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群,让我学会告别

文/山中岁月

生与死之间的时间段,便是我们的人生。我们会经历无数的告别,退群是其中伤害级别最低的一种。

在一个同学群里,有人吆喝着要到某景点游玩,时间又非周末,所以响应者寥寥。为便于联络,同时也不影响其他同学,就需要建一个临时群。活动如期举行,之后,这个临时群便陷入了无尽的寂寞。


群聊就是在会客厅里说话,大家都有发言的权利;私聊则是戴上耳机只与一个人说话。如果另建一个小群呢?那就是对上眼的几个人,互相使个眼色,鱼贯进入一个小密室,然后开聊,又不怕别人偷听了去。临时群就属于这类情形。而大客厅里,表面上这些人依然正襟危坐,偶尔发发表情包,似乎并没有离去,其实心早就移至密室了。社交软件给人们赋能,使每个人都分身有术。

如何处理这些临时群就成了个问题。留着吧,无用,这类群越积越多,终成手机的负资产;退出吧,又有此踌躇和不舍。


退群,让我学会告别


思量再三后,依然点击了“退出并删除”按钮。心中掠过一丝惆怅和留恋,好像经历了一场小小的生离死别,同时也顿感轻松。

道理都懂,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临时群只是我们获得便利的一个路径和手段,活动结束就该解群,曲终人散,清清爽爽,是最好的结果。

当真要点下“删除关退出”,手指便不由得有些犹豫,不知不觉中,我们已被置于退群困局中。它像一件湿布衫,穿着不舒服,脱下来又有些不舍。

“多情自古伤别离”,为什么要“伤”呢,无非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其实,退了临时群,大群还在,退了大群,人都还活着,有什么可伤的呢?再者,“群”只是几个人的舒适区,就如孙行者为唐僧画的一个圈,在获得安全感的同时,却失去了体验圈外更大世界的可能性。但是,不可否认,退群时的那种伤感,是真实地存在的,尽管是一闪念。



我们不妨将退群视作告别的预演,次数多了,也就成为习惯。

这样,当有一天,我们不得不退掉“人生”这个大群时,面对这个终极告别,或许不致于太过惶恐、焦虑和挣扎。


退群,让我学会告别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2

标签:大群   唐僧   闪念   正襟危坐   会客厅   实心   景点   筵席   几个人   曲终人散   生离死别   密室   美文   焦虑   说话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