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弟年薪50万,不用你养老”71岁老人养儿防老,一场病让他后悔

养儿防老,对吗?

俗话说: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在大多数长辈们的传统观念里,养儿防老依然是最稳妥的养老方式。

生活中,那些催婚或催生的长辈,催的理由之一就是:

你现在不结婚,不生小孩,等你以后老了就知道了。你看谁谁谁家,两口子一辈子没孩子,老了只能住养老院,孤孤单单的,身边没有一个能说话的人。还有那家不结婚的老闺女,现在就看出来了,生个病还得她父母去照顾她,等她老了岂不是更没有人管她?

长辈们企图用这些“等你老了没人管你”等看似非常严重的理由,敲打不结婚不生孩子的小辈。

“你弟年薪50万,不用你养老”71岁老人养儿防老,一场病让他后悔

但是,当我们站在理性的角度看待“养儿防老”的观念时,你会发现,时代变了,“养儿防老”已经没有那么管用了。

从前,儿子结婚,父母砸锅卖铁给儿子盖房子娶媳妇,那是因为儿子结婚后依然住在父母身边,有事儿能互相照应着,父母年纪大了跟着儿子生活也很常见。

现在,大多数年轻人要么通过读书留在大城市工作生活,要么在大城市打工赚钱,不常回老家陪父母。生活压力大,就算父母有事儿也很难兼顾,因为不能长时间请假。

有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年轻人已经不愿意跟老人住在同一屋檐下了,即使父母砸锅卖铁给他买房子娶媳妇,他也很难用同等的回报对待父母。

父母对子女掏心掏肺,子女对父母的孝,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

子女或许会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比如生活压力大、小家庭的条件不允许、能力有限等等,但是不管什么原因,总会在不经意间伤到父母的心。

“你弟年薪50万,不用你养老”71岁老人养儿防老,一场病让他后悔

扬言养儿防老不用女儿管,生病后却悔不当初

前两天给我妈打电话,听说隔壁生病的陈大爷在儿子家住了不到二十天,便被儿子送回了老家,好像是儿媳总是跟儿子吵架,儿子烦不胜烦,跟陈大爷商量着把他送回去,给他请个护工照顾他。

陈大爷回老家后,有邻居去看他,说起儿子他总忍不住抹眼泪,后悔道:儿子白养了,生病了才看出来孝不孝,还不如女儿呢。

陈大爷怕护工对自己照顾得不尽心,坚决不用护工,远嫁的女儿只好放下一切回老家伺候父亲,因为这件事,父女俩的关系缓和了不少。

陈大爷从前对女儿可不是这个态度,他老伴去世得早,他把儿子当宝养,对女儿却不当回事儿。

儿子大学毕业后要结婚,那时他还没存什么钱,女方又得必须有房子才结婚,陈大爷拿出了自己的养老钱给儿子付了房子首付。

当时给儿子钱时,想着等儿子买了房子,他就去跟他们小两口生活,帮他们带带孩子做做饭。

不过,儿子买房后结了婚,一直没提要接陈大爷一起生活的事儿,那时陈大爷身体还硬朗,觉得现在不住在一起也行,等自己老到不能动了再去。

女儿对于父亲如此帮衬弟弟始终有意见,特别是弟弟的工作步入正轨,年薪水涨船高后,却从不记得帮衬老家的父亲。

“你弟年薪50万,不用你养老”71岁老人养儿防老,一场病让他后悔

就在陈大爷生病前,父女俩还在电话里大吵了一架。

两人聊到钱的事情,陈大爷说自己的养老钱都给儿子了,身边没什么钱,女儿气得责怪他不为自己考虑,陈大爷说了一句:“我的钱我爱给谁就给谁,你不就觉得我没给你钱,让你养老你委屈吗?放心,你弟年薪50万,不用你养老,等我不能动了去找我儿子。”

但等到真的生病了,才发现儿子并靠不住。

陈大爷的病不是什么大病,只是不能下地,需要卧床至少三个月,期间一应吃喝拉撒都得别人伺候。儿子本来在医院给他请了护工,想让他回老家休养,陈大爷要求住到儿子家里,儿子考虑再三答应了,把他拉到家里,收拾出小卧室给他住,白天请小时工照顾他。

