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饭场蕴藉亲情和晒台

农村大饭场蕴藉亲情和晒台

饭场是厨艺大晒台

农村大饭场蕴藉亲情和晒台

农村冬日饭场

那时上顿红薯下顿红薯,不免腻歪,于是家庭主妇们生尽百法变着花样做,竭力把家人的胃口调理好。隔壁大婶偶发奇想把红薯擦成丝用黄面拌了吃,吃出来新样。三婶儿则把红薯丝团成丸,放箅子上蒸,蒸熟的红薯丸发着亮光,既筋道又鲜美。二大娘把扫帚苗拌了面蒸熟,用蒜一调,直让人流嘴水。大奶奶从地里薅了灰灰菜用开水淖了剁碎,用蒜调成美味,让人吃不够;有的家奢侈点儿的把芥末籽在蒜臼里搉成面,加开水或加醋调成辣芥末,加在凉菜里,一吃呛鼻子。嫂子从菜园水垄沟边揪来马齿菜用黄豆面酱调好馅,包成黄面飵(zuo)子,味道鲜美,至今不忘;母亲用小石磨拐的小米糊涂,喝起来一股香气……某人创造了饭食新样式,在饭场一亮相,就会一传十十传百流行开来。

农村大饭场蕴藉亲情和晒台

饭后在饭场闲谈


三奶奶家的三小子比我大一岁,喜欢爬树,他家闲园子里长着一棵大洋槐树,每到春天,洋槐树上挂着一嘟噜一串的白得耀眼的洋槐花,散发着馥郁的香气,很是勾人心魄。三小子脱掉鞋,像猴子一样爬上去,捋满满一篓子槐花,用绳子卸下来,分给左邻右舍,人们回到家又择又洗,拌面上箅子蒸好了用蒜汁调好,有几家蒸了槐花菜,一准有多少家把它端出来分给大家品尝。

饭场不仅是主妇们厨艺的展示台,而且是亲情的浓缩图。不管谁家饭食改了样,总会端出来,绕着圈子拿着筷子让大家尝鲜。如果不尝,似乎对不住人家的盛情。那种真诚那种善良,那种情谊,甜如蜜,酽如茶,没有任何做作和假意。虽然饭菜档次不怎么高,却亲如家人。那种场景没有经历过在大饭场吃饭的人,是很难体会到的幸福与快乐。

农村的家具种类千百样,谁也置办不全。如果谁提出借用某家的某样家具,端第二碗饭时准给你拿来,连跑路都省了,这是何等的和谐与亲密!所以农村家家户户门洞大开,从不设防,也不养狗,却从不丢东西。这种亲情拟就的融洽用设防吗?

饭场是新闻发布会

人们在地里劳累了一晌,体力需要恢复,肚子需要进食,饭场不仅是吃饭的地方,也是短暂休憩的地方,更是各种消息发布与传播的地方。国家领导人接见了某总统,世界发生了重大事件;岳飞怎样枪挑小梁王,如何对阵金兀术;谁家小子相了亲,哪家姑娘见了面,李家儿媳妇添了宝宝,某人不孝顺,谁听了一件稀罕事,有什么笑话。。。。。。甚至跑几里地看了一场露天电影,某演员说了一句经典台词,都会是饭场的发布内容和议论的主题。大家七嘴八舌聊的不亦乐乎,没有主角副角之分。吃完了饭,聊天也告一段落,然后带着余兴回家。下顿饭照样乐此不疲,亲情乡谊继续叙说,这是怎样一种幸福时光?贫穷算什么,由饭场打造的欢乐陪伴,再艰难的日子也不觉苦,反而觉得甜!

现在不论城市还是农村,人们的生活水平不知提高了多少倍,屋子大而宽敞,家具也鸟枪换炮了。城市住对门相互不搭腔,不串门,不聊天,更别说有了稀罕饭食互相馈赠了,甚至不知道姓什么叫什么。

农村现在物资条件好了,家家户户围着饭桌吃,再也不出门吃饭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的饭场也不知不觉消失了,这是社会进步付出的代价?还是那种浓如密的亲情乡谊转入了地下?

我不知道应该高兴还是应该。。。。。。五味杂陈,让人感慨良多。

2017·6·23于娱人斋 两雨间隔2018·9·2-3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乡谊   晒台   箅子   亲情   洋槐   农村   饭食   槐花   家家户户   芥末   红薯   鲜美   厨艺   美文   小子   家具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