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蒙山游记

云蒙山游记

发表在1993年第2期《中州统战》杂志

出殷末陪都古朝歌(今淇县县城),驱车西行,一路峰回路转,险象丛生。回望来路,恰似一条彩练在崇山岭岭中飞舞。行约四十分钟,便来到人间仙境一——战国时期著名军事教育家鬼谷子曾隐居的云蒙山。

一下车,环顾四周,满目青山,风吹草动,宛如少女飘逸的秀发,颇有几分灵气.隔幽深峡谷向东南眺望一座飞檐翘翅的古典式建筑隐现在虚无飘涉间。

踏青石越峡谷,迎接我的第一个主人便是"映瑞门",这是一个石砌二重歌山式仿古建筑,上书"迎霞聚瑞"四字,字体刚劲俊逸。

穿过映瑞门,左侧则是映瑞池。是云蒙山水帘、青龙、龙北三溪淙淙而来的泉水汇流处。故亦称三溪池。容水三百方,清澈透底。跨桥向东行不数步即为"鬼谷井"。历代骚客墨人多过临此处,缅怀鬼谷先生伟绩。

映瑞池东面是上圣殿。雕梁画栋,古朴典雅,玲珑壮观。对面石门上阳面刻"云蒙胜境",阴背书"海内奇观"八个大字。

附近有毛蓬洞,内奉毛遂塑像,毛遂是战国时齐国薛人(今属山东枣庄市官桥镇).石刻记载曾与孙膑在云蒙学艺,后成为赵国平原君门客。公元前257年秦围赵都邯郸,平原君奉命到楚求救,毛遂自荐同往,以他勇武的胆略和外交家的雄辩口才,直陈利害,说服楚王出兵,使赵国得救。为后人留下千古传颂的"毛遂自荐"典故。

从上圣殿向南拾阶而上,进得一户院落。王禅雕像迎面而立,手扶宝剑,目视远方,把他所具有的学者气质和军事家风度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

王禅即鬼谷子,字诩,号鬼谷。相传为河北临漳人。在云蒙山隐居,并在此得道,后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军校,,授兵法,传韬略,培育了著名军事家孙膑、庞涓、纵横家横家苏泰、张仪,外交家毛递等。

东为洗尘洞,内奉齐国军事家孙膑雕像、(根新华 社称,孙膑故土为山东鄄城县红船镇孙老家村,孙膑,为兵圣孙武后。,马陵之战出奇制进,名闻古今,石柱。上镌刻"道讲刑名易勋垂渤海;胸罗兵甲气镇风云",洞门 上书"会众英戡乱天下、扫群魔旋转乾坤。"步出洞外, 磬音再起,悠扬回旋,仿佛要把人们带到恢宏的战争场面。

北有观音殿,外廊上绘"鬼谷出世"、"赴楚求学"。"孙武授书"“云蒙授使"等图面·在周围汉白玉石栏上刻着"孙庞对奔""云蒙办学"等图和繁篆刻。向人们展现了鬼谷的一生。

闻名退途的水帘洞在山阴半山崖,是当年鬼谷先生隐居处。离洞口十余米的东壁下有一清泉。扶壁下泉,凉气袭人,满身汗水悄然而逝。汲水而饮甘甜凉凛冽,沁人肺腑。洞内有车撤印,相传为鬼谷子坐牛车汲水所留。洞高十米许,洞顶串串晶莹的水珠顺钟乳石滴落,叮咚入水,似琴瑟之声,十分悦耳。夏秋雨水山泉顺崖而落,在洞口形成水帘。古时洞外种植桃树,春暖花开, 繁花似锦,杂花野草,相映成趣,装点云蒙,赏心悦目,如置世外仙境。古诗"碧水如帘山头挂,红桃似锦洞头开"就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洞壁、洞崖、洞外有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石刻,为 这里增添了人文景观。

近几年淇县县政府拨了大量资金,对云蒙胜地进行了修葺。如今这里每天吸引着大批天南海北的游人。

《中州统战》1993年2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临漳   淇县   洞头   鬼谷子   中州   外交家   毛遂自荐   齐国   军事家   水帘   统战   石刻   山东   洞口   美文   游记   孙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