在儿子家生活的这二十天,从陈大爷去的第三天开始,就常听到小两口在卧室吵架。平时儿媳从不靠近他,就连吃饭也不会管,说有小时工不用她插手。

陈大爷心里明白,儿媳这是嫌弃他,但让他想不到的是,儿子居然真的听了儿媳的话,把他送回老家。

拿养老钱给儿子买房,扬言养儿防老不用女儿管,谈起生病后这段时间的经历,陈大爷却悔不当初。

特别是女儿不计前嫌地照顾他,儿子只打了两个问候电话,说自己忙得抽不开身,一切拜托姐姐,所有的钱他出。

“你弟年薪50万,不用你养老”71岁老人养儿防老,一场病让他后悔

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

其实,父母和子女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又相互独立的关系。

子女年幼时依靠父母生活,等到长大了,势必会离开父母,拥有自己的生活。父母对子女,年轻时养育他们,等到子女长大了就要学会放手,去过属于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依然把子女当三岁的小孩。

杨大爷做得最错的一件事就是,把养老钱全掏出来给儿子买房,丝毫不为自己的晚年考虑。

俗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牛马。

儿子一毕业就想结婚,做父母的祝福他,但他若想靠啃老成家,做父母的应该严词拒绝。

虽说杨大爷的儿子年薪50万,主动承担他生病期间的所有花销,但是他为父亲付出的,远没有父亲为他付出的多。

“你弟年薪50万,不用你养老”71岁老人养儿防老,一场病让他后悔

当年陈大爷选择拿出养老钱给儿子买房,其实就是在赌,他觉得儿子出息了,在大城市成家立业,自己如此为他付出,家里总归有他一席之地。

殊不知,婚姻不是儿子一个人过得,更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他更要顾及老婆的感受。

说句不好听的话,陈大爷的儿子不算孝顺,在父亲卧病在床的节骨眼上,不得已把老人送回老家,即使他有万般无奈,也不是他不孝的借口。只能说,不是所有的子女都有孝心,不幸的是陈大爷遇到了。

我常劝那些为子女不断付出的老人,你的爱值得被颂扬,父母爱子女、为子女付出,本就是人之常情,但是这种付出一定要有度,而不是倾尽所有。

再者,不管儿子女儿,都是一个家里的孩子,一定要一碗水端平了。

不要因为“养儿防老”的观念钻了牛角尖,把儿子当宝,把女儿当草,一定要头脑清醒,看得清人性和亲情。

“你弟年薪50万,不用你养老”71岁老人养儿防老,一场病让他后悔

最好的养老离不开三点

我妈最常对我说的一句话就是:

你们过好你们的日子,我和你爸手里有养老钱,知道你们忙,能自己做的事情我们就自己做。万一哪天不能动了,你们不是那样狠心的孩子,有时间的轮流照顾,没时间的就过好自己的日子。

我妈对老年生活如此看得开,是因为她知道自己孩子的本性,她从小教我们要感恩图报,懂付出不索取。她更明白,养老最紧要的是要依靠这几样东西:

对于老年人来说,健康是首要的关键问题,有个健康的身体,晚年才能过得舒适。

要从年轻时就存下这样的观念,不要吃糠咽菜省钱给孩子,多关注自己,该吃吃该喝喝,身体倍儿棒,生活才美好。

不要把所有的钱都交给子女,想当然地觉得子女会对自己的晚年负责到底。

万一遇到个不孝顺的孩子,不仅钱没了,养了都成问题,到了那时才是真正的凄凄惨惨。

自己手里有钱,做什么事情都方便,就算以后子女不孝顺,可以住养老院,可以请保姆。

“你弟年薪50万,不用你养老”71岁老人养儿防老,一场病让他后悔

心态好,活得才顺畅。

不要觉得子女出息了,就一定得报答父母,并且报答的姿态就是:随叫随到。

现代社会,每个人的生活、工作压力都很大,能动的时候少折腾子女,不能动的时候他们自然会放下一切照顾你。

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亲情是无法斩断的,若想晚年有个幸福的生活,就要教会子女爱和感恩,而不是教他索取和推卸责任。

想要晚年过得安稳,有时得改变一下观念。


你如何看待养儿防老?

花影人间:专注解读婚姻情感问题,在喧嚣尘世中给你抚慰与温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养儿防老   儿孙   儿媳   晚年   年薪   美文   大爷   老家   子女   观念   家里   后悔   儿子   父亲   老人   女儿   父母   身体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