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越优秀的人,越容易被别人“看不惯”

《乌合之众》里说:“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是的,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个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便是“群众”之中。你安于自己的阶层,安于这个社会认定的属于你的位置之上。

一切看起来,似乎就是和谐的。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样的小故事,渔民打捞起来的螃蟹,都会把它们放在一个桶里,因为这样,没有一个螃蟹可以逃出去。

当一只想要向上爬时,它的同伴会拼命地把它拉下来。

世界名著《红与黑》中,就有这样一个想拼命脱离自己阶层的小伙子于连,当他这样做事,也发现了自己的倍感孤寂。

《红与黑》:越优秀的人,越容易被别人“看不惯”

当你的优秀,超越了你的出身,亲情成了敌人

于连是木匠的儿子,出生时就比别人低一等。

穷与低微的出身,并不一定会让人感到痛苦。让人痛苦的是,你明明只是一个灰头土脸的小人物,却怀着不属于自己阶层的理想,当这种梦想与现实碰撞时,才足以让人心灰意冷。

于连命运,若是按部就班的话,是非常容易看到头的。

他需要像他两个身强力壮的哥哥一样,每日干着力气活,说话粗声大气;他会沿着他父亲的老路,成为一个为了蝇头小利可卑微,可狡诈的乡下人。

但他从不认为自己要走这样的路。

他身材瘦小,在力气活面前是个必定吃败仗的人,而且,他也不喜欢两个成日里欺负他的哥哥做的那种营生。

《红与黑》:越优秀的人,越容易被别人“看不惯”

于连有自己的优点,他长相清秀,天资聪明,有超凡的记忆力。但是,这些优点,在一个木匠家庭里,只会被看成一无是处,是家里吃白饭的偷懒虫。

对于连来说,人生的转折点在他被聘到市长家去做家庭教师开始的。

父亲当然希望他去,因为这样,这个儿子终于可以不是个只赔钱的货了,虽然他不知道这个不争气的儿子对市长有什么用。

于连可以用拉丁语背下一整本的《圣经》,不止如止,你随便翻到哪一页,只需要说一个开头,他便可以一字不差地往下背诵,直到你说停止。

于连的能力,一下子让他成了明星一般的人物。

他摇身一变,成了上流人士,一身漂亮的黑服,举止优雅。但也由此更加深深地刺痛了两个哥哥的自尊心。

他们见到这般模样的弟弟时,毫不犹豫地把他暴打一顿泄愤。

《红与黑》:越优秀的人,越容易被别人“看不惯”

对于连来说,他看起来超越了自己的阶层,但同样的,也引起了自己最亲近人的不满。

哥哥拼着力量干着体力活,收入微薄,他却可以看似毫不费功夫地让自己变得富有起来。

培根在《论嫉妒》里面说:

“当一个人自身缺乏某种美德的时候,他就一定要贬低别人的这种美德,以求实现两者的平衡。”

嫉妒常常是同一阶层的人中间产生的,就像一个乞丐会嫉妒另一个乞丐可以讨到更多的钱,却不会嫉妒国王的财富一样。

所以,当你变得优秀,最先对你产生恶意的,但是离你最近的那些人。你没有做错什么,只是你的存在,让他们感觉到了刺目。

《红与黑》:越优秀的人,越容易被别人“看不惯”

过于优秀,足以引起上流社会的焦虑

于连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年轻人,这并没有什么不对,却深深地让本就在上流社会上的人感到不安。

他第一次引起外界对他的怨恨,是因为他的情人瑞那尔夫人。

这个女人爱他爱得发狂,她不惜动用自己的权势与手腕,挤掉了几个本应该出现在国王仪仗队里的上流子弟,把出身平民的于连安排进了队伍中。

她只是想亲眼看看,自己爱的这个男人,脱下黑服,穿个军装时英姿飒爽的模样。

当人们发现,堂堂仪仗队里居然有一个平民时,便马上充满了谩骂与诋毁。最恶毒的语言,在人群中流传,只因于连打破了他们心中的某种秩序,引起了不满。

后来,当于连被引荐去了巴黎,进入了真正的上流社会时,那种对他平民身份的蔑视,更是比比皆是。

甚至后来,人们鉴于他的优秀,怀疑他是不是某位上流人士的私生子,而不是一个木匠的儿子,一个乡下人。

《红与黑》:越优秀的人,越容易被别人“看不惯”

于连是幸运的,但却并不是人们想象中那般容易。

他是一个非常自制的男人,他混迹于上流社会,并引得身份高贵女子的疯狂爱慕,并不是他清秀的外表,而是清醒的头脑与专业的业务能力。

他在巴黎一位侯爵府里做秘书时,有一次,侯爵要参加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重要到会关系到切身利益与性命。

侯爵有自己的儿子,也有非常亲近的可信赖的朋友,但是,最终他不得不只带着于连去参加会议。

因为,只有他有过目不忘,并且一字不漏,完整复述的能力。这种能力,看似天生,却得益于他从小就刻苦读书的自制力与学习能力。

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是得以天赐,那些看起来做什么都容易的人,只不过是在你没看见的地方,用尽了努力。

《红与黑》:越优秀的人,越容易被别人“看不惯”

法国作家司汤达的《红与黑》,最终是一个悲剧。

于连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对他来说,自制力一直是他的贴身法宝,他可以一步步高升,最后甚至被改了姓氏,脱离贱姓,从此平步青云,靠的就是自制力。

然而,最后他却因为一时的冲动,拿着枪跑到众目睽睽的地方,去击杀自己的情人瑞那尔夫人。

他看到了她写的那封诋毁他的信,那封信会让他一切尽毁,而他又是一个视名誉比重命重要的男人。

其实,他完全不用这么做,瑞那尔夫人自始至终都爱着他,写下那封信也处于被逼迫之中。他不问青红皂白,便冲动行事,最终把自己送入牢狱之中。

而且,就算那封诋毁的信存在,要嫁给他,并且怀着他孩子的玛特尔也并不在乎。

其实,于连可以不用死,被他打伤的瑞那尔夫人一直在帮他出狱,玛特尔也为了他不惜大把大把地扔钱。

但是,正像他看清楚的那样,审判他的,非他族人。

他们不会因为他是一个冲动的年轻人,便动了恻隐之心,他们只是在杀一儆百。想让属于他这个阶层的年轻人看到,出身低微,但有良好教育的人胆敢挑战上流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下场。

他们看不惯的,无非是他出身低贱,却比他们强的模样。

《红与黑》:越优秀的人,越容易被别人“看不惯”

写在最后:

若单看《红与黑》的上半部,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年轻人不服命运,奋力抵抗的故事。

但对于那个社会而言,它必须是一部悲剧。

但读了这厚厚的一本,你会由衷地感叹:原来,人是可以改变命运的。

虽然,在这个改变的过程中,你会离群索居,会精神上孤独无靠,会没有人理解,会被人指指点点。

但若你的信念并不来源于碌碌红尘,庸庸大众,那么,靠着自身的自制力,你会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方法,无限接近于自己想要的生活,就像于连那样。

看书中的故事,品自己的人生,【关注】我,带你看更多人情冷暖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力气活   优秀   侯爵   仪仗   低微   木匠   自制力   上流   美文   阶层   平民   出身   哥哥   儿子   年轻人   能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