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成人之美”出自安阳

成语“成人之美”出自安阳

成语“成人之美”出自安阳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谢榛离开彰德后,由于名声在外,秦晋间藩王争着邀请他,于是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他穿越太行,客居晋阳(太原),在秦晋间各藩王府游历,继续着诗词答和。万历元年(1573年)谢榛自关中回家乡,路过彰德,哪能绕过曾经生活过的赵王府?此时,赵王府已经换了主人。赵康王朱厚煜长子获嘉昭定王朱载培及长孙世孙朱翊锱(yizi)因早卒,康王死后五年其曾孙朱常清就嗣位,为赵穆王。

幸运的是赵穆王也是一位喜欢作诗写赋的王爷,多年不见,赵穆王热情款待谢榛,席间赵穆王让爱姬贾氏独自用琵琶弹唱囿酒,原来弹唱的是谢榛的竹枝词,谢榛十分感动。对她说:“这是我以前的旧作,我重新给你写。”于是他很快写出14首新诗词交给贾姬,贾姬心领神会全部谱了曲。在第二年元旦赵穆王设宴又隆重招待谢榛,贾姬愉快地弹唱出了谢榛的新作,二人合作很默契、愉快。赵穆王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就好人做到底,干脆把自己的爱姬贾氏赐给了谢榛,被传为佳话,这就是成语“成人之美”的来历。

这赵穆王朱常清也是一个性情中人,他知道文人在意的是将自己的作品留存后世,于是把谢榛的诗作全集让自己王府的居敬堂全刻印出来,这对于一个穷困文人是何等重要!

后来,万历三年(1575年)谢榛游离燕赵,在大名县有一大户人家请他为主人贺百岁写诗祝贺,在寿宴上谢榛准备写诗百首,他踌躇满志大展才华,然而此时他已经不是小伙子,而是一个八旬老翁了,他一连写了83首诗,突死,按今天的说法可能死于急性心脑血管病发作。死后贾姬命两个儿子扶柩回安阳,埋在了安阳南岗今宝莲寺镇杨家井村。(见张大猷校注的《汤阴县乾隆志》)

历史的风霜是一把尖利的武器,即使坚若磐石的碑碣也会随时间的消磨损坏。由于谢榛在历史上的盛名,后世的文人对他仍然肃然起敬,不少文人去拜谒凭吊。明末清初的浙江吴江人计东(1625——1676),字甫草,号改亭,过邺,特地去安阳南岗谢榛墓地拜谒凭吊,不想墓地破败,碑碣毁坏。于是倾囊修复谢榛墓,重刻碑碣留下美名,他感慨而发,并赋诗一首:


邺中怀古正秋风,词赋深惭谢氏工。生欲移家辞白雪,殁随疑冢对青枫。


诸王礼数何尝绝,七子交期竟不终。自是贵游多薄幸,布衣未必叹飘蓬。

(山东聊城大学李如冰副教授提供诗)

据《乾隆汤阴县志》载,谢榛墓在安阳南岗杨家井尚在。岁月如凌厉的杀手,又过了若干年,1740年生的清代诗人茹纶常 凭吊谢榛墓,即成荒冢。到清代诗人刘大观(1753——1834年)访谢榛墓却不得。至于寓居于斯葬于斯的安阳现代人别说谢榛墓不知在何处,大多数人对谢榛是何许人,也是一问三不知。

遇理学大家崔铣


作者简介

李恩义 河南南乐县人,省重点安阳一中1966年高中毕业,大专文化。安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古都学会理事、文史论坛成员,安阳文化大讲堂讲师。新媒体北京《浓农乡土》专栏作家和河南主流新媒体《豫记》作家,《湖北省恩施市第三高级中学志》主编。作品以散文和史学文章为主,散见全国各类报刊和新媒体,发表400多篇文章。主要作品《<金瓶梅.>趣谈》、《安阳故事传说》、《邢氏庄园和它的主人们》、《历史片羽》、《大地印记》、《新媒点墨》、散文集《飘香的泥土》等,在征文比赛中多次获奖。

博客 : 新浪博客 娱人斋

今日头条: 娱人斋980

微信公众号:飘香的泥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安阳   成人之美   大名县   南乐   获嘉   恩施市   汤阴县   乾隆   碑碣   秦晋   嘉靖   河南   文人   美文   成语   主人   作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