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玲莉 ▏父亲胡敏的传记人生(二十一)父亲的二三事

文/胡玲莉

胡玲莉 ▏父亲胡敏的传记人生(二十一)父亲的二三事

父亲的二三事

(一)

“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四人帮”的干扰,有些同志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受到冲击、停职、靠边,有的下放劳动改造,蒙受了不白之冤。从 1967 年到 1972 年,有一个人一直在茫茫人海中苦苦地寻找着令他终生难忘的入党介绍人——胡敏。

1972 年 5 月的某个星期天的上午,老六听到有人敲门,开门后,望见一位个子高大、身材魁梧、肤色黝黑、四十岁左右的男子,操着河南腔问道:“这是胡敏家吗?”老六回答道:“是的。”老六随即叫着:“爸,有人找你。”

当父亲走到客厅时,来者见父亲并仔细盯了一会儿,立即上前拉住父亲的手,失声痛哭并说道:“老首长,我可找到您了!”父亲见状也认出了他,并将其扶到椅子上安慰道:“别哭,别哭,老战友了,有啥话慢慢说。”老六立即倒了杯茶水递到他手上,父亲为他点着一支大前门香烟。他边哽咽边述说着心中多年的冤屈,旁边的老六也被感染得直抹眼泪。

此人叫冷树金,河南信阳人,1942年在当地参加新四军。1945 年8 月,南下支队三大队在湖北蒲圻和日伪军作战减员较大。为了补充部队,冷树金随新四军十八团部分人员编入三大队。父亲时任南下支队三大队一营三连指导员,他是三连一排三班班长。1945 年末由于他作战勇敢,三次立功,表现突出,父亲与另外一名党员同志介绍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6年初,国共两党谈判部队原地待命期间,营里令他带四五个人开饭馆收集情报并为部队筹经费。同年6月他随部队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中原突围,以及后续的解放大西北战斗、战役……1949年部队进疆后,父亲忙于接管政权、建立政权,他则随部队去剿匪。从此各奔东西,再无联系。“文革”中,他的档案里因为没有入党证明材料,个人简历上只写着入党介绍人:胡敏、×××。再加上开饭店那段时间离开了部队,由此,这段历史成了他有口难辩的“污点”,他成了“混进党内的阶级异己分子”“叛徒”等,随后被下放到新疆卡子湾皮革厂劳动。

几年来,他把能想起来的入党介绍人和战友的名字、相貌、特征一一记在本子里,不懈地在内地、新疆各地奔走着、打听着、 寻找着。多数时候都是好不容易找到线索,人却牺牲了,一次又一次寻人失败的经历痛击着他的心。终于有一天,他打听到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即胡敏还活着,但却不知道人在何处就职。他继续不懈地问着、找着……直到 1972 年才找到了他入党介绍人之一我的父亲。由此,他冤情洗白,得以平反,恢复工作,后来担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劳动保障厅办公室主任。

胡玲莉 ▏父亲胡敏的传记人生(二十一)父亲的二三事

前排为我父母,后排右二是冷树金

(二)

原北京总参谋部管理三处的蔡玉田,山东临邑县人,1941年参加冀鲁边区敌后武工队,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敌后武工队队长警卫员、班长、排长职务。1947年区长动员他参加了渤海军区教导旅。蔡玉田加入渤海军区教导旅。他的入党介绍信同时交给组织后,并且一起参加了当时的党组织各种活动。因此,父亲对蔡玉田的情况了如指掌,只是管档案的人后来把入党介绍信遗失了。

因为这个介绍信的遗失,蔡玉田的档案里少了入党材料,使他戴上“假党员”的帽子后,处长职务降为代理处长职务,行政级别从13级降至16级。后来文化大革命中,对此问题又重新调查,依旧纠缠不清。蔡玉田于1974年找到了父亲帮其证明其政治身份。

当时他与我的父、母亲在同一个团,并与我母亲在同一个营,后任二营四连连长。之后,随渤海军区教导旅一路征战。尤其是在永丰镇攻坚战中,脚被子弹击穿依然不下火线,带领战士英勇杀敌、冲锋陷阵,受到上级嘉奖。后随第一野战军一兵团二军六师进军新疆,屯垦戍边。1953 年奉命参加抗美援朝,部队到北京后战争结束,即被调入中央军委办公厅、原总参谋部行政管理局等部门工作。1955 年被授予少校军衔,1964 年晋升为中校。父亲为对党如此忠心耿耿,对待革命工作如此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人,因为入党介绍信遗失被冤枉这么多年的老战友感到无比痛心,当即就为其作了翔实的实事求是的证明材料。蔡玉田同志于1980年得以平反,恢复原职,即原北京总参谋部第三管理处处长职务。1983年离休。

(三)

张秀云,山东庆云县人,1947 年 2 月参军入伍,为渤海军区教导旅战士,是母亲参军后结拜的干姊妹之一。

1976 年春季的一天,母亲收到一封来自兵团农四师革委会的外调函。其内容是调查张秀云 1947 年2月参军之前,在做地方革命工作时,曾被国民党抓捕入狱之事。本人称入狱后被党组织出面营救集体出狱。现调查当事人,证实此事的真实性。读完函件, 母亲被搞得一头雾水,不知如何是好。

母亲心里在翻腾着:1947年2月参军前并不认识她,也不了解她。她是如何入狱,如何被救更是一无所知。为她出具证明吧,不是一个共产党员实事求是的作风,是在闭着眼睛说瞎话;不为她证明吧,母亲将失去一位战火中生死与共的好战友、好姐妹。

怎么办呢?母亲在左右为难、百般纠结中度过了几天。母亲向父亲叙述着心中的郁闷。父亲当即对母亲说:“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有什么好纠结的。”之后,母亲拿定主意,写了一封“本人不清楚此事”的回信。心中的包袱放下了,坦然了,轻松了许多。

父亲和母亲坚持和维护了党的实事求是的作风,但张秀云却从此与母亲断绝一切关系,永不登门。

(四)

人们常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然而也有例外,我的父亲就是一个不想当将军的好人。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很多战争年代过来的人都晋级升官了,就连父亲1947年从山东渤海地区招收的兵也有晋升为师长、兵团副司令等职,而父亲却调到一个传说发不出工资的穷单位任副局长,并且每天早出晚归。

1980年春季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看见了黑白不着家、星期天也很难见到人影的父亲,问道:“爸,你解放战争时期同级的营长、教导员都成了兵团一级的领导了,你怎么还是什么副政委、副局长的?”父亲笑着说:“自治区、兵团领导征求我意见时,我说了,我文化水平低,如果当正职对上级文件精神理解不透,会给党的事业造成损失。他们掌舵我当个副手,使劲拉车就行了。”听了父亲的话,我竟无言以对。他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和对工作的责任心震撼着我的心灵!父亲的话让我彻底明白了:父亲与常人截然不同,他是一个不为名利而生,不畏权势而死,一生处事低调,立功无数从不张扬,淡泊名利,荣辱不惊的人。

作者简介:

胡玲莉,胡敏长女,1950年11月生于新疆轮台县,大学本科毕业,统计师职称。1969年下乡,197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任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计划部统计室主任,于2005年退休。

退休后整理父亲的回忆资料并走访父亲的战友、同事,于2018年出版父亲的传记:《魂归天山——长征老红军胡敏的传奇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渤海   中国共产党   父亲   总参谋部   介绍人   介绍信   新疆   山东   实事求是   军区   兵团   美文   传记   职务   部队   母亲   人生   工作   胡玲莉   胡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