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到了石嘴山

我来到了石嘴山

陈苏锦

第一次听说“石嘴山”的名字,是我九岁那年春节。有亲戚从阜新矿务局去石嘴山的煤矿出差回来和父亲说起这个地方,知道这是一个产煤的地方。

第一次到石嘴山是2019年的10月,中间相隔了46年的时光。

在我的认知里,过去石嘴山是产煤的地方,在宁夏,宁夏在大西北,那一定是沙漠很多很干涸缺水的地方。当我来到石嘴山的时候,我看到了舒缓的冲积平原,星罗棋布的沟渠,有一眼望不到边际的森林,有成片成片的稻田,有各种各样的鲜花,有连绵的蔬菜基地和数不清的瓜果,细雨霏霏中,在这里,我突然有一种恍如回到自己鱼米之乡的江南老家的感觉:富饶、美丽、生态、安静、宜居!

置身闻名遐迩的沙湖,我对导游告诉我们“22平方公里的沙漠与45平方公里的水域毗邻而居的西部罕见的沙漠湿地景观”还是不能完全置信,这地貌太神奇了!一边是波光粼粼的湖水一边是浩瀚金灿灿的沙漠,而一簇簇高密的芦苇就在那深深浅浅蜿蜒的湖里像卫兵一样生长着,而这湖中的芦苇据说有一部分栽种成形来自东北的盘锦,那里有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的芦苇荡。我们在湿地博物馆流连,我们在国际沙雕园驻足,我们在鸟类观测站小心经过生怕惊到那些旁若无人嬉戏的鸟类……,“这里的野鸭野兔子也很多,但我们这里是绝对不允许打的”,导游很认真地告诉我们。走走停停间,在这远离城市的喧嚣处, 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西域大漠与江南水乡的相得益彰!我来自东北辽河囗湿地,我曾泛舟在河北的白洋淀,我曾在杭州的西溪湿地穿行,一样蒹葭苍苍,一样鸟语花香,一样水波荡漾,一样有农垦人的拓荒,但,在石嘴山的沙湖,塞北的硬与南方的柔,还是惊到我们了!而对这里每一块湿地每一株芦苇每一只鸟的呵护,让我对这里的人们有了不一样的敬意!爱护自然,就是爱护我们自己的家园!石嘴山做到了。

想起梭罗在《瓦尔登湖》里的一句话:“野地里蕴含着这个世界的救赎。”依恋的情怀,千回百转,在这里找到了一个鲜亮通透的答案!

当我们一路穿行在贺兰山脚下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是岳飞“踏破贺兰山阙”的金戈铁马 、飞沙走石,更有那“气吞万里如虎”的壮烈,而车窗外是石嘴山最好的风景,这是石嘴山的十月,石嘴山的恬静的秋天,绵延不绝的山脉,茂密的森林,山花间或绽放,而那些山边的马竟也那般温驯,在西部纯净的蓝天下懒洋洋地晃动着尾巴,懒洋洋地走来走去,历史的硝烟早已散去,岁月静好的日子里哪里还有号角连天的“马蹄声碎”?当我们专注看那些久远的贺兰山岩画的时候,岩羊就在绝壁上跳跃……

傍晚的时候,我们已漫步在石嘴山的街巷,绿树繁花,宁静惬意,有微凉的感觉,我们感慨在大西北的石嘴山竟然有这么好的生态环境,陪同我们的是一位从内地来宁夏工作三十多年的曾经的军嫂,她快人快语,“你们不知道吧,今年是宁夏自治区建区六十周年,我来银川这么多年,这石嘴山可没少来,这里的变化说起来那叫天翻地覆、日新月异!六十年前啥样咱不知道,都是听这里老人们说的,就我从青岛刚来那会儿一年有三季都在刮大风,动不动就是沙尘暴,那风沙大的让你睁不开眼睛,家里的窗台上动不动就是一层土,尤其那个路呀更吓人,一下雨那个泥呀让你都怀疑这哪是什么城市啊?这些年过去了,这里又治沙又引黄河水又大面积种树种草,你现在看看我们的空气有多纯净?看看我们的城乡绿化有多好?一路走下来你们看到我们生态环境有多好了吧?你们不知道吧?石嘴山是宁夏唯一的“国家森林城市”。”她如数家珍般地说着这么多年石嘴山的变化,沧桑的过往让她和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倍加珍惜如今的环境……,她本不属于这里,但,三十多年过去了,她从漫天的黄沙里走过,如今山青水秀的塞上早已成为她不舍的家园!黄昏,落曰,站在这座城市中,她眼里是满满的柔情!

作家雪小婵说“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温暖,是私密而情调的”。一个人,另一个人,一些人,对一座城市,倾注了特别的心血和热爱之后,这种温暖跳开了私密与情调上升为一种情怀,那么,我敢十分笃定地说这座城市不仅仅是更有活力而会越来越迷人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石嘴山   宁夏自治区   山边   白洋淀   大西北   宁夏   成片   鸟类   湿地   芦苇   生态环境   美文   沙漠   森林   地方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