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会搞钱的县级市,连农民收入都是上海人的两倍

中国有368个县级市、

2856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

在成百上千的县域经济中,

谁又是中国县城一哥?


很多人和国馆君一样,

首先想到的是富可敌国的广东,

可当看了《2021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

才知道什么是,

“我也想低调,可实力不允许啊”。


这么说吧,

这个县级市的GDP是西藏全区GDP的2.234倍,

相当于湖北全省GDP的9.78%,

占到了江苏省GDP的4.14%。

这个县级市,就是昆山。

这里流传这样一个说法:

穷的才进城打工,

有钱人都待在乡下。

中国最会搞钱的县级市,连农民收入都是上海人的两倍

图 | 源于bilibili ©无人岛Club


甚至很多年前还有这样一个梗:

在昆山,一个农村家庭如果年收入少于20万,

是要被划入低保户,要被迫领低保的。

当时可把国际援助农村的扶贫中外专家给吓坏了。


说归说,闹归闹,但昆山有钱是真的。

人均GDP约25万,接近上海的两倍。


对此只想说一声:

身在大城市的我,

只想去昆山当农民。


可要是认为昆山,

只是有钱的话,

那你根本不懂这座全国最有文气的水乡之城。

中国最会搞钱的县级市,连农民收入都是上海人的两倍


中国最会搞钱的县级市,连农民收入都是上海人的两倍



昆山,是苏州管辖下的县级市,

往东紧挨着上海,

自古就是典型的江南水乡。

中国最会搞钱的县级市,连农民收入都是上海人的两倍


昆山没有山,

有的只是“江湖”。


41座湖泊,2815条河流、

2800公里的河道、

让昆山变成点状与线条相结合的水墨画,

大名鼎鼎的阳澄湖,

就是其中之一。

中国最会搞钱的县级市,连农民收入都是上海人的两倍

中国最会搞钱的县级市,连农民收入都是上海人的两倍

图 | 源于小红书 ©隔壁刘同学


水墨画之中,

记载了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之一:

绰墩遗址上,

能看到六千多年前的水稻田。

关于水稻品种的文献,

仅宋代文献中,

昆山和常熟一带就占到了八成以上。

水墨画之上,

还有大大小小的桥,

昆山当地素有:

“三十六座桥,七十二只窑”的说法。

中国最会搞钱的县级市,连农民收入都是上海人的两倍

中国最会搞钱的县级市,连农民收入都是上海人的两倍


至今昆山还保留“河街交叉”的城市布局:

河道中间,

停留几只乌篷船,

岸边是一排排排枕河而眠的江南民居,

一座座古桥,

又连接了河道和江南民居。


水、田、桥和人,

在昆山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也因此成就了“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情画意。

中国最会搞钱的县级市,连农民收入都是上海人的两倍

中国最会搞钱的县级市,连农民收入都是上海人的两倍


图1 | 锦溪古镇旅游 ©

图2 | -小陆可可 ©


拱桥摇曳的小船,

渔人船头的鸬鹚,

暮色延廊的红灯笼,

那种穿越古今的世外桃源,

也就昆山才会有。


昆山,是东方威尼斯,

更是中国第一水乡。

中国最会搞钱的县级市,连农民收入都是上海人的两倍

图 | 小西施失踪了_ ©


中国最会搞钱的县级市,连农民收入都是上海人的两倍



似乎每个城市都有一个别称,

比如南京叫金陵,

广州叫羊城,

深圳叫鹏城,

而熟悉昆山的人都知道,

昆山别称是:鹿城。


这里有很多地方都叫鹿城,

鹿城幼儿园、鹿城花园、

鹿城村镇银行等等。

可要说最具代表的,

莫过于长江中路和创业路的交叉口,

那一只腾飞的鹿,

——昆山鹿城的象征。

中国最会搞钱的县级市,连农民收入都是上海人的两倍


相传吴王寿梦(阖闾的祖父)生性好猎,

在这里建“西鹿城”,

作为王室豢鹿守猎之所,

“鹿城”之名来源于此。

后来秦始皇一统中国,

推行群县制,

鹿城改名为“娄县”,

一直沿用七百多年,

直到南朝时才改名“昆山”,

至今有一千五百年了。


深厚的历史必定会孕育出璀璨的文化,

昆山也不例外。

中国最会搞钱的县级市,连农民收入都是上海人的两倍

中国最会搞钱的县级市,连农民收入都是上海人的两倍

图12 | 源于哔哩哔哩 ©大黑嘎的


自隋唐推行科举以来,

昆山所在的苏州,

前后出过45名状元。

尤其在明朝,

昆山更是出了199名进士,

仅弘治年间,

六科状元昆山占了三。


名声在外的“昆山三贤”:

归有光、顾炎武、朱用纯,

成为昆山人文气息的代言人。

中国最会搞钱的县级市,连农民收入都是上海人的两倍

图 |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虽然到了今天,提及昆山,

很多人想到的不外乎是

“中国最有钱的县级市、

多年领跑全国县域经济、

以及富商沈万三在这发迹”之类的印象。


可很少人知道,在四五百年前,

这里曾诞生过那么多的状元进士,

这里曾是人文气息最浓厚的地方之一。


其实,昆山不为人知的还有很多,

——比如昆曲。

中国最会搞钱的县级市,连农民收入都是上海人的两倍

图 | 清可QINCO ©


中国最会搞钱的县级市,连农民收入都是上海人的两倍



大家都听说过昆曲,

可不少人都以为昆曲是云南昆明的,

但不知道还有一个昆山。


昆山,才是昆曲的发源地。

昆曲,原名“昆山腔”,

在京剧诞生之前,

昆曲,是中国文人最喜欢的戏曲。

中国最会搞钱的县级市,连农民收入都是上海人的两倍


相传昆山腔是由唐玄宗的乐师黄幡绰创立,

安史之乱后,

大唐由盛转衰,

黄幡绰也难逃时代的命运,

先跟随明皇入蜀,

后又逃至江南,

至昆山安定下来,

在这里传道授艺,

昆山腔因此流传下来。

中国最会搞钱的县级市,连农民收入都是上海人的两倍

图 | 源于bilibili ©无人岛Club


而昆山腔真正登上历史舞台,

是在元末明初。

那会昆山人搭了个草堂,

聚集很多名仕,

在此吟诗作对,

史称“玉山雅集”,

这个集会持续十多年,

有上百位文人参加,

留下诗词五百余首。


参与人员其中就有《富春山居图》的作者,

——黄公望。

当时参加玉山雅集的还有一个,

叫高明的青年才子,

七年之后,

他写下了被称为“南戏之祖”的《琵琶记》。

中国最会搞钱的县级市,连农民收入都是上海人的两倍


后来,

明代戏曲家魏良辅改良昆山腔,

并未采用当地的昆山方言,

而是用当时的普通话“中州韵”,

使得昆曲从地方小戏种一下子成为国剧。


只不过,

昆曲在清朝的“花雅之争”中,

败下阵来,输给京剧,

从此地位一落千丈。


昆曲的影响有多广?

实际上,很多学京剧的人,

或多或少都要先学一下昆曲。

在电影《霸王别姬》里,

程蝶衣唱的《思凡》、

《牡丹亭》都是昆曲名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县级市   中国   玉山   昆山   别称   昆曲   水墨画   江南   苏州   进士   水稻   河道   民居   京剧   上海人   美文   状元   农民收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