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孤独”的中国奥运冠军:她赢得金牌后,现场却无人庆祝

最“孤独”的中国奥运冠军:她赢得金牌后,现场却无人庆祝

8月1日,对于中国田径而言,注定是被载入史册的一天。


32岁的老将苏炳添在百米飞人半决赛中跑出9.83秒,成为中国闯进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第一人!


虽然在之后的决赛中,苏炳添只夺得第6名,但他打破了亚洲纪录,打破了黄种人的极限,创造了历史。


决赛过后,他身披国旗绕场庆祝,在场的国人为他欢呼,场外,全中国人民都在为他喝彩。


因为他能站在奥运会决赛的跑道,本身就已经是奇迹了。


最“孤独”的中国奥运冠军:她赢得金牌后,现场却无人庆祝

● 苏炳添


然而,在21年前的悉尼奥运会,却发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一位中国运动员获得了奥运金牌,现场却无人为她庆祝。


更令人无语的是,教练组都已经离开,现场连一面国旗都没有。


她只能眼含泪水,孤独地站在领奖台上。


最“孤独”的中国奥运冠军:她赢得金牌后,现场却无人庆祝

● 王丽萍


这位女运动员,名字叫做王丽萍。


她为什么会面临如此尴尬的场面?


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让我们的冠军如此委屈?


最“孤独”的中国奥运冠军:她赢得金牌后,现场却无人庆祝

很多人可能会误以为,王丽萍赢得的这个冠军,并没有什么难度和含金量,所以我们并不重视。


事实却并非如此。


王丽萍夺取的这枚金牌,含金量极大。它对于中国的田径运动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最“孤独”的中国奥运冠军:她赢得金牌后,现场却无人庆祝

● 王丽萍


20多年前,奥运会的田径项目,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是优势领域。


甚至可以说,它当时是一块短板。


由于不同人种之间的体格确实存在一定的差异,白种人在田径项目上更加得心应手。


再加上很多亚洲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总体不太富裕,国民在饮食结构上也没法和欧美人比拼。


所以,当时有不少人都认为,在田径上最优秀的是黑人,其次是白种人,黄种人表现是最差的。


在悉尼奥运会上,这种偏见依然根深蒂固。


谁都没想到,一位看上去并不是十分“壮实”的中国女性,竟然会为自己的祖国夺得唯一一枚田径金牌。


最“孤独”的中国奥运冠军:她赢得金牌后,现场却无人庆祝

● 王丽萍


王丽萍参加的是女子20公里竞走决赛。


在这场比赛开始之前,中国对这枚金牌并没有太浓厚的志在必得的情绪。因为在此之前,赢得冠军的大多数都是白种人。


而就算拿金牌,王丽萍也并不是被看好的人选。


教练们心目中的“种子选手”是刘宏宇。


最“孤独”的中国奥运冠军:她赢得金牌后,现场却无人庆祝

● 刘宏宇


刘宏宇是女子竞走的顶尖运动员,这位出身农家的女孩非常优秀,曾经在1999年的世界杯竞走比赛和世界锦标赛中都赢得冠军。



这样一位中国田径领域的“super star”,被教练们寄予厚望。如果中国能在悉尼奥运会竞走项目夺金,那么最可能的选手就是刘宏宇!


可她却偏偏“马失前蹄”。


最“孤独”的中国奥运冠军:她赢得金牌后,现场却无人庆祝

这场比赛,给予了王丽萍一生中的高光时刻,却是刘宏宇最不愿提起的回忆。


在比赛的前一天,刘宏宇几乎是没怎么睡着觉。


她太渴望这枚金牌了。除了想要为国争光的荣誉感之外,一直以来外界赋予她的“偶像包袱”也过于沉重。


如果不取得好名次,怎么对得起国家的培养和媒体的关注?


可是,赛场是残酷的,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


女子竞走项目的比赛规定非常严格,考验的不仅是选手的体力和耐力,还考验技巧。


因为大家都太想获胜了,所以在竞走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拼命加快速度,这就会导致动作扭曲变形。


一旦动作变形,就会收到裁判的警告,直到被罚下场。


刘宏宇和王丽萍在赛场上原本都格外注意这点,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自己的步态,生怕被裁判处罚。


最“孤独”的中国奥运冠军:她赢得金牌后,现场却无人庆祝


而且,为了能够赢得最后的胜利,她们一直有技巧地保持着自己的体力。


在刚上场的时候,她们并没有发出全力,而是跟随着向前走。


如果能够保持蓄势待发的状态,坚持到最后再全力爆发,摘得冠军也是很有可能的。


但是,刘宏宇终究还是没有克制住,她太想赢了。


她的速度越来越快,步态多次扭曲变形,在最后4公里的时候,被裁判判罚下场。


最“孤独”的中国奥运冠军:她赢得金牌后,现场却无人庆祝

● 刘宏宇吃了三张红牌,被罚下场


刘宏宇下场之后,王丽萍依然坚持原来的技巧,在场上继续走着。尽管她也被罚了两张红牌(三张就要被罚下场),但是她没有放弃。


王丽萍想要为祖国争得金牌!


