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善”的力量

作者:刘弼德

人民调解暖人心,法律法规是知音,

大事化小小化无,平安祥和值千金。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矛盾纠纷,人民调解工作非常之重要。桃江司法所人民调解工作利用“四善调解法”化解群众心中烦心事,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善言暖人心,善心是知音,善良充满爱,善德值千金,这四句话诠释了桃江司法所的人民调解工作。

“善言”暖人心


“四善”的力量


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人民调解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语言勾通,要求调解的群众都是带着怨气,不服,烦脑等心态,善言良语是调解工作的尚方宝剑。有一天,一男一女吵吵闹闹来到桃江司法所,调解员看到此情形马上劝说,心平气和地说:“你们坐下来,有什么事慢慢讲,天下没有化解不了的恩怨,你们谁先说,有事说事,尽量别伤和气”。女人说:“他家元宵节放烟花烧了我家的窗帘”。男的接着说:“放烟花是几千年传下来的规矩,你家过年时放鞭炮把我家车子损坏了油漆,我都认为大过年的,大家都按规矩办事,就算了,一直没说”。女的又接着说:“你家车子被鞭炮损坏了,难道可以说是我家放鞭炮损坏的吗?年初一大家都一起放,而且当时损坏了,你又没跟我家讲,有什么不好讲的”。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不停,桃江司法调解员听后,脸带微笑地说:你们别讲了,听我说一下好不好,两人异口同声说:“好”。你们俩都是有文化的人,都清楚有些不好的规矩是冰凉的,现在我给你们俩讲一个小故事:从前在我们龙南的塔下,有一个大财主名叫陈昌富,他儿子结婚,迎亲回来的当天晚上要闹洞房,当时闹洞房的规矩是要把新郎绑在房子背后的大树上,到了晚上闹洞房时,陈家按照规矩把新郎绑在屋背后的大树上,闹洞房里开始了,喝酒的,聊天的,猎拳的等等,整个洞房人声喧哗,只有新娘在床上静静等待新郎回来。闹完洞房后,只见新娘满脸泪水,大家问为何要哭,新娘拿出一张纸说:“你们看一下”。大伙一看纸上写了一首诗:

画虎虽成没点斑,百年夫妻半宵间,

欢声末已哀声动,贺客改着吊客还,

花烛房中人杂杂,红罗帐里泪含含,

人此难见郎君面,空有虚名在世间。

大伙看后问新娘,这是啥回事,新娘说:“你们去看看有没新郎了”。大伙马上来到山上绑新郎的大树下,树下只留下几点血迹,新郎不见了。原来在整个闹洞房的过程中,大家都一心一意闹洞房,唯独新娘专心致致关心山上的新郎,突然听到了一声虎叫声,所以新娘知道新郎被老虎咬走了,才写下这首诗。陈昌富得知后又气又恨,当场宣布,这种不好的规矩要打破,姓陈的从此不许闹洞房了。调解员讲完小故事后问他们两位有何感想,接着又说:你们两人所发生的矛盾都是所谓的规矩造成的,我们要踢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我知道大家都在想,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要把那不合时宜的旧规矩打破掉,创造一个崭新的合潮流的新方圆。两人听后都表示:刚才的小故事对我们很有启发,既然是因旧规矩造成的矛盾愿意互相让步。男的说:“听了你这么多的善言良语,打了这么好的比方,她家的窗帘我照价赔偿”,当场拿出200块钱给女方,女方表示不要,拒绝了,说道:“从今以后我们大家都不要放鞭炮烟花了,我们以后还是好邻居”。

“善心”是知音

“行善之家必有庆,作恶之家必有余殃”。在一个偏远的山村,有一农户叫林东(化名),生活算过得不错,凭着自己的粗气大力,搞搬运,每年收入10几万,就是每年都是不顺利,不是儿子出事就是女儿出事,该小组村民都说他老婆名叫陈梅(化名)太骂得人自家造成的,说他家老婆没有一点善心口德,与他家隔壁一贫困户经常发生口角,压根在她眼里就看不起这户贫困户,只要她家有什么东西不见了,或许看上去自家菜田里的菜好像少了,就直接跟隔壁贫困户吵架,这贫困户是一寡户,带着两个女儿,一直忍气,有一天桃江司法所干部来到该小组走访社区矫正人员,该小组村民反映说那个经常骂人厉害婆要去调解一下,桃江司法所干部与调解员找到她,在她家座下与她亲切交谈,调解员首先问她:“听说你经常与你家隔壁那户发生口角,有这回事吗?”那女人回答说:“是,她家这么穷,全靠国家照顾过日子,肯定会偷我家的菜”。调解员反问说:“你有证据吗?据我们了解她是勤耕苦种之人,不会吧,她家大女儿在高中就学听说成绩一直很好,小女儿在初中读书成绩也不错,这样的家庭会去做偷鸡摸狗的事吗?我看应该不会”。紧接着调解员面带笑容说,阿姨,我跟你讲个故事:在县城住着一富家女子,她父母都在国外,一人独自在家,对面住着一母女俩,是在县城租房子住的,女儿才6岁,有一个晚上突然停电,这富家女子找了一下,只有半截蜡烛了,突然那那小女孩走到那富女人家敲门说:“姐姐,你家有蜡烛吗?”,富女人一听,心想怕穷人一直依赖自己,马上回答:“没有”。小女孩推开门从怀里拿出两根蜡烛说:“我妈妈说,就知道你家没蜡烛了,叫我送蜡烛给你,怕你一个人在家停电了没蜡烛害怕”。那富女人听后马上抱住小女孩,流出了眼泪,感觉到自己错了。陈梅听完这个故事后一句话不讲,脸上发红,调解员说:“过去了的事就让它过去,从现在起做好自己,修善积德,自己只要有颗善良的心,家庭肯定会幸福美满”。从那后,该村小组群众反映,陈梅跟那个贫困户家相处很好了,也没听过骂人的声音了。

