。

1995年3月,撤销武昌县,设立武汉市江夏区。

江夏,数易其名,分分合合,兜兜转转,终于恢复历史中最古老的名字。但今日江夏区与昔日江夏郡相比,版图已急剧缩水。

在古诗词里的江夏,地占半楚,孝行天下,任岁月流转,仍然熠熠生辉。


古诗词里的江夏,地占半楚,孝行天下





胡曾:黄祖才非长者俦,祢衡珠碎此江头。

咏史诗·江夏》(唐)胡曾

黄祖才非长者俦,祢衡珠碎此江头。

今来鹦鹉洲边过,惟有无情碧水流。

这首诗出现在《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祢衡被黄祖杀死的片段中。该诗是唐代怀才不遇的诗人胡曾写的一首原创咏古诗。

胡曾以《咏史诗》著称,共150首,皆为七绝。每首以地名为题,评咏当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如《南阳》咏诸葛亮结庐躬耕,《东海》咏秦始皇求仙,《姑苏台》咏吴王夫差荒淫失国。

这首咏物诗是说黄祖没有长者一样的仁慈和厚道,所以他容不下恃才傲物的祢衡。而胡曾来到了祢衡珠葬身的长江鹦鹉洲边,忍不住怀念祢衡,忍不住感叹祢衡的悲剧。

胡曾想要表达的观点是:“人才不被重用,反而被杀死,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悲剧。”

江水无情,滚滚东流,它不会懂才子的悲哀。而后世那些怀才不遇的人,却不免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忍不住感慨祢衡的悲剧。

古诗词里的江夏,地占半楚,孝行天下

而黄祖由于不尊重人才,尽管曾经不可一世,但最后不仅没能赢得江夏之战,反而丢掉了自的己性命。

江夏之战,不是单指一场战争,而是指从191年开始到208年结束,江东孙坚、孙策、孙权三代人和黄祖展开的一系列战争。

起先,黄祖引而不发,孙坚和孙策父子先后中计,出师未捷身先死。直到黄祖的手下甘宁投奔孙权后,黄祖被釜底抽薪,孙权先锋凌统分兵攻陷江夏。

无力抵抗孙权的黄祖逃离江夏,却被骑士冯则追上枭首。得到黄祖首级后,孙权下令将黄祖首级盛放在容器中验看。随即将其献祭襄阳之战中阵亡的父亲孙坚。





古诗词里的江夏,地占半楚,孝行天下

李白:去年下扬州,相送黄鹤楼。

《江夏行》(唐)李白

忆昔娇小姿,春心亦自持。为言嫁夫婿,得免长相思。 谁知嫁商贾,令人却愁苦。自从为夫妻,何曾在乡土。 去年下扬州,相送黄鹤楼。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 只言期一载,谁谓历三秋。使妾肠欲断,恨君情悠悠。 东家西舍同时发,北去南来不逾月。未知行李游何方,作个音书能断绝。适来往南浦,欲问西江船。 正见当垆女,红妆二八年。一种为人妻,独自多悲凄。 对镜便垂泪,逢人只欲啼。不如轻薄儿,旦暮长相随。 悔作商人妇,青春长别离。如今正好同欢乐,君去容华谁得知。

唐玄宗开元(713年——741年)年间,李白曾经到江夏(今湖北武汉武昌)游览和小住。在此期间,李白创作了若干与江夏有关的诗歌,如《江夏赠韦南陵冰》、《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等。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李白还即兴作《江夏行》。“行”是古代长诗的体裁之一 。李白创作的《江夏行》与《长干行》,写的是同类题材,同样以女子口吻的代言体形式,两个女主人公的遭遇则同中有异。江夏女子的丈夫也在外经商,她的凄苦较多,而幸福的回忆却较少。

由此看来 ,诗仙笔下的妇女题材绝非千篇一律,古代妇女问题在大诗人笔下,得到了多角度的反映。

不过,可能由于是即兴创作,《江夏行》的艺术成就不如李白自己的《长干行》,就是与白居易《琵琶行》相比,意境虽然有异曲同工之妙,但语言明显不够优美和精炼。





古诗词里的江夏,地占半楚,孝行天下

徐钧:枕席温凉遗信史,发挥纯孝赖渊明。

《黄香》(宋)徐钧

无双天下早驰声,曾被君王一语荣。

枕席温凉遗信史,发挥纯孝赖渊明。

黄香(约68年—122年),字文强(一作文疆),江夏安陆(今湖北云梦)人。9岁时母亲去世,黄香思念至极,致使形容憔悴差点死去,被乡里人称赞为孝子。

黄香扇枕温衾的孝行更是声名远扬。母亲去世后,黄香和父亲相依为命。除平时帮助父亲操持农活、料理家务外,冬天还要为父亲暖和被子,夏天为父亲扇凉席子,对父亲十分尽心尽孝。

黄香聪颖过人,很小的时候就读了大量儒家经典,精心钻研道德学术,能写一手好文章。黄香12岁那年,江夏郡太守刘护听说他的大名后,召见了他,并把他向朝廷推荐。

古诗词里的江夏,地占半楚,孝行天下

汉章帝闻讯,把黄香召到现场,对参加典礼的各大王公说:“江夏黄童,忠孝两全,天下无双。”大家都用敬慕的目光看待黄香。随后,汉章帝提拔黄香为尚书郎,在皇帝身边处理各种政务。

黄香的孝行,不仅被包括徐钧、晁补之、林同在内的历代文人墨客吟诗作词交口称赞,还被写进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三字经》中:“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黄香家风遵循孝、忠、勤、廉,子孝孙贤薪火相传。其子黄琼、曾孙黄琬,都官至太尉;另一曾孙黄盖,为东吴名将,在赤壁之战献上火攻计策,均以足智多谋闻名于天下。


古诗词里的江夏,地占半楚,孝行天下



潘大临:可是中州著不得,江南已远更宜州。

《江夏别鲁直送之宜州》

(宋)潘大临

翰墨精神全魏汉,文章波澜似春秋。

可是中州著不得,江南已远更宜州。

潘大临(约公元1090年前后在世)宋代江西派诗人,湖北黄州(今黄冈市黄州区)人,字邠老,一字君孚,潘鲠之子,与苏轼、黄庭坚有交往。潘大临曾经因创作“满城风雨近黄昏”而享誉诗坛。

黄庭坚,字鲁直,苏门四学士之一,同时也是江西诗派开山鼻祖。黄庭坚在绍圣年间被外放鄂州,崇宁年间又被贬到宜州,临行前潘大临在江夏送别黄庭坚,写下了这首诗。

古诗词里的江夏,地占半楚,孝行天下

中州,古豫州(今河南),因地处九州中间,故称中州。

宜州,今广西河池市宜州区。历史上宜州是政治军事要镇,历代显要名流或因任职、迁谪,或因考察、羁旅而流寓于此。

该诗对黄庭坚的书法和文学才华赞誉有加,同时对黄庭坚的不幸遭遇给予无限同情。





古诗词里的江夏,地占半楚,孝行天下

小结:

江夏,自古以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这片热土上,曾经历史风云际会,依然才子英雄辈出。

如今,风轻云淡,岁月静好,古诗词里的江夏,不破不立,与时俱进。江夏儿女正满怀激情,谱写改革奋进的新诗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9

标签:孝行   古诗词   宜州   黄庭坚   太守   中州   鄂州   鲁直   开元   武昌   信史   夏县   长者   李白   美文   父亲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