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海军老师“决胜2020高考备考建议”报告摘要

作者:河南师大附中陈龙

交流高中英语教学心得,引导学子提升英语素养

禹海军老师“决胜2020高考备考建议”报告摘要

主讲人:禹海军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英语教研员兼学科负责人,河南省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学英语特级教师

一、国家层面对高考的时代要求:

突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考查,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2018年姜钢,《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写好教育考试奋进之笔》

2019年于涵,《新时代的高考定位与内容改革实施路径》

2019年高考与“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高度契合

二、解放思想、打破束缚、有效备考,打破传统“三轮”复习法

1. 传统的“三轮复习”,本质上是彼此平行的对语言知识和考试内容的“拆解”和“拼接”,是费时间的“烫剩饭”和低层次“刷旧题”,没有把握到高考对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的考查意图,复习和不复习,差别不大,效果不显。

2. “复习”,不是复习学生会的,而是要发现学生的问题,补齐学生的短板,拓展学生的能力。高三学习的任务,要针对学生的问题和不足,通过阅读扩大词汇量,培养阅读能力,提升语言意识,增强思维能力,适应高考要求。

3. 高三备考的精髓就是要做足“语篇阅读”的功夫。

1)阅读的目的:为信息、为知识、为语言意识,但更为重要的后两者,经常被忽略。阅读理解的训练不能只停留在选出ABCD,教师更要利用评卷的过程,充分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能力。

2)既要精读,更要泛读。学生的课外阅读普遍缺失,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都有瓶颈。高考都是最鲜活的语言材料,只有见多才能识广。文章要读100遍,更要读100篇。教师要能够利用融媒体,选择优质的多模态语篇材料,供学生阅读。

4. 不懂高考的目的,我们就不是在搞“应试教育”。

1)拓展学生阅读渠道,才是正本清源。语言材料要以学生的“精神世界”为重,以有意思、有意义的内容为纲,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素养为目标。(韩宝成:2010.2)

2)高质量利用高考题,与其大量做题,不如抽出时间认真研究往年的试题。往年的试题是精雕细磨的产物,反映了对考试的内容的深思熟虑、对设问和答案的精准拿捏,对学生水平的客观判断。研究这些试题,就如同和试题的制作者对话。——刘芃(教育部考试中心文综负责人)

3)学生的思维能力才是决定高考成绩的核心因素,学生普遍缺乏思维的严密性和逻辑性。文化意识是背景,语言能力是基础,学习能力是目标,而思维品质是连接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桥梁,是高考考查的关节要点。不会思考的阅读,就是机械的文字扫描;没有阅读的复习,就是随风飘散的流云。

三、本人学习的几点体会

1. 教师要学会“play with text”,深入解读语篇,下足功夫,做足文章。对于语篇的解读和教学设计,正是教师思维能力的体现,也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生动引领。

2. 题要做好,更要评好。教师要在评卷过程中,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习热情,推动小组协作,避免低层次的简单刷题。

3. 学生不是老师讲会的,是自己感悟会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找依据并得出结论、引导学生自我完成语言任务。

4. 可以训练学生逆向思维,根据答案倒推答案成因;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设计阅读题,集体研讨,比照原题发现差异;可以训练学生无备选项的完形填空,或者独立设计完形填空。

5. 书面表达的提升一方面在于学生日常的语料积累,一方面在于反复修改时的语言锤炼。临考前,学生仍有必要提炼自己的最熟悉、最精当的词汇、句型、谚语,熟悉常见的话题内容和体裁要求。

如果上天给我一个重新来过的机会,我想说 ——

复习材料,或许可以:高质量的仿真题 + 多模态的真语篇

复习策略 ,或许可以:贯穿始终的思维训练 + 基于语篇的能力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目的   河南省   英语   素养   往年   美文   试题   摘要   思维   意识   答案   能力   语言   老师   建议   教师   材料   报告   内容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