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学业中的曲折

上学,是我小时候最大的梦想,解放前,家里穷,没有条件上学,直到解放了,新中国成立后,我才有机会走进校园,上课学习。所以,现在我看到满脸稚气的小学生、朝气蓬勃的中学生、风华正茂的大学生,都会情不自禁的想起曾经的求学之路,充满了辛酸、曲折和坎坷,有时候会和儿孙们聊上一段,更多的时候会陷入沉思。看到孩子们考上了大学,我更是激动不已,羡慕不已,他们生在新中国,长在新中国,是多么的幸运,幸福,期盼他们懂得珍惜,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一九四七年秋,我和哥哥忙完了农活,在村里溜达时,听到一阵读书声,寻声过去,走到了王老财家,他家生活富裕,是村里的大财主。读书声是从一排新盖的青瓦房后边传出来的,有老师的讲课声和小孩子齐声回答问题的声音,我俩悄悄的走近窗户向里面偷窥,被一个小孩儿发现了,我们怕惹出事来,赶快跑走了。我问哥哥,为啥王老财家的孩子不去学校上,都在家里读书?哥哥说他们家有钱,请得起先生教书。我实在太羡慕王老财家的孩子了,上学都不用出门,这简直是太美的事了。哥哥似乎并不太感兴趣,拉着我到别处玩耍去了。

打那天起,上学成了我的心事,我总是在母亲面前念叨上学的事儿,母亲心疼的看着我,很无奈的说:“人家有钱,咱家穷,上不起学呀!等咱家钱多了,也让你俩上学读书,“考个状元”,也光宗耀祖一下!”听母亲说完,我觉得母亲也是想让我上学的,所以信心满满,每天都下力干活,想着多攒点钱就能上学了。直到一九五〇年秋,新中国解放一年后,我的梦想终于实现了,虽然我当时已经九岁,超龄两岁,由于政策放宽,我得以入学,对我来说是天大的好事,激动兴奋的好几天睡不着觉,哥哥因年龄偏大不能上学,实在是遗憾。村里有十几个孩子和哥哥情况差不多,都“失学”(失去学习机会)了,不过,当年冬天,村里办起了文化夜校,开了“扫盲班”,哥哥脑子好使,比我聪明,报名上课后学习刻苦,认识的字比我在学校学到的还多,我俩互帮互学,共同进步。

如愿以偿走进学校

我上的学校叫马店小学,在马店街北端的一个高地上,站在学校门口往东看,就是唐河,河面宽阔,河水清澈,往来的商船络绎不绝,河边的一排桐树林倒影在水中,旁边有几处民居,相互呼应,景色宜人。唐河水由东而来,冲到这个高高的黄土岗脚下,急转弯向南流去,拐成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直角转弯,岗地比河面高出三四十米,形成一面悬崖绝壁,甚是陡峭,向南望去,不远处有一给简易码头,船只在这里装卸货物。我的学校设在一所古庙里,三进三出的庭院,里边供奉的神像不知道运到什么地方去了,神像的宝座处垒起了一排排的砖土墩子,上面摆放着还带着新鲜锯末儿味道的长木板,木板边沿没有修整,还能看到树皮和自然生长形成的曲线形状,这就是我们的课桌,凳子都是我们自己家带来的,五花八门,各有特点。迎面墙上是一块刚糊好还露着白石灰毛边的黑板,下面摆放着一个小方桌子,桌子上放着一盒粉笔,一块黑板擦,那是老师的讲台。这就是我们一年级的教室,虽然简陋,却也宽敞明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唐河   青瓦   向南   岗地   土岗   末儿   河面   神像   木板   新中国   美文   村里   曲折   学业   哥哥   母亲   孩子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