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三注意:2022高考备战之旅已起航,后附清华北大学长学习建议

新高三陆续开学,2022年高考备战之旅正式起航,高考一轮复习蓄势待发!

一轮复习上承高一高二知识,下启二轮三轮复习重任,要实现从知识储备、背诵记忆升级到理解能力、做题能力的提升,这个阶段的学习至关重要。

高考一轮复习

一、目标

一轮复习的目标是打地基,夯基础。

在第一轮复习中,要掌握基础知识,对高考题有一定的概念,熟悉课本上基础的知识点,对课本上的知识有框架性的认识并且能够复述出来。

在做题的时候,能够将题设和课本知识点结合起来,初步了解高考的高频考点、命题类型和难度设置。

二、节奏

一轮复习一定要紧跟老师的节奏,把握好课堂45分钟,跟老师一起回顾基础知识,明确考点。

如果滞后于老师的节奏,就先关注最基础的题目,将遗漏的课本部分做好画线标记,及时向老师和同学请教,以免影响自己的学习进度。

其次是要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加强学习和练习。发现自己基础知识上的漏洞,并及时补齐。

三、时间分配

处于“学霸”阶段的同学,实际上成绩已经能够保证基础知识考查不出问题了,基础知识复习大约占总复习的时间20%左右就足够了。

处于“好学生”阶段的同学,建议基础知识复习与提高应用能力之间的时间分配以1:1为优。因为这个阶段的同学虽然说基础知识已经不错,但基础知识里确实隐藏着一些“感觉上会了,可实际上并未完全掌握的知识点。

对于其他同学来说,在第一轮复习当中80%的时间都应当投入到基础知识的复习当中,平时练习的时候可以适当用套题来练习应用能力。

四、心态

首先,要自我肯定,树立自信。高三学生压力大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自信、对未来感到无望、缺少学习的动力,甚至对学习产生恐惧的心理,因此树立自信是扭转这种局面的关键。

其次,要学会面对现实,面对竞争。竞争是现实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我们要看到它积极的一面,并用一种平和的心态投入其中,或许在下一次的较量中胜出者就是你。

最后,要明白父母的心意。在父母的心中,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最棒的,所以不要把父母的关心看成一种负担,只要做到问心无愧就足够了;同时也要学会关心父母、理解父母。

清华北大学长学姐的学习建议:

新高三注意:2022高考备战之旅已起航,后附清华北大学长学习建议

1.不能复习这一科时还操心另一科

不能复习这一科时还操心另一科,比如,复习数学时还惦记着自己作文太差,那只会两边不讨好。

晚上最好十点睡觉,这样中午就可以复习,有问题下午直接问老师。晚自习三个小时,刚好够做一套120分钟的模拟卷,再花个四五十分钟分析错题,巩固对应的知识点。把一套题真正吃透,比熬夜“刷辛苦值”更有收获。

——陈淙靓(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2.知识点最好第一次弄懂

知识点最好第一次弄懂,第一次没懂后面花了两倍甚至更多的时间才能弄懂。

——石循磊(清华大学物理系)

3.注重分类做笔记

要注重分类做笔记,用黑笔记基础,红笔记重点。平常做题时总结归纳写在笔记本上,一些体会用跟自己对话的形式写在旁边。

——吴逸夫(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4.高中前两年与高三学法有区别

高一、高二是打基础,得关注教材本身,做好课本上每一道例题、习题,不必过多关注教辅材料。

譬如历史书上多次提到京剧名角谭叫天(谭鑫培),不妨翻翻课本,看他出现了多少次,可以串起多少事,这在文综命题中是可以作为线索的。

另外还有两个规矩可以坚持做:

一是坚持用答题卡,加强考试的气氛,也避免对答案时自己纠结。

二是找出自己错题的规律,每次做完模拟试卷,统计各大知识点的错题率,积累多次考试数据,自己画成折线图,做大数据分析,寻找规律。

——黄战(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实验班)

5.错题集

有些人喜欢把错题更正在试卷上,其实,错题集更便于保管、翻阅。每当大考来临,就看错题集好了。

——李博扬(清华大学数学系)

6.有问题及时问

在听课时,我会仔细按照老师的步骤、思路、问题进行思考,将模棱两可的地方记下来,然后及时举手提问,不要担心自己的问题简单或幼稚。

——成挺(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7.有关数学与英语的学习方法

数学压轴大题的第二问我没有做出来,但这并没有影响接下来的考试中我的发挥。

我要保证的,不是做出难题,而是做到容易题不丢分,难题多得分。最后,我数学只有压轴题扣了分。

英语的学习方法:一是重视书写;二是熟悉高中最基本的语法;三是多背单词、词组、动词搭配;四是多熟悉文章结构、句子结构;五是把学过的高级单词、词组用到作文里,多写作。做好这几点,就可以事半功倍。

——任浪(北京大学数学学科学院)

8.试试自己命题

准备一个笔记本,每遇到一个知识点,就写一道自己命的题目,过一两天再去做这些题,自己命题自己做,很有意思的。

——谢丰羽(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9.考前做一套不同地方的模拟试卷

在考试之前做一套不同地方的模拟试卷,做完后自己给自己评卷打分,这么做的好处是让自己的思维更加活跃。

——黄佳旺(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10.教材远比练习册重要

教材远比练习册重要。教材就是我们做题之前所要构建的一个框架,先熟悉框架,然后不断地练题,才能将自己学习的这座大厦构建得更加完整。

——陈哲峰(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最后:新高三生们,一定要抓好第一次复习时间,为高考奠定一个好的开头。

为给老师减轻备课负担,搜题宝汇总了近期教师下载量激增的资料供大家参考。登录官网http://ti.canpoint.cn/ 查询更多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知识点   学长   美文   命题   课本   基础知识   清华北大   熟悉   父母   阶段   教材   同学   能力   老师   建议   时间   基础   高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