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官员将赔款说成抚恤惹麻烦

晚清官员将赔款说成抚恤惹麻烦

吴大澂的檄文风波

清朝后期,清政府和列强签署了不少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最早的是道光年间的《中英南京条约》,又称《中英江宁条约》、《白门条约》,该约第四款规定清政府赔偿英国洋银六百万,居然以补偿其鸦片损失,第六款规定补偿英国兵费洋银一千二百万元。之后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入侵等等,都签订了赔偿额巨大的不平等条约,以至于《辛丑条约》的赔偿额高达四亿五千万两白银。因此当时有人感叹:“无战不败,败必赔款”。

当时的人民深以为耻辱,即使是清政府自己,也对这种行径觉得不好意思,羞于启齿,一般都不愿意提这些条约,毕竟是件丢丢脸地大事,“宁不彰彰”,觉得很没面子。因此,在一些政府公文里,清政府的朝廷和官员,都纷纷想遮掩这些耻辱,怎么遮掩呢?居然想到了这么一个办法:一旦不得不提到赔款,就用“抚恤”一词来代替,“然吾国公私文章,则每每讳赔偿为抚恤”,真的是自欺欺人到了登峰造极地地步。然而,这样一种做法,有时候却惹来麻烦。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清朝和日本宣战 ,开展没有多久,清兵处于败退之势,甚至有一夜之间溃退几百里地。就在第二年,也就是1895年,当时的湖南巡抚吴大澂主动率湘军北上抗敌,同时发表讨敌宣言,吴大澂很有学问,文笔颇佳,檄文写得很有气势,文章说清廷在国际上颇有威望,对外国都不错,“深仁厚泽,柔远有经”,把赔偿列强也说成是经略有方,善待友邦,然而,提到那些不可绕开的不平等条约时,檄文则将赔款说成是抚恤,“战胜外夷,抚恤远人,恩威并用”。文章看起来是很好看,传到了上海,并且在《申报》上登载,而且还翻译成各国文字,以表明吴大澂出征的决心。谁知道这一下却掀起了轩然大波,英国、法国领事馆看到之后,纷纷提出抗议,并且写信质疑清廷,条约上明明写着是赔款,为什么现在说是抚恤,“谓赔款约章俱在,何得肆为侮讦”,清廷也是大为窘迫,忙着解释,最后,不得不道歉收场。

晚清官员将赔款说成抚恤惹麻烦

吴大澂在治兵打仗方面还是有些经验的,他曾经在东北带过兵,在吉林带过边防兵,然而,在和日军交锋时,他却犯了战略上的错误,完全没有认识到牛庄的重要性,而是舍弃牛庄不顾,执意攻打海城,最后牛庄战役失利,战略要地一失,吴大澂连连败退,几乎要拔剑自裁。清廷责怪吴大澂此役表现“徒托空言,疏于调度”,就是说纸上谈兵,实际指挥才能欠缺。吴大澂被罢官,也算是为自己地战败负责,不过他为官清廉,罢官后居然变卖藏品为生,担任上海龙门书院山长,授徒为生,就人品而言,还是颇有值得赞许之处。

晚清官员将赔款说成抚恤惹麻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甲午战争   深仁厚泽   鸦片战争   洋银   徒托空言   檄文   不平等条约   清廷   晚清   列强   英国   条约   清朝   耻辱   美文   上海   清政府   官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