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真诚赞美别人

一切想真心与人交往的人,应学会真诚地赞美别人。赞扬是高级的心理需要。人们有渴望被肯定、被赞扬的特点。既然如此,为了搞好人际关系,我们就应该给予他们这些,这样就能够建立起友谊。我们没有汽车、金钱、地位给别人,但我们却能够给别人我们所能给的东西,这就是:“给予别人真诚的赞赏。”它是促人向上的催化剂,它能使人朝气蓬勃。

学会真诚赞美别人

我们知道,植物有向光性,一盆放在窗前的植物,它会执著地向着阳光的方向长过去。其实人也有向光性,人向往的这种光就是赞美和鼓励。有人说过一句非常有哲理的话:人活着就是为了避免受惩罚或者是为了得奖赏。其中说到得奖赏,就包括得到赞美。赞美是对一个人的肯定和欣赏,也是对一个人最好的激励和鼓舞。如果一个人某一方面受到赞美,他就会像植物一样,向着赞美的方向长过去。所以教育专家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抚育孩子没有其他窍门,只要称赞他们。当他们把饭吃完时,赞美他们;画了一幅画之后,也赞美他们。当他们学会骑自行车时,也赞美他们,鼓励他们。”其实不但孩子需要夸,所有的人都需要夸,甚至植物都是如此。

学会真诚赞美别人

贝克斯特是个有名的测谎专家,可是在1966年的一天下班之后,这个测谎专家因为想不出一个问题而烦恼,于是开始不务“正业”。他随手把房间里一盆植物的叶子的叶梢衔接在有记录器显示的测谎器上,然后在植物根部加水试验其反应。他观察了半天,记录器上毫无反应,接着他又将其中的一片叶子放进热咖啡中,还是没有反应。真是一点也不好玩,他想烧掉这片叶子。可是正当他四处找火时,记录器上却出现了改变——记录器上的笔如失去控制般地往上延伸。这一变化使贝克斯特非常惊讶,从此以后,他就开始研究一个新课题,从将对植物生态的理论研究,延伸到人类的感情和心态上。经过研究之后,他得出了结论:植物的反应随照顾者的态度而有所不同。如果得到称赞和赞美,它们会显得欣欣向荣;但是如果受到隔离和责难,则正好相反。

贝克斯特的研究成果给人类以很大的启示,植物在称赞和赞美之中都能欣欣向荣,人类在得到赞美时自然也会积极向上、充满力量的。

一名在纽约一家杂货店里见习的服务员,第一天工作时可把他累坏了,他在人来人往的店里忙了一整天,感觉身心俱疲,工作服上沾了污渍,帽子也歪了,他只顾着双脚的疼一名在纽约一家杂货店里见习的服务员,第一天工作时可把他累坏了,他在人来人往的店里忙了一整天,感觉身心俱疲,工作服上沾了污渍,帽子也歪了,他只顾着双脚的疼痛,根本无力再去注意自己的形象。他无力地端着手里的托盘,给一桌的顾客送去。那些顾客是一家人,几个孩子不断地更改所点的冰激凌,让他来来回回跑了很多遍,可让他烦透了。他在心里抱怨:“这个鬼地方,明天再也不来了。”当他把冰激凌送到顾客的桌子上时,那家的父亲递给了他一些小费,面带微笑地对他说道:“你对我们照顾得真是太周到了!对你非常感谢,希望你继续努力。”这一句话有如拨开乌云见日出一样,使这个服务员的心里一下子亮堂起来,疲惫一扫而光。他整理了一下工作服,微笑着对顾客表示感谢。晚上收工时,当经理问他对第一天的工作感觉如何,他回答说:“真不错!”

学会真诚赞美别人

通过这个故事就可以发现赞美的激励力量,它就像照在人们心灵上的阳光,使人的心灵具有了欣欣向荣的力量。

赞美是非常有效的激励方式,但是在运用的过程中,也要掌握技巧。在赞美别人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要有真诚的态度

赞美一定是发自内心的,这样才有力量。如果我们不是真诚地赞美,别人会认为是虚情假意,会认为是恭维或者是讽刺,让人产生反感。

(2)要言之有物,不能空泛

如果说一句可以适用每个人的赞美,那就失去赞美的作用了,会让被赞美之人觉得是在敷衍他。所以在赞美时,一定要说得具体一些,比如若夸某人长得很漂亮,不如具体地说她的眼睛很漂亮。

(3)赞美要适度

一句赞美的话不能反复地说,而且对于同一个人,也要经常赞美。正如植物的生长需要水,但是也不能浇太多的水,否则的话就会适得其反了。

赞扬是心灵的理解,理解会使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懂得满足别人这种渴望的人,应知道在物质背后人们有被重视、被理解的需要。赞扬也是真诚的关心。虚伪的赞扬使人害怕,不恰当的赞扬使人肉麻,只有真诚的赞扬才会有持久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贝克   真诚   记录器   污渍   欣欣向荣   冰激凌   工作服   美文   服务员   店里   叶子   顾客   植物   人类   力量   心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