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游令”有用吗?

国家新闻出版署近日下发通知,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也就是未成年人一周只能玩 3 小时网络游戏。

这个政策之前已有预兆,8月3号,央媒《经济参考报》发文批评网络游戏为“长成数千亿产业的精神鸦片”。

当时主流游戏厂商腾讯很快做出反应,推出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未成年用户每天最多玩一个小时,每日22时至次日8时禁玩。

但是还是存在不少未成年人借成年人账号登陆,开通多个账号玩,或者不玩王者荣耀等腾讯旗下游戏,改玩别的游戏。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现象并没有好转。

近日官方政策对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限制再次升级,我们不禁想问这次政策真的有用吗?

众所周知,爱玩游戏是人类的天性,对儿童来说更是如此。想想我们小时候,不也是玩着游戏长大的嘛,和小伙伴一起玩跳房子、捉迷藏、打弹珠。我们自己小时候都是玩着游戏长大的,为什么不允许下一代人玩他们的游戏?

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也有玩游戏的需求,但是城市里没有足够的场地,想玩游戏只有手机游戏等不多的选择。

而且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身边没有足够的伙伴,又很难出来和同学朋友玩。玩手机游戏,对未成年人来说可以和同学朋友一边玩一边交流,网络游戏对孩子们既是娱乐又是一种社交的需要。

更何况,大人们也一天到晚玩手机。聊微信、刷微博、看短视频、打游戏,连大人都摆脱不了对手机的依赖,更何况未成年人。

但是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来说,又不能放任不管。未成年人缺乏足够的理性,容易沉迷。而游戏强烈的成瘾机制,更是让人难以自拔。

看到一个个祖国的花朵,一天到晚盯着手机,整天关心的都是游戏里虚拟的世界,眼睛也近视了,背也驼了。又觉得这件事不能不管。

但是只依靠一味的禁止是没用的,因为只要未成年人想玩,还会找到很多种方式避开限制。而且就算禁了网游还会有直播、短视频,这些有些甚至比网游影响更严重。

几千年前大禹治水的经验就告诉我们,只靠堵没有用,必须要疏导。

必须让未成年有足够的娱乐活动,这是他们的天性。要让孩子们能有玩耍的快乐,有朋友有社交不至于被孤立。谁也不想自己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快乐,只是不停的学习。

所以未成年人玩网游需要限制时间但没必要完全禁止。改变孩子沉迷手机游戏的情况,家长要负起更多的责任,自己先放下手机,多陪陪孩子,多带他去看书,去户外玩耍,多走出来看看外面的大世界,小孩子才不会只盯着那块手机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新闻出版署   腾讯   网游   未成年人   美文   社交   天性   更何况   账号   小时   孩子   政策   网络游戏   朋友   手机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