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的基本点——都什么年代了,美国还在居高临下地说话

“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与中国打交道,就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历史会证明,对中国采取卡脖子的办法,最后受损的是自己”

两个辛丑,我们将怒气化成了GDP,这是实力的回怼。

国与国的对话,本应该是建立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但从来都是实力说话。

说话的基本点——都什么年代了,美国还在居高临下地说话

我们普通人说话,如果没实力,还不懂得尊重。结果自然就是,“为什么大家都老是征对我呢”。“为什么一样的话,我说就没有效果”。

要和人愉快的交流,从尊重开始,延展开去有一系列需要注意和学习的地方。

尊重

知乎上的一则生活小贴士:千万,一定不要躺着接电话。

因为听得出你躺着,听得出你明显的不尊重。面对面交流,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不尊重”更是藏不住。尊重由身到心,讲究自然协调,参不进沙子,比什么芙都丝滑。

躯体姿势

站正、坐直即有精神也有态度。“葛优躺”着说尊重,抖腿说在乎,不是逼你走,就是逼你说分手。

对话中,偶尔有目光的交流,不用一直盯着对方,也不游离,即使是在美女成堆的PARTY上(这真特么不太容易)。

千万别摸手机,确实有紧急电话,先给对方致歉,再接。

躯体姿势没有经过学习,在正式场合,你就会发现,手怎么放都不合适。收集几个常用的姿势动作,平时生活中用意识地用一用,就会有,“哟,你好像长高了”的效果

说话的基本点——都什么年代了,美国还在居高临下地说话

说话的基本点——都什么年代了,美国还在居高临下地说话

坦诚而又不冒犯

尊重不仅表现在肢体动作上,话语上也需要做到坦诚。我们和孩子说话,常常是命令的语气,会容易忽略对他们的尊重。比如,“不许玩了马上回家“,就是命令,而,”我知道你还想玩,但时间晚了,你要回去洗澡、睡觉准备上学了“。就考虑到了孩子的感受,得到了尊重孩子其实更配合。

或许是你觉察不到的

有时候不是不想给予尊重,而是有些“不尊重”我们意识不到。

变调不变调

交谈时间长一点,熟悉一点,说话的声音也就会开始变大,语调上就会很随意。就会有,儿子去给爸爸拿瓶啤酒来的架式。但是在真正的甲方爸爸面前,则不会出现变调。

视觉统治比

我们敢于自信的盯着别人说话,大多情况是觉得自己比别人强,比别人社会地位高。和下属对话时能轻松的盯着他说话,但对上司说话时,却会避免目光接触,开明点的领导,可能会叫你抬起头说话。

脚尖的方向

脚尖没有正对着对方,说明你的的心思游离了。所谓撇腿也是姿势问题。

人是很敏感的动物,你不是真心的尊重他,总是会以某种形式不自觉地表露出来,而别人也一定能感觉到。

每个人的出生经历都不同,不必试图去理解,只需要尊重就行,最后获益最大的是自己。

就像仓央嘉措说的

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慢慢地我明白了,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优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别人。对人恭敬其实是在庄严你自己。

说话的基本点——都什么年代了,美国还在居高临下地说话

需求

问:需求是什么

答:需求就是“吃饱了才会想起女朋友“

把握好需求都需要从人性出发。

构建和探问需求

利用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有助于探问和构建需求。

正式对话前,我们要猜想对方的需求,并在对话中听出他们的需求。如果对方没有表达出需求,需要探问需求。有时候对方都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还需要建构需求。

有人说苹果不尊重用户,设计产品时没有考虑用户的心声。苹果的专业级回答,则让你无话可说:“普通用户都不是专家,不清楚具体技术可实现哪些功能,很难提出具体的想法。我们不仅有技术专家,还有社会学、人类学专家,将他们的特长整合到一起,开发出的才是用户最想要的。

