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我们的过去教育孩子有用吗?

拿我们的过去教育孩子有用吗?

文:云海O先森


作为家长, 我们是不是都有这样教育孩子的情景,每每爱和孩子讲一讲自己过去的“苦难”生活,期许让孩子从中感受到父辈的艰辛并感受到今天的幸福从而化为学习或生活的动力,也可谓用心良苦。可这样的说教有用吗?

拿我们的过去教育孩子有用吗?


诚然,物质生活的极大提高已是今非昔比,在我们的身边,贫富的差距虽然越来越大,但是贫困的现象却是越来越少,即使是贫困家庭较过去的生活水准也是有了极大的提高,衣食住行基本过得去。所以新生代对于苦难和磨砺的体会已是微乎其微。但我们又往往爱拿自己的过去说事,实际效果呢?先说说我的过去吧。


上初中的时候,印象很深。农村条件都不好,生活的确很艰辛。初三的时候,学校离家有七八里,学校决定补课,路远的同学可以住校,而且可以在学校的食堂就餐。当时觉得还要交钱也没多想什么就决定通校。那时候,本村的同年级孩子都不念书了,只剩自己了。吃饭自己带,路也要一个人走。记忆最深刻的还是每天早晚在路上的时光。时常感到害怕甚至恐惧。上学放学基本都是很黑的时间,自己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在上学的路上,所见的只有手电照出的一束光在车轮前一闪一闪的。四周漆黑一片。有的时候赶上刮大风,树叶哗哗的响,心里就起了恐惧。最要命的是要还要经过两块坟地,风声怒号,那真是有点毛骨悚然,似乎身后就跟着很多的妖魔鬼怪,拼命蹬车,一点不敢回头看,经过后方才出了一口气。再后来,慢慢的也就不觉得恐惧了,想想对自己也是一种历练。

拿我们的过去教育孩子有用吗?

再一种刻骨的感受就是寒冷,那时候根本还没有暖冬的说法,零下三十多度应该是很正常的事。没有棉大衣更没有羽绒服,穿得也很单薄,冬天的早晨和夜晚,顶着刺骨的北风,那种寒冷真的是透入骨髓的痛,到家或是学校手脚都麻木了,要半天才能缓过来,接着就是好一阵的火烧火燎的难耐。这种感觉现在想起来还是不免浑身发抖。


好不容易一个初三过去了,自己一个人也熬过来了,考上了师范学校,后来就成了一名教师。现在回想当初所吃的那些苦,其实当时倒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大家都过差不多的日子,觉得都很正常,只是和今天的生活比较起来才觉得也算经历了一段所谓的“艰辛”。但这样的经历的确是锻炼了自己,锻炼了自己抗挫和吃苦的能力。


今天,当我把自己的经历讲给女儿听希望她能向我当年一样不怕吃苦努力学习的的时候,她似乎也是颇不以为然,很淡定的说:“您那都是什么时代的事了,现在谁也不能过那样的日子。我们也不需要吃那些苦啊!再说,你们也没有我们的学习压力大啊!”

拿我们的过去教育孩子有用吗?


你看,孩子对今天的幸福生活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事,并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自然也没有起到我们预期的教育效果。孩子们没有这样的切身体会,我们的说教也就显得苍白无力,孩子似乎在听故事,并未从心底里真正的信服。在我们家长的眼中,孩子是幸福的,因为有我们给他们创造一切,但是很少时候去想一想,他们是不是真正的幸福。

看看今天孩子们的生活吧,真的幸福吗?不免从心底产生一丝悲凉。我们那时的日子虽苦一些,可属于我们自己的快乐时光实在太多了,我们有的是时间去玩,书包里空荡荡的两本书,大自然是我们天然的运动场。没人管我们,想怎样玩就怎样玩,想玩到什么时候就什么时候,玩得花样更是五花八门。童年印象最深的绝不是学习而是游戏。可现在的孩子呢?从入幼儿园开始,童心就被禁锢了,大人们会说你不许这样,不许那样,你要这样做,你要那样做。所有人一个思想,把所有不一样的孩子,打造成千篇一律的“优秀”的人。孩子们的错就是他们不是我们预想的。他们的生活就是从这个补习班到那个补习班,这就是我们的教育,让所有有个性的人变得没有个性。孩子的幸福感又会在哪里呢?


拿我们的过去教育孩子有用吗?


比较的结果,我们赢了,赢在我们是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杰出代表;但我们输得更惨,输在我们的教育。更为可悲的是,我们葬送了自己孩子的快乐童年乃至青春甚至一生。


而这一切的转机又在哪里呢?家长们有过这样的经历吗?效果怎样呢?欢迎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教育孩子   棉大衣   火烧火燎   补习班   美文   苦难   寒冷   童年   艰辛   恐惧   印象   效果   日子   孩子   幸福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