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塑的我》:前半生由不得自己,今后的路需要画幅“心理地图”

在《我的前半生》中,35岁的全职太太罗子君(马伊俐饰),信奉“家庭就是全部”,在嫁给心仪的男人后,一直过着相夫教子的单纯生活。若不是发生变故,丈夫提出离婚,或许这样美满的生活就是一生的幸福。

离婚后的罗子君,从悠闲安逸的顶峰到了人生归零的谷底。不可不说,这是个巨大的挑战。但是在闺蜜和男友的帮助下,她勇敢地走入职场,在一番摸爬滚打后,再次成全了自己,成了人生的赢家。

《可塑的我》:前半生由不得自己,今后的路需要画幅“心理地图”

《我的前半生》剧照

在罗子君自我成长的过程中,贺函(靳东饰)的一句话发人深省:“首先要做到可以取代任何人,然后再考虑做到任何人都不可以取代你。”

的确,这就是人生自我完善的过程。从初入职场、无所适从的“小白”,到了如鱼得水、游刃有余的“大咖”,罗子君完美地完成了重塑自我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就建立在《可塑的我》一书中所说的绘制“心理地图”之上。

01 问问四个问题,看看曾经走过的路

在《可塑的我:自我发展心理学的35堂必修课》第一章第五节中,作者提出通过“绘制自己的人生轨迹”,来描画出一幅心理地图来。

这是本书一个非常重要的论点,也应该是后续课程发展以及重塑人生的基点。这四个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对身边世界的安全感;自己的存在价值感;自我生存能力;自我发展能力。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能看清自己的过去,就难以做出现在的判断和取舍,更难以为今后的自我塑造选准方向。

还是借用《我的前半生》中贺函的一个金句:“如果只是输了一场你认为胜券在握的比赛,没有关系,但是如果你连输在哪里都不清楚,那么接下来的几十年,你恐怕要一输到底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可塑的我》:前半生由不得自己,今后的路需要画幅“心理地图”

《可塑的我》

02 想想往后余生,什么事对我最重要

在《可塑的我:自我发展心理学的35堂必修课》后续章节中,作者分别阐释了事业管理、人际关系、重塑生活、心理基因、情商发展及心理健身等方面的问题。

这些事看起来每样都很重要,但是在走过了由不得自己的阶段后,我们该怎么样再塑自我,又是一个重要的选题。

这些当中,最大的不堪,莫过于以上问题都遭遇到了吧?而电视剧中的罗子君似乎就是陷入了这样一个境地。幸运的是,她还有闺蜜唐晶,她又遇到了贺函,所以开启了人生又一程。

我们只能有《可塑的我》这35堂课了,或许有一堂课就是我们需要的。

03 做做自我完善,塑造的代价都值得

已故著名雕塑家潘鹤先生的知名作品很多,其中一尊就是《孺子牛》(也称《开荒牛》),而另外一组与其齐名的作品是《自我完善》,这组作品有两尊,其中一尊在深圳莲花山公园,另一尊位于深圳市委大门广场。

《可塑的我》:前半生由不得自己,今后的路需要画幅“心理地图”

《自我完善》(潘鹤作品)

这两尊雕塑主体分别为一男一女,但都是一个主题:手拿锤子和凿子在使劲敲打自己,画面中的人物上半身已脱颖而出,下半身还在雕琢中。作品的寓意很清楚,人生的发展,就是在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中。

《可塑的我》:前半生由不得自己,今后的路需要画幅“心理地图”

《自我完善》(潘鹤作品)

不管愿意与否,提升自我,完善自我,重塑自我,都是走出舒适圈的过程,一定是有痛有泪有收获的过程。

《可塑的我》作者说,带着这张心理地图,看看来时的路,我们就可以慢慢知道未来的路该怎么走,从而逐渐掌控自己的人生,“你会发现那种感觉很安全、很踏实、很有价值,幸福感也会随之提升。”

《我的前半生》已经热播完毕,带好“心理地图”,去寻找《可塑的我》吧!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贺函   凿子   发展心理学   心理   地图   前半生   画幅   由不得   必修课   深圳   美文   自我   过程   能力   价值   人生   作者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