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让小孩子有了功利心?


今天午餐后,在教学楼前查看一下学生秩序,忽然发现,室外厕所的门口有一些积水,孩子们通行的时候有点隐患。于是找来一把铁锨清理清理。

这时来了两个高年级的孩子,主动问:“校长,我帮你干啊!”

“啊,好啊!”,让孩子锻炼锻炼也挺好。

是谁让小孩子有了功利心?

一个孩子接过铁锨,另一个孩子拿来扫帚帮助清扫。十分钟左右,清理完了。两个孩子送完工具又来到我身边,有点不好意思的问“校长,干活给我们班加分不?”。我一听,乐了。按理说,加分倒是没问题,这俩孩子主动帮助我劳动,还是为了给班级挣点“工分”,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真是挺好的。可一琢磨,还是有点不对劲,这两个小子,帮我干活目的不纯啊。

“加分,不一定。那你俩干活的目的是什么吧?”

“为了清洁,防止同学们摔倒!”

“对啊!这才是我们劳动的目的,不给加分你俩干不干?”

“干!”

“对喽,咱们劳动、帮助别人不能带有目的去干,否则就失去意义了!以后看到类似的事,不用别人提醒,你俩能主动干不?”

“没问题!”俩孩子乐呵呵走了。

是谁让小孩子有了功利心?

一件挺有意思的小事。但是也暴露出一些我们教育当中的问题。是什么让孩子本来单纯的小心眼一点点变得复杂起来呢?是不是我们不自觉得把很多看似“正确”的价值观传导给孩子造成的呢?就比如那句“付出总有回报!”,看似没问题,可我就不喜欢。很多时候,付出是没有回报的,二者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再者,付出的目的如果是为了回报,某些特定场合就太有私心了,付出也就失去了意义。

是谁让小孩子有了功利心?

我忽然想到了作家梁晓声对于文化的四句话表达: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说得太好了,教育也需要这样的文化思考,这几点如果作用于我们的孩子身上,发挥效力而且他们成为一个那样的人,这当真是校之幸事、家之幸事、国之幸事啊!

孩子都是好孩子,莫有功利之心。正确教育引导他们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思之、行之。我不禁又在想,是谁让单纯的小孩子有了功利心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功利   铁锨   好孩子   加分   目的   工分   幸事   荣誉感   因果关系   美文   校长   小孩子   主动   意义   正确   孩子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