说话的基本点——都什么年代了,美国还在居高临下地说话

需求背后是关心

总是说现在孩子玩手机是个大问题,而这些孩子想要手机,可能更多是想要一种互动,一些关心和一些热闹。

当我们肯花更多的时间陪他们玩,带他们游玩中学习,让他们的生活丰富多彩,让他们知道真实世界有更多美好的事物,他们也不会对手机有那么大的需求。

给你提需求,就是给你机会

“SB,我想吃蛋糕“,女朋友这样提出需求,就是原谅你犯的错了。

工作中请对方给你提点需求,往往也是促进关系的机会。

对方提的要求很小、需求很空泛。这个时候,你的行动越落实,越认真,你对他的冲击就越大。这一招用在客户身上特别有价值。

调动需求

资源并不是唯一的,要学会灵活使用各类资源,从而把需求“配平“。

某公司挖角竞争对手,给不起100百万的年薪,于是承诺每年可以给1个月的带薪假,配平需求后成功挖脚。

孩子们食物分配不均出现矛盾时,你承诺少吃的可以玩10分钟手机,叫不叫孔融都会让梨了。

说话的基本点——都什么年代了,美国还在居高临下地说话

做好区分,看到真正的需求

有时候需求和利益等存在模糊性,要学会区分他们。

比如一个人买了一把枪,从中去找出行动、利益和需求。

行动是买了一把枪,利益是人生安全,但真正的需求是安全感。看到真正的需求,才能有多样的解决方案。

一个买钻头的顾客,无非是想打个孔,你没有合适的钻头卖给他,帮他介绍一个打孔师傅也可以解决他的问题,只是记着别拿回扣。

我喜欢买特价货,因为感觉占了便宜。虽然我们很明白双11什么的都是把价格涨一段时间,再来做的物价活动,但还是会容易上当。因为我们更在意的是占了便宜,而不是价格。

目标

要考虑对方的需求,更要记住自己的目标。

求财,而不是来打架

凡是不会哄女朋友的,都是有目标不明确的问题。

明明是去和好的,结果大吵了一架,不欢而散,甚至就此别过,相忘于江湖。

说着说着,就忘了我们是去做什么,被情绪带走,脾气来了,什么都不管不顾了。最后也就会以“我特么就不讲理怎么了”结尾。

所以有不爽的情绪出现时,就要告诉自己是来求和的,是来求财的。

古惑仔电影里,两帮人抢地盘,天天干架,就会有中间人出来调解。暴躁惯了的人,可能说着说着,又想要动手。这时中间人站出来:”大家都是求财,求财而已啦“。明确这个共同的目标后,大家也就能冷静下来,找到分配地盘的方法。

目标是灵活的

我不敢说,“一定要考上研究生“是坏目标,但我还是会觉得,那几年泡在题海里的青春,和我们谈话一样,可以保持目标的灵活性。

在目标设定的时候,要去想能为自己创造什么,还要想能为对方创造什么。把你的目标,变成大家共同的目标,为大家都创造利益才是最好的。这样的目标才能为你们的关系打下什么基础。

即便是在谈判中,你们存在很大的价格差异,把这差的1000万摆在明面上,让解决这1000万成为你们共同的目标,大家都想办法,做大蛋糕,或各退一步来达成最终的合作。

说话的基本点——都什么年代了,美国还在居高临下地说话

用方案确保目标

有时候目标很空很虑,我们需要将目标转换厉方案。

”明天8点30的高铁,一定不能迟到“。听起来就很空,没有指导意义。

换成明天早上我们6点半起床,7点在门口吃小吃,7点半上地铁。。。有个小方案,一步步按计划来,但不会让目标落空。

氛围

人心比事实更重要,再大的道理,也得有颗平静的心才能接受。

建立连接

说事之前先同步,要让对方知道,你重视的是他的人,事情是其次的。

女朋友跌倒了,你要先问问是不是摔伤了,要不要我先背你一段,表达出关心,确认没什么大事后。再告诉她:SB你做事都太马虎了,会容易伤到自己。这时候她很容易接受你的建议。