最“孤独”的中国奥运冠军:她赢得金牌后,现场却无人庆祝

● 孤军奋战的王丽萍


可是她不知道的是,当刘宏宇下场之后,教练组就认为“大势已去”,离开了现场。


最“孤独”的中国奥运冠军:她赢得金牌后,现场却无人庆祝

王丽萍的体力渐渐有些不支,但她还是凭借着一口气,稳扎稳打硬撑着向前走,超过了一个又一个对手。


在最后的决战时刻,所有的参赛选手中,王丽萍原本排在第二位。


她平复心情,选择了最有利于自己的战术:保持现状,紧紧跟随,耐心等待对手犯错。


王丽萍步步紧逼,却并不超过对手,给前面的“东道主”澳大利亚选手沙维利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她开始慌了,急于快步甩掉这个身后的“尾巴”。


越是慌张,就越容易犯错。王丽萍的战术终究还是赢了:沙维利再次犯规,被判出局。


最“孤独”的中国奥运冠军:她赢得金牌后,现场却无人庆祝

● 在即将进入奥林匹克体育场时,东道主澳大利亚选手沙维利被红牌罚下


在所有人都以为冠军非沙维利莫属时,王丽萍却“爆冷”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这是悉尼奥运会上中国夺得的唯一一枚田径金牌。


对于世界冠军来说,最激动人心的场景,莫过于夺冠之后身披国旗绕着场地奔跑,向全世界分享自己为国争光的喜悦。


然而,就在王丽萍满怀期待,准备迎接鲜花和国旗的时候,却惊讶地发现:什么都没有!


最“孤独”的中国奥运冠军:她赢得金牌后,现场却无人庆祝


教练组包括记者都已经离场,赛场上只留下王丽萍的翻译胡冰。


他们都没有预料到,王丽萍会夺得金牌。


据胡冰解释,自己当时并没有想到王丽萍能够夺冠,所以并没有准备国旗。


而场外的教练组虽然很想进场送上一面国旗,但是时间已经来不及了。


这种预判,对王丽萍而言是一个极大的遗憾。


没有办法身披国旗的她,只能含着泪水,挥舞双手绕场跑了一周,自己为自己庆祝。


有一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被问到运动生涯最大的遗憾是什么,王丽萍直言,是拿到金牌后却没有找到国旗。


之后,她“孤独”地站在领奖台上,戴上了属于自己的那枚金牌。


有人说,王丽萍是“史上最孤独的奥运冠军”。

最“孤独”的中国奥运冠军:她赢得金牌后,现场却无人庆祝


而之后还出现了“让金说”,有舆论认为刘宏宇为了王丽萍而做出了“牺牲”,更是让后者蒙受了巨大的压力。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最“孤独”的中国奥运冠军:她赢得金牌后,现场却无人庆祝

王丽萍的孤独,最深层次的原因,并不是有些网友说的教练组不看好她,而是那个年代的我们不够自信。


或者说,是得失心太重了。


21年前的中国,远没有现在这么繁荣昌盛。


“银河号”事件、大使馆被炸,中国也只能选择韬光养晦。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实力和底气,去对抗当时的世界第一强国。


最“孤独”的中国奥运冠军:她赢得金牌后,现场却无人庆祝


越是在综合实力上有挫败感的国家,就越渴望在体育赛场上能够取得好名次,来抚慰国民的自尊心。


这种情况下,体育竞技显得很有功利性。


刘宏宇最可能夺冠,所以大家就把希望都放在了她身上,而没有关注不那么起眼的王丽萍。


一旦刘宏宇落败,教练组觉得夺冠的希望已经落空。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比赛,一切都是为了胜利,为了祖国的荣光,而体育竞技真正的魅力与快乐,其实是不被重视的。


这一切,在今天都已经实现了惊人的逆转。


最近的东京奥运,很多人都有一种最明显的感受:我们似乎不那么在乎金牌了。


我们最在意的,是自家的运动员有没有被尊重,能否平安快乐地归来。


就连我们一直最引以为豪的国球乒乓球,在刘诗雯、许昕混双落败于日本的时候,所有人都在安慰他们。


要知道,那可是输给了我们一直有着复杂情绪的日本啊!如果是在20年前发生这样的事情,运动员该面临怎样的疾风骤雨?


现在,时代变了!


没有人会因为运动员的失利,去大放厥词辱骂他们。


因为我们的国家蒸蒸日上,奥运金牌只不过是锦上添花。


越是强大的国家,就越是对体育竞技的输赢保持坦然和淡定。


王丽萍的尴尬,在今天不会再次上演。


最“孤独”的中国奥运冠军:她赢得金牌后,现场却无人庆祝


不过,对于中国的运动员来说,有一种精神从未改变:


无论别人是否看好他们,他们都始终全力以赴。


点个【赞】吧,为所有的奥运健儿,也为我们今天更加开放、包容的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中国   金牌   悉尼   孤独   竞走   白种人   红牌   田径   国旗   美文   赛场   运动员   下场   选手   决赛   冠军   现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