“善良”充满爱

做一个善良的人,换一个角度看世界,换一种心态看问题。人生才会简单,幸福才会不请自来。善良行事,好报自来,在农村争田争土,寸土不让的案例时有发生,有一村民叫刘青青(化名)与本小组刘东东(化名),就是一个很突出的案例,他们两家因为一个墙位就争议了两年之久,当地村委会调解过数次,后来刘青青再次申请司法调解。桃江司法所调解员与该村村干部来到事发争议处,刘青青与刘东东你一句,我一言争得非常厉害,局势看上去非常紧张。看到这种情况,调解员说:“你们俩先听我说好不好”,双方就停下了争吵的声音,调解员接着又说:“大的声音解决不了问题,如果说话声音大就能够把事情处理好,那我们调解员就天天练嗓子,刚才我听了你们讲,情况我基本清楚了,就是一个墙位之争,你们各自拆除了对方的围墙,都说明你们双方都度量小,把善良做人忘得一干二净了,六尺巷的故事有没听说过,如愿意听我现在就给你们讲一下。双方都表示愿意听。接着调解员就给他们讲:古代有个大臣叫张英,做人做事非常善良,他的“六尺巷”故事一直在社会上传颂,张英在京城为官,家里与邻居建房子为了三尺之宽的宅基地发了了争议,张英家人写了一封书信给张英,要求出面处理事,结果张英回信只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相让三尺又何坊,万里长城犹常在,唯独不见秦始皇”。张英家人看到回信后觉得自家太小气了,心想,不能为了三尺之地倒了儿子的架子,做人要善良,当场退出三尺,邻居看到张英家退出了三尺,心想人家当大官都让步了,自家也退出三尺,就有了传颂至令的“六尺卷”故事。刘青青与刘东东听完后鸦雀无声,沉默了许久后,异口同声说:“我同意调解”。最后达成了双方各让一个墙位的协议,拆除了的围墙各负其责,在调解协议上签上了各自的大名,走开时两人面带笑容握着手说:“我们以后还是好邻居”。

“善德”值千金

八十年代初全国开展“五讲四美”活动,即(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讲道德在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历史,法律与道德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古今中外善德的故事千千万,桃江司法所用善德这张利剑调解了许多矛盾纠纷。常言道:“宁拆十座庙,不破一桩婚”,这句话听起来好像破坏婚姻是犯了滔天罪行似的,但桃江司法所调解了一起让男女双方非常满意的离婚案,离婚离出了好“薪”情,属道德离婚。为何离婚还讲什么道德,当然要讲。有一天一男一女来到桃江司法所,提出要离婚,男的叫郭忠忠(化名),女的叫陈风风(化名),两人结婚二十三年,一直吵吵闹闹,冷战打了十几年。事由还得从两人的家庭背景说起,陈风风与郭忠忠都属二婚,婚前各有自己的子女,都打着维护自己小家庭的小算盘,他们结婚后时好时坏的感情,十几年前在城郊建了一栋房子,属婚后共同财产,房子建成后夫妻俩和睦共处了一两年,后来一直吵闹,到了感情破裂的状态,乡村两级调解过无数次都无效,新建的房子就封存起来,双方都没有到那新房子居住。两人申请调解的第一要求是房子归谁所有。“一夜夫妻百日恩,少年夫妻老来伴,你们俩结婚二十几年真的要离婚吗?一点破镜重圆的机会都没有了吗”?司法所调解员心平气和地问。两人坚定地回答说:“不可能了”。接着两个各自讲了各自的想法。争吵了许久后,调解员又说:“既然你们决定要离,那你们双方度量放大一点,毕竟夫妻一场,离婚也有道德底线,善德值千金,这样好不好,房子折价处理”。听完调解员解释后,他俩反思了许久,最后决定房子给陈风风,陈风风给80000元人民币给郭忠忠,随后两人高高兴兴地去了民政局办离婚手续,办完离婚手续后他两返回到桃江司法所,陈风风女儿提着8万元现金也来到了司法所,当面给郭忠忠80000元现金,郭忠忠点清数后随手拿出3000元现金交到陈风风手上说:“你去买辆电动车,进城更方便,今后不是夫妻我们俩还是朋友”。离开司法所时两人脸上都露出了微笑。

为使人民调解工作做得更好更出色,提升调解能力,桃江司法所对司法所干部,调解员的要求是——调解工作端态度,法律法规送到户,正气和善过硬功,全心全意服好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桃江   善言   贫困户   人心   化名   新郎   美文   规矩   蜡烛   新娘   善良   小组   女儿   我家   房子   力量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