袍哥外公的传奇一生

晚年的他,在我们的印象中,就是一个平平凡凡的普通农村老人,过着和所有农民一样的日子。

可他和别的老人又有所不同,他身材高大,身板结实硬朗,七八十岁了腰不弯背不驼的,花白的头发一年四季都剪成板寸,隆冬腊月也不曾见他戴过帽子。他话语不多,可声音洪亮,精气神十足,老远就能听到他的说话声,无形中就透出几分威严。

上世纪80年代初的某一天,民政部门的人员突然找上门来,主动了解关心老人的身体、生活及家庭情况,大家都感到很好奇。自此,一段尘封多年的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才被掀开来……


袍哥外公的传奇一生


老人年轻时,因家里几代赤贫,只好靠给富人家打短工或长工为生。

那个时期,由于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社会动荡不安,各地袍哥组织乘势而起,大量的下层群众蜂拥参加,借此保家。

据史料记载,那时四川的袍哥组织已经深入各州府县乡了,就连孙中山同盟会策划爆发的四川“保路运动”,实质上都是利用各地袍哥组织作为骨干。袍哥会是解放前西南地区特有的民间组织,对四川社会各方面都有重要影响,比如今天我们所说的方言“关火”、“臊皮”、“落教”、“操社会”等词,都是从袍哥“切口”而来的,这些也能看出袍哥会对四川社会的影响痕迹。

在那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性格本就有几分不安分守己的他也参加了袍哥组织。

他在袍哥里混得风生水起,自然也少不了干些提枪耍刀,打家劫舍,甚至杀人越货,赌抽(鸦片)之类的事,在当时也算是个“吃得开”的人物了。据传他手里还有命案呢。因此,他也攒下了不菲的家业。谁知,临解放了,“一堂家务拿给他糟蹋个精光”(老人二女儿语)。解放时,他把家败得一贫如洗,划成份时就成了贫农,还幸运地分得地主的几间大瓦房。那房的堂屋门槛之高,三四岁的小孩也难以翻出去。


袍哥外公的传奇一生


在他操袍哥的时期,他的二叔,成了他至关重要的人物。

他的二叔于1929年投身到国民党驻温江的川军二十八军当兵,结识了一批进步的年轻下级军官和士兵,看了一些进步书籍,在中共党员的教育帮助下,思想觉悟得到了提高,于1930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始秘密从事兵运工作。由于思想激进,川军整编时以“思想不纯”被遣返回乡——崇庆县安乐乡(现崇州市崇阳街道),回来后二叔又与温江特支委取得联系,秘密开展工作,后温江特支遭破坏,被叛徒供出二叔是党小组长,温江专署下令要逮捕二叔。

当抓捕的特务赶来时,二叔正和他在路边放牛。特务不认识二叔,便向这两位放牛的“农民”刺探二叔的行踪,二叔神情自若地指路,支走了特务。接着给他交待了一些事后,就赶紧到别处躲藏起来了。

当特务发现上当后转回来时,他二叔已不知所踪。特务气急败坏,当即把他和其他几个家人捆绑押至保安司令部。面对酷刑相逼,他们都不透露半点他二叔的信息。尤其是他,因当时和二叔在一起放牛,特务对他更是严厉,还把他吊起来鞭打,特务仍然一无所获。最后,特务不得不将他们释放了。

后来,他二叔又考入黄埔军校成都分校。抗战时期,他二叔先后参加了台儿庄、昆仑关战役,还作为远征军到过越南、缅甸作战,在淮海战役中率部起义。

有段时间,他二叔因与党组织暂时失去联系而又回到家乡。回乡后,他二叔利用各种机会向乡亲们宣传共产党的政策,宣传“穷人要翻身,只有靠共产党”的真理。他二叔告诉乡亲们“要解放了,要解放了”,并奔走于崇庆、双流、郫县、邛崃、成都之间,自凑经费,就地组织了人员枪支,拉起了一支敌后武装,以迎接解放军入川。

这期间,他二叔找到了党组织。根据组织的安排,他二叔到邛崃秘密从事党的工作。

1949年夏,因叛徒出卖,他二叔不幸遭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在成都解放前夕被杀害于十二桥畔,1950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在他二叔回乡期间,他有了和二叔密切接触的机会。在二叔的影响带动下,他加入了二叔的武装组织,二叔有需要他帮忙的时候,他都出钱出力,跑前跑后的积极相助。曾听老人说过他那时还用过“德国su ber”手枪。(不知该用哪两个字,只有用拼音代替),估计也与他二叔有关吧?

由于他是操袍哥的,当时一些场面上的、黑道上的人物有些往来,还算能说得上话,很是吃得开。当时,崇庆县有个土匪头子叫陈福安,陈的队伍在阿坝州小金一带帮人押送鸦片。他二叔就利用他的身份,托他暗中做陈的策反工作,试图拉起武装迎接解放。他就到阿坝州找陈福安,把他二叔的信件带到……


光阴荏苒,中国进入了深入改革开放的上世纪八十年代。要不是那次民政部门找上门来,这些尘封了几十年的往事,估计将成为他老人家永远的秘密。

有关部门通过相关历史材料,最终认定:他当年“同情革命”、“掩护地下党”、“帮地下党送情报”,对革命是有功劳的。他们在他二叔的档案材料里也将他的部分事迹写了进去。老人的小女儿说,这是当时民政部门告知的。政府要给他落实政策,所以才有了本文前面所说的民政部门上门给老人送温暖送关怀之事。


袍哥外公的传奇一生


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说,按政策要给予他特殊优待。人家问他生活上有困难没有,需要政府怎样的照顾?等等。他说:我现在什么都好,什么也不缺,不需要照顾,他竟然一概拒绝了,果然有“袍哥人家”的耿直和爽快。结果按照有关政策,民政部门每月给他优抚金100元,并一再告知,以后有什么困难都可以找政府。

后来,他晚年丧子,生活一度陷入拮据。许多人都劝他去找有关部门申请照顾,但他仍然不肯,总觉得解放前的那点事不算什么,他也没多大功劳,何况政府每个月都给了他补助了,怎么还能向政府提什么要求呢?就连年老病重了,家人告诉他医院的一切费用全部都能报销,他也不肯去住院治疗,直至去世,他都没找过有关部门要求照顾。

现在想来,老人之所以低调,除了老人的干脆耿直性格,也许对自己在解放前的一些所作所为,内心还是应该有几分愧疚和不堪吧!毕竟有些事并不光彩。况且,他只是跟着二叔跑,认为是在帮自家二叔的忙,根本不知道共产党是怎么回事。再加上经历多次政治运动的经验,老人怕自己的历史问题影响后人,所以更不愿提起了。

乾坤转圜,世事难料。在改朝换代的时代大潮面前,一介未受进步思想影响的懵懂草民,他行事规则的底层色彩也许是传统的家庭教育,而现实层面则是遵循“丛林法则”,生存是第一要义,这才有了他黑白灰的人生际遇。


这位老人就是我的外公晏明州,他的二叔就是著名的成都十二桥烈士——晏子良!


袍哥外公的传奇一生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袍哥   邛崃   温江   崇庆   川军   民政部门   解放前   特务   成都   回乡   外公   美文   老人   秘密   思想   组织   政府   传奇一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