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痛苦于心中杂念太多?来,教你这样做

杂念来你就让它来,反正它也不会待得太久。该走的时候它自然就走了。你是这里的主人,把杂念当成客‬,来去不留。在它‬的来去之间有一个空白,这个空白就是我们所说的静。可关键是太短暂了,顷刻之间就又让杂念给掩盖了。
这句话分几个层次:
1,看得见自己的杂念,即知道自己当下在想什么。
2,仅仅只是看着,包容、旁观自己的念头,不参与不入戏。初始很难做到,因为发现自己的念头竟然是不受自己控制的——慢慢就可以了。
3,看着看着,发现自己的念头是刹那刹那生灭的,在生灭之间,在前念过去,后念没有到来的时候,有一个空隙,也即
南怀瑾先生所说的“空灵”。体会到这种状态,便算摸着了点边。很多人以为这样就是悟道了,其实不然,南老引用憨山德清大师的一句话很中肯:荆棘丛中下足易,月明帘下转身难。死在这里的人亦是不少。所以原文这一段话未是究竟。
4,参考虚云老和尚《参禅的先决条件》,做到“万缘放下、一念不生”而后,才有参禅的资格,一旦破参,自然就明白什么是道:
外事不关注,内心无念想,却不同草木无知无觉,这活着的是谁呢?


另外还有几点需要注意的是:
1,念头是不需要斩的,因为斩断念头这个动机也是一念,所以在观心的过程中更应该做到的是如实照见念头与情绪的生灭。它来由它来,它去自它去,不随它走便罢。
2,就观心法而言,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做的,并不一定需要打坐。我以往做功夫时,是闲时、想起就观心,初期会经常性走失回到以前的状态,这是正常的,一旦觉察到走失拉回来重新观心就是。
3,当观心忽然间进入“一念不生”时,切记这只是得了点轻安,未是透彻。然后就可以观心与参话头交替作功夫。
4,话头只要是能引起我们的疑惑就都可以参,譬如:不思善不思恶,正如此时,哪个是我本来面目?如果你观心没有做到“一念不生”的功夫,那么参禅就是无用的或极为艰难的。
5,禅定是培养觉知力——即能觉者的巩固。世间每一样事情都是如此,专注者与所专注之事物。
当暂时舍却专注的对象,能专注的觉知者也慢慢消融,在那种类似于一念不生的状态中,才有可能透过去。
如果随随便便都能透过去了——那修行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这不简单的原因只在于,每个人活在世上,生活、工作乃至于修行,都是有能觉知的“自我”与所觉知的对象,所以能所不双泯,就不可能会明白。

你是否也痛苦于心中杂念太多?来,教你这样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杂念   德清   心法   话头   美文   来去   专注   念头   刹那   空白   所说   功夫   痛苦   对象   事情   状态   心中   自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