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自己的脚,伸进别人的鞋里

别把自己的脚,伸进别人的鞋里

不主动伤人是教养,

不被人伤是境界。


别去他人的世界指手画脚不行吗?


不一样的人,有不一样的爱好;不一样的心,有不一样的活法。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眼光,都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我们又凭什么要求别人和自己一样?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不管是说话,还是做事,尊重他人不但是善良,更是一种成熟。


别把自己的脚,伸进别人的鞋里


1

关系再好,留下余地


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做不到顾及他人的心情,就努力做好自己。我们如若想要为他人考虑,就请站到他人的立场。


当你嫌弃一个人衣服破,请你考虑下他有没有钱买新衣裳;


当你责怪一个人不大方,请你看一看他是否对自己也吝啬。


有些人,其实并不是你眼中看到的样子,你觉得难以承受的东西,恰恰是他最为宝贵的东西。


与人相处,最高的情商就是,能够看破,然后不戳破,给人留下余地。


不掠夺他人喜欢的东西,不强求他人不爱做的事,不戳破他人内心的伤疤,何尝不是一个人最大的善良?


给人留余地,其实彰显的是自己的体谅和大气!


给人留退路,其实表示的是自己的尊重和珍惜!


别把自己的脚,伸进别人的鞋里


2

想法不同,尊重就行


有句话说得好:


“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慢慢地我明白了,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 ”


越是层次高的人,越懂得尊重别人。


尊重别人的喜好,不去强求;尊重别人的选择,不去多嘴;尊重别人的生活,不去干涉。


人和人,即便近如夫妻,也要懂得尊重。


人生最大的体谅,就是在人疲惫的时候,不拉人和你一起运动;就是在人忙碌的时候,不在他身边制造喧嚣。


好生活,都是让出来的,好日子,都是容出来的。


不强求一个人做你喜欢做的事,有的时候,反而会让两个人的距离越来越近。


最舒服的关系,一定是互相靠近的,而不是一个人强人所难,而另一个心存怨怼。


别把自己的脚,伸进别人的鞋里


3

与人相处,贵在理解


如若母亲能理解孩子喜欢玩闹的心思,就不会总是批评自己的孩子;


如若孩子能理解母亲望子成龙的心思,就不会总是顶撞自己的母亲。


如若上司能理解下属的生存不易,就不会总是压榨员工;


如若员工能体谅老板的处世艰难,就不是一味消极怠工。


哲人康德所说:


“我尊敬任何一个独立的灵魂,虽然有些我并不认可,但我可以尽可能的去理解。”


对方的很多行为,我们看不惯,甚至有些作风,我们不敢苟同。但对方没有十恶不赦,与其一直看不惯,不如学着包容。


尽可能理解,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尊重。


尽可能体谅,是心和心之间最好的共鸣。


如若有些事情,实在看不惯,耐心一些去沟通,让他看到你的艰难。


至于,他会不会体谅,随他。


不主动伤人是教养,不被人伤是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康德   消极怠工   鞋里   教养   美文   伤人   余地   心思   善良   艰难   境界   主动   母亲   员工   东西   优秀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