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游心得——网红是少年的青春,中年的悲剧

我试着寻找对网红景点无感的原因,开始觉得是滤镜和包装欺骗了我,后来发现真相太残酷…

前两天去了一趟重庆,打卡了一系列网红景点,但都只是从它们的全世界路过。

打卡的网红美食也一样,不是辣就是麻,失去了食物本身的鲜香。

商家用最粗犷的笔法画出了重庆菜最具特点的麻辣,不禁让人产生自我怀疑:是自己不适应这种口味,不懂享受这样的美味?

重庆游心得——网红是少年的青春,中年的悲剧

我怕自己的判断不准确,自己不懂欣赏美,怕贻笑大方,大家都说好,就我觉得有问题,那就要先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所以强迫着去喜欢。

即使这两天想明白一些了,挺相信自己了,也怕成了少数派,被人说标新立异,故意装怪。毕竟都是打卡之辈,与众不同自带攻击性。

虽然感觉并不好,但是因为懒,自己想走捷径,吃现成的唐僧肉,也就不好意思去给差评,撸完嫌人丑太不讲武德了。

而且选择网红景点,就是想要它的buff加成。当电影里的明星大多数人做不到,但网红明星景点,离现实更近,去打卡,拍差不多的照片和视频,就有了自己的网红视频。这样也就能在朋友圈晒一把,搭建自己时尚、有品位的人设。

其它人选择网红景点,也有着和我相同的懒、红心理。但除了这些基本的人性弱点,我发现对于打卡网上景点的年青主力军而言,网红景点本身是什么或许根本不重要。他们所追求的精神层次的东西,比我这种只知道吃的境界高多了。

打卡马房湾66号私房菜前,我在网上预先排号,发现排2人小桌的,远远超过中桌和大桌。吃饭的时候,相邻的两个小屋除了我们一家,其它就是三对情侣。隔壁桌的女孩一直让男友吃东西,别拍她了,让我觉得真是有打扰到他们秀恩爱了。

最后到的情侣,点了二人餐,还没坐下就问服务员照相的地方在哪里,服务员怕菜凉了不好吃,让他们吃了再照。“没关系,我们照10分钟就回来”,服务员无奈,指了方向就急切的去了。

重庆游心得——网红是少年的青春,中年的悲剧

我忽视就明白了,这菜的什么味道一点都不重要,他们要的是这种感觉和照片。只有我缺少了青春荷尔蒙,只知道吃了,打卡网红注定是要失败的。

这也让我想起西藏一个乡上的网红景点。很多年前到过西藏的一个的乡,那里不通公路,进出主要靠半推半骑的摩托车(悬崖边的小路,有些路段坡度太大,只能试探着慢慢推着走)。但那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少见的能种出许多水果,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里的年青人都生的俊秀美丽。

这些年青人,每天晚饭后,天要擦黑的时候,就会到乡里的公共厕所打卡。男男女女都结伴来上厕所,于是那个厕所周围就充满了青春的气息。

对于他们来说,地点是哪里,真的没关系,重要是给年青的人们提供一个交流的场所,让青春有地方安放。。

就像大学,不只是学业,更是承载着我们的青春。

我堂弟初中毕业,打死不想读书了,在社会上晃荡了很多年后,感觉到了一点生活的艰辛,于是去南京上了交大(交钱就能上的大学)。这所学校无非挣钱,能教会他多少知识谈不上,但学校能聚集到一群年青人来玩,就是最好的资源。和网红景点一样,环境是什么不重要,无非就是多花了一点钱。重要的是青春得到了张扬。至少他的生活从麻将啤酒,变成了瘦西湖各处打卡,并在朋友圈晒图配文案:我想要重新的活,这一切都是新的。

这或许就是他家花10万让他玩这么几年最大的意义。

网红洋溢的都是青春的味道,可我实在没有那么多青春的荷尔蒙,不想陷入踩点打卡的模式,只是单纯地想吃顿好的,寻找一些我不曾见过的,于是我做了一些反省…

排队的别去

去乘两江游轮,7点多开始排队,上船时快10点了。有个小插曲,快上船时,前面的小伙生气选择了离开。排这么久,放弃了,挺替他不值,但后来才知道他的选择才是最正确的,没有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失望。因为1小时的两江游没什么可看的,不痛不痒,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第二天在南宾路看夜景,才明白,大多数的夜景灯光会在9点30熄灯,这时候带有炫丽灯带的游轮才是唯一的亮点,但在船上的人这一点光都看不见。排了长队,花了钱却是帮岸上的人打造风景。

如果用花去的3个多小时的时间,买点小吃,悠闲的坐在堤岸上看人排队,看看两岸的灯光,会比焦虑的上船好很多。

有了这个经验所以我放弃掉了长江索道。

重庆游心得——网红是少年的青春,中年的悲剧

判断分析不盲从

一个景点,提前了解看点,分析有什么,有多大,有什么历史,有什么文化底蕴,就知道它是否值得去了。

比如我去白象街,所谓的民国风情就是那几栋房子,冷冷清清的,游玩的人极少,商铺大多倒闭待出租,都给不了你拍两张照片的理由。

如果去之前,从地图上看看民国建筑面积,看看商家多少,就大概知道这“民国风情”噱头太小,炒都炒不起来,所以凑热闹的价值都没有。

八一好吃街够热闹,但也就是扩大版的美食节,所有的东西,完全可以找个街边小店,坐下来,悠闲的享用,没有必要去抢吃的。

重庆游心得——网红是少年的青春,中年的悲剧

还有去了磁器口,让我彻底相信了全国的古镇模式都差不多的,没有达到5A标准的,基本都不值得去。

以网红景点为支架构建自己的旅行地图

这次在鹅岭二厂,李子坝都去打了卡,但也仅是拍了几张照片。

现在想来,如果把2号线作为平台,去观赏重庆的的立体8D,视觉会更好。看得差不多了,在李子坝下车,近距离感受“能否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重庆游心得——网红是少年的青春,中年的悲剧

从江边的李子坝观景平台,一路向上,利用重庆的地理特点,把城市游变成爬山之旅。穿过倾斜的老阶梯,走进居民的生活日常,看最真实的重庆,寻找老重庆的味道。累了找个居民们平日吃的小店,歇一歇。

一路穿行,爬到鹅岭二厂,便会是发现桃花源的感觉,而不是留下“到此一游”便匆忙离开。

阿兰.德波顿说:“我们总是太多概念、太多预设、太多追随、太多知识、太多传闻,而舍弃了本来最值得珍惜的耳目直觉和具体细节。结果,哪儿都走到了,却走得那么空洞,那么亦步亦趋、人云亦云。

一个景点,一坐城市的吸引力不应被任何既定的标签所定义,而是来源于每个人内心与这一方景色最真实的共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重庆   青春   李子   西藏   景点   年青人   荷尔蒙   夜景   年青   美文   民国   服务员   中年   悲剧   味道   心得   少年   发现   照片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