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动害死了两个青年人

冲动害死了两个青年人

1996年6月的一天晚上,东乾市的王峰跟着一个道上的大哥张虎到龙霸天酒店喝酒吃饭。席间,王峰收到了传呼信息,便到吧台打电话。恰巧,此时一个叫孙大兵的人也去吧台打电话。那个时候人们习惯于用BB机呼叫某人,收到信息的人再用固定电话回复。这两人都是接收到BB机的传唤后,急着去打电话的。

王峰和孙大兵二人都喝了不少酒,二人在酒精的作用下,便为谁先打电话一事争吵了起来。王峰先拿到了电话,他打了回复的电话号码。王峰打的电话刚一接通,孙大兵便上前抢夺他的电话。王峰喝了不少酒,神智上不大清醒,他向孙大兵胸前打了一拳。

孙大兵也喝酒了,情绪正亢奋着。他见有人打了自己,便骂道:“小兔崽子,你敢打我?”说着,他还击了王峰,二人立刻打在一处。

王峰个子小,力量比孙大兵小一些,转眼间他便处于下风。王峰看到吧台上有一把水果刀,一伸手拿起刀子,朝孙大兵的胸前用力刺去。孙大兵遭此一刺,动作迟缓了一些。王峰接连向孙大兵胸前刺了三四下,孙大兵惨叫了一声,慢慢地倒在地上。他靠着吧台的墙坐在地上,右手捂着胸口,胸前流出不少鲜血。

王峰一看不好,便让几个一起喝酒的人帮忙,把孙大兵送到了市医院。在医院的长椅上,王峰醒酒了,他知道自己惹了大祸,心中懊悔不已。此时,只见医护人员紧张地在手术室进出,不大一会儿,一位医生出来向送孙大兵的人们说:“抢救失败,人已经死亡。”


冲动害死了两个青年人

王峰吓得从椅子上一下子站起来,转身就跑出了医院。回到家里,他没有说明原因,向爸爸要了一些钱转身就走了。直到晚上公安机关到王家找人的时候,王峰的爸爸王云城才知道自己的儿子杀人了。王峰这一跑,就不见了踪影。公安机关找不到王峰,便在全国范围发了通缉令。那个时代,公安机关没有联网技术,身份证造假的识别技术也不行。王峰花钱制作了一张假身份证,从此消失在茫茫的世界之中。

王峰消失之后,公安机关始终没有放弃对他的追踪。2000年5月的一天,公安机关终于抓住了王峰。可是,王峰利用假身份证在外地已经娶妻生子,过上了安逸的生活。王峰被抓以后,让公安机关通知自己的父亲,要求父亲请律师辩护。

公安局认为:王峰与孙大兵发生殴斗,双方都有责任。因为王峰是在打电话时受到孙大兵的侵犯后双方发生互相殴斗时,王峰用酒店的水果刀将孙大兵刺伤,因失血过多而死亡。因此,报请检察院对王峰按故意伤害罪审查起诉。区检察院经审查后,决定对王峰以伤害致死他人的犯罪事由提起公诉。

孙大兵的家人提出:王峰连续刺杀孙达兵数刀,应该按照故意杀人罪追究刑事责任。区检察院经过研究后,认为王峰符合杀人罪特征,将案件移送到市检察院管辖。

律师对王云成讲:“在案件事实没有任何变化的情况下,王峰被以杀人罪提级起诉不是好的兆头。你们家属应该有思想准备。”

王云城向检察院反映:“我儿子不是杀人,他是两人在打架中情急伤人致死,这么起诉不公平,我不服。”

市检察院经过研究后,对王峰仍然以故意杀人罪提起公诉。中级法院开庭的时候,辩方认为:王峰与孙大兵是在相互殴斗过程中,导致孙大兵被伤害致死,孙大兵对本案的后果负有一定的责任。卷中证人证言证明:王峰是在打电话时因孙大兵强抢电话而发生互相殴斗,在相互殴斗过程中王峰用饭店里的水果刀刺伤孙大兵导致失血过多而死亡。王峰因身材矮小,打不过孙大兵,情急之下拾刀伤人,并无杀人之故意。双方相互殴斗到孙大兵倒地靠墙查看伤口仅有几分钟,现场的目击者没有看到王峰持刀,这说明孙大兵被捅是在极短时间内发生的。王峰是在情急时,下意识实施的伤害行为。不能以被害人身上有四处刀伤而认定王峰是故意杀人。王峰伤害孙大兵的水果刀不是王峰本人的,是他顺手从吧台上拿起并实施了伤害孙大兵的行为,王峰伤害孙大兵的行为具有偶然性。王峰在孙大兵被伤害后,采取了积极抢救措施,王峰并无杀人之故意,应按故意伤害罪追究刑事责任。


冲动害死了两个青年人

控方认为:王峰作为完全行为能力人在与孙大兵发生冲突时,明知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要承担刑事责任的。特别是王峰在拿吧台上的水果刀向孙达兵刺捅时,应该对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对方伤害或死亡的后果有充分的预判,但他仍然将刀子连续刺向受害人,实际上是希望并放任这种可能致人死亡的后果发生,其行为属于故意杀人。应该依照故意杀人犯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王峰与孙达兵发生冲突后,拾取酒店吧台的水果刀捅刺孙达兵是故意杀人还是故意伤害,应该通过事件的连续过程和事实与证据判断。王峰明知用水果刀捅刺他人能够造成致死的后果,他却故意用刀连续向孙达兵捅刺,致孙达兵要害部位受伤无法救治,应该认定为故意杀人犯罪,并依法承担杀人犯罪的后果。故此判处王峰死刑并立即执行。

王峰对判决不服提起上诉,省高级法院经审理后驳回其上诉,维持一审法院的死刑判决。省高级法院的判决下达不久,王峰被执行了死刑。

一个青年因受到伤害而死亡了,另一个青年犯杀人罪被执行了死刑,事情的起因很小,双方只是争执谁先打电话而已。然而,青年人的冲动和不理智,最终导致了无法挽回的悲剧。俗话讲:冲动是魔鬼,酒精一旦将人变成了魔鬼,是无法拯救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伤害罪   杀人罪   刀伤   吧台   公安机关   青年人   检察院   死刑   刑事责任   美文   判决   情急   胸前   法院   冲动   后果   两个   发生   电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