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槐树下,诞生过多少种古老艺术?

寄托人乡愁的古槐树下,诞生过多少种古老艺术? | 豫记

原创 豫米直投 豫记 1周前

古槐也叫国槐,是我们土生土长的长寿树,也是最受人们敬重的树。它之所以受敬重,大约它本身铭刻了人们太多辛酸与幸福,灾难与幸运,悲哀与欢喜,枝枝叶叶聚乡愁于一身。

古槐就是家的味道,就是亲人的絮语,就是乡情的寄托,随着春节的临近,思念古槐的乡愁似乎更强烈了。


古槐树下,诞生过多少种古老艺术?


李恩义 | 文


小时候就听过老辈人流传下的歌谣:“问我家乡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想当年我们的迁民祖先,怀着“穷家难舍,故土难离”的情怀,一步一回头,挪步再回首,直到望不见搭在槐树上的老鸹窝,槐树成了冀、鲁、豫、皖迁民祖先刻骨铭心的最后记忆。

为了寄托乡愁,到了新的安置点,就栽了许许多多的槐树。当年栽下的槐树,几百年过去了,虽经历史沧桑,各地仍有许多古槐存活。


古槐树下,诞生过多少种古老艺术?

见证历史的唐槐

寄托着人民翻身做主人的希望

我见过许多古槐树,虽然形态各异,但都郁郁葱葱,彰显着旺盛的生命力。

且不说安阳老城文峰北路具有标志性的古槐和平府街北头角落里树围近4米的大槐树,还有曹操高陵所在地西高穴村西头半边古槐,但它们大多是明代槐树。

而我的家乡南乐县还有唐朝槐树呢。

南乐县向以“十二牌坊八大唐槐”为荣。县城城隍庙后县大礼堂旁那棵大槐树,蓊蓊郁郁,高大挺拔,完全不像一个千年的老者,粗大的树干竭力托着树枝伸向天空,大有“欲与天公试比高”之意。

古槐树下,诞生过多少种古老艺术?


近德固乡留固店村东头的唐槐,名气更大。因此我们两次驱车探望。树头似龙头一般,枝干虬枝遒劲,可惜20世纪90年代被香火烧去了半边树身。

严重的烧伤似乎没有影响它的生命,照样蓬勃旺盛。树上系着许多充满希冀的红布条,在微风中婀娜起舞。

可贵的是村委会及时砌了支护砖墙和护树矮墙,加以保护,并明令禁止在此烧香。京津地区的造访者还演绎出柳下惠在此树下坐怀不乱的故事,使唐槐刮目相看和越发神乎其神。

我不知道这里有多少可歌可泣抑或灾难沉重的故事。但往北过路走几步就可看到一块石碑。上写“中共直南特委第一个抗日武装四支队发源地”。这块碑使我肃然起敬。

原来家乡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革命武装于1937年,诞生在这块英雄的土地上,从此革命烽火燃遍冀鲁豫边区,并随刘邓大军走向全国,涌现出许多英雄和高级干部。

唐槐无疑是历史的见证者,从而也寄托着人民翻身做主人的希望。


古槐树下,诞生过多少种古老艺术?

槐树下

是古老艺术的丰硕产地

也是坠子演员的广大舞台

无独有偶,我们村也有三棵古槐,一棵在大街路南,两棵在路北,路北的两棵古槐相距不到百米。据林业专家估算已有600年树龄,它们伴着悠悠岁月,历经风霜雨雪相亲相爱一起慢慢变老。

只是路南和当中两棵古槐只剩下原树的四分之一,树心裸露,沟沟壑壑,堪比百岁老人脸上的饱经风霜的皱纹,又似常年雨水冲刷留下的木雕小河沟,显得无比苍老,但仍然顽强地蓬勃生长,昭示着不屈不挠的生命轮回。

当中那棵特行独立,树皮直立,似千难万险压不倒的硬汉,即使经受无数次刨心挖腹的磨难,依然昂首挺胸伸张枝桠,释放绿色。

古槐树下,诞生过多少种古老艺术?


树的主人家南屋墙上贴着槐仙的牌位,用上端折成尖状的黄纸写着“供奉槐仙之神位”。木搁板儿上放着香炉,每到年节人们对它顶礼膜拜,不知享受了多少代人的供奉与尊崇。

树下是一片比较宽敞的地方,这里冬天向阳,夏天遮阴,因此不知多少走街串户的手艺人相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在此支摊做活,打场卖艺,积聚了不少人气。

如锔盆子锔碗锔瓷缸的,箍漏锅的、打锡壶的、拴簸箩簸箕的、张箩的、扶炊黍捆扫黍的。甚至打铁的也在这儿支摊,不紧不慢地拉风匣,呼呼的炭火把铁具烧得通红,大小铁锤有节凑的叮叮咣咣,演奏着农村古老的美妙音乐。

这块宝地就是古老艺术的丰硕产地。碎杂锡经过融化,在手艺人手中随着画出的美丽弧线,变成各式各样的优美酒壶熥壶,各个都是难得的艺术品······

最有趣的要数在围子里演戳大吼斗得鬼的木偶戏,和耍猴戏。那猴子戴着面具,做各种表演,猴子窜圈,山羊识字······常常逗得大人小孩大笑。猴子不听话或戴错了面具,耍猴人用鞭子抽,猴子的惨叫让我们揪心。

夜晚这块得天独厚地空地则是瞎子拉板胡唱坠子的绝佳之地,伴随着有节凑的梆子响和缠缠绵绵的板胡音乐流淌,演唱者如泣如诉的唱词,一个个历史故事堪入老百姓的智心宝库里。

岁月有痕,那坠子腔并非全在皎洁的月光或湛蓝星空的月黑夜演唱。只要白天槐树下有空地,也是坠子演员大展才艺之地。在演出高潮时,助手会端个家什散竹签,以期得到吃物或分角回报。

我不知道南乐县坠子皇后乔清秀和爱人在此演出过没有,也许没有出名时在此演出过。因为她是一个不为日本人演出的有骨气的艺人,抗战前就红遍天津上海,并灌有唱片。


古槐树下,诞生过多少种古老艺术?


古槐树下,诞生过多少种古老艺术?

时代造人才

官运和富贵与槐树无关

路南那棵古槐由于岁月的压榨,已变成弯腰树,似一个苍老的人再也承受不了历史重任负,虽然树心一样沟沟壑壑,显示着狰狞面目,但粗大的树枝却伸向广阔的空间,状如腾空驾雾的龙,为村民贡献者绿色和氧气。

只是这棵古槐正对着路北的李家胡同,让李家人不是滋味,大有如骨梗喉之意。

认为树长在这儿不吉利,压着李家人的官运和富贵。因此小孩子时常三两下爬上去骑在龙头上一手抓“龙角”,一只胳膊举着拳,做降龙伏虎架势,似乎只有这样训训这条龙,李家胡同的人才解气,才有机会出上几个光宗耀祖的官儿。

李家胡同虽然出过老八路、老干部、新干部和一批批大学生,我觉得那绝不是小孩子“降龙”的功劳,而是时代造就的人才。

作者简介

李恩义,安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古都学会理事、文史论坛成员。

安阳的曹操墓旁,竟有个文化不断代的古村落?

原来你是这样的臭豆腐

精选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南乐县   树心   板胡   古老   安阳   恩义   富贵   坠子   槐树   路北   乡愁   美文   猴子   寄托   演出   艺术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