反过来,你开口就讲道理,她可能就趴在地上装死不起来了。

标注对方的情感

FBA的谈判专家都会使用这一招,“我知道你有老婆孩子要养,而你的上司还给你小鞋穿,让你失去了工作,你很愤怒,但如果你伤害了他,你也会坐牢,对你的家庭会是更大的伤害“

说出对方的情绪状态,替他打开心结,一切就有了回旋的余地。

说话的基本点——都什么年代了,美国还在居高临下地说话

拔刺

拔刺也就是丑话说在前头。

比如,预先知道双方的心里底价存在较大的差异,可以开始谈话就表明:”今天我们的对话可能不会太愉快,你我都要有心里准备啊。“

低预期,才不会有太大的落差,情绪的变化也就不会太大,对话的氛围是稳定的,一切还可以慢慢谈。

打造无错区

要明白交流中没有对错,不要去责怪任何人。要相信需求都是可以得到满足的。相信问题都会有解决方案的。

酒是营造氛围的利器。这并不是咱们中国的专利,全世界都这样。日本那些榻榻米包间大多是用来谈公务的;和美国人在酒吧里喝上几瓶酒,看看球赛,你们才能成为朋友。

几杯酒下肚,氛围有了,再开始交流,你知道,我知道的才会成为共有知识。

倾听

谈话中,听比说更为重要。因为怎么说,完全取决于你有没有正确解读出对方话里的信息

能言善辩不如洗耳恭听。

分清事实和想法

“我没看见懒的人,只看见十点钟不起床的人“

说的就是十点钟不起床的事实,而不是把你想成一个懒的人。

你这晚没回来打电话也不接,我很难过,表达的也是一个事实

而如果说,你这晚没回来打电话也不接,我觉得我被忽视了。就是一种想法了,或许他真是有紧急情况要处理,没法接你的电话呢。

区他想法和感受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就是看这个词能不能加上被字。

如忽视、冷落、背叛这些词都可以加上被字,往往表达的就是一种想法

而难过、伤心表达的就是事实

说话的基本点——都什么年代了,美国还在居高临下地说话

听出话里的事实、情绪和期待

听出了话里的事实,再去感受话里的情绪和表达出的期待。

女朋友打电话说,你再不来我就走了啊。这句话传达给你的事实是你迟到了,情绪上显然受了影响,不太高兴,她期待着你快点到。

听明白了,你就可以回应:“我提前了半小时出门,还是迟到了,真是太堵了“,承认自己迟到的事实,不狡辩。

“怕一会看电影你饿,专门去宫廷糕点买了点吃的,又浪费了一些时间“安抚住女朋友不高兴的情绪。

“我已经上车跑过来了,估计还有10分钟就到“,回应她的希望你快点到的期待

避免先入为主

对一个事有偏见,或有固定的看法,但容易自以为是,从而没办法认真的倾听对方说话。

不给建议不评判

很多时候,对方只是为了表达情绪,并不是想听到什么建议。你专心的听他说完,他也就释然了。

良好的倾听,是先搁置了自己的想说话的需求,让对方充分地表达想法和情绪,专心地去倾听,并适时表达给予对方的关心,不加入自己的批判,抱有同理心去倾听。

说话的基本点——都什么年代了,美国还在居高临下地说话

站直了用心的听,随时想着需求和目标,便不会轻易地破坏氛围。在这样的基础上,不管是说“我爱你”,还是说:“追你那王老五开的车,真豪,都顶得上这个月我爸给我的零花钱了”,或者说:“我家北京那老院子有点旧了,希望你别介意”都会有很好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说话   基本点   变调   居高临下   美国   美文   中国   姿势   氛围   情绪   女朋友   想法   事实   利益   年代   期待   需求   目标   孩子   手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