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怪故事·上轿一个下轿俩

狐怪故事


狐怪故事·上轿一个下轿俩

上轿一个下轿俩


李恩义


南乐县北古代有两座土方山,方山下有一条河,叫方山固河。唐代世子李建成曾在山下河边驻扎军队。后来老百姓靠山依水建了几个村子,分别以姓氏为头,叫王方山固、梁方山固、常方山固、崔方山固、陈方山固、吉方山固、姚方山固。据《南乐县志》记载,黄河将土山荡平,所以现在只见一马平川,再也见不到土山了。

梁方山固村南的村庄叫常方山固,不知什么原因,最后只剩三户人家。因都姓常,人又少,老百姓叫它常干庄,也叫常三家儿,解放前的一年出了人命,都搬到了相挨的梁方山固村,从此常干庄在历史上消失了。20世纪5、60年代还有残垣断壁,都是土墙。

狐怪故事·上轿一个下轿俩


清朝光绪年间一个寒风刺骨的日子,常甘庄村的常大牛去谷金楼集赶集,走到半道,见路边卧着一只狐狸,瑟瑟发抖,好像生病的样子,无精打采地卷曲着身子,把头缩在皮毛里,而且闻着满身的酒气。常大牛觉得狐狸怪可怜,心里说,狐狸咋着也是一条命啊,就动了恻隐之心,自言自语地对狐狸说:“要是别人,你早成了人家桌子上的一盆肉。亏得你遇着我。”说完就抱了一些柴草盖在了狐狸身上,不放心,又把自己的一件夹袄盖在上面,然后一步一扭头地赶集去了。

这年腊月十六是常大牛成婚的日子,媳妇是西边后陈家村①的,樱桃小嘴,眉清目秀,一对大眼睛放着异彩,长得人见人爱。谁知下轿的时候,怪事出来了——迎亲上轿时明明是一个媳妇,下轿时却成了两个新娘,两个人穿戴一模一样,长得也一模一样, 连说话的声音腔调也一模一样。人们狐疑,怎么会是两个媳妇呢,追问两个人,都说自己的是真的。两个媳妇要干啥都干啥,要做饭都去做饭,分不清谁真谁假。两个就两个吧,常大牛才高兴呢,管她谁真谁假呢,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狐怪故事·上轿一个下轿俩


那个半路上轿的媳妇,虽然什么都会干,就是不会梳头,她都是在别人没有起床的时候,把头脸套摘下来,用舌头舔头发。把头发舔得溜光捋顺。她在常大牛家住了100天,把大牛伺候得舒舒服服,觉得也对得起自己的救命恩人了,就梳洗打扮准备回去,在梳头的时候,把人的头面套摘下来,露出了狐狸的头,故意露出狐狸原形。常大牛眯缝着眼看的一清二楚,知道这个媳妇是狐狸仙变的来报答他的。第二天一早就不辞而别回自己杨树底下的狐狸洞去了。

后来常大牛的媳妇生了孩子,每年的大年初一起五更,孩子的鞋壳篓里②、供奉祖先的供桌上、枕头底下都是清钱③,据说是狐仙给常大牛家的压岁钱。

狐怪故事·上轿一个下轿俩


如今,常大牛的后代家仍然虔诚地供奉着“狐仙奶奶”的牌位。

小时候就听老父讲过“上轿一个下轿俩”的故事,其人有名有姓。这个故事广为流传,真让人不得其解。

人们讲的这个故事大同小异,今天的故事是故事发生地的常利钦讲的,主人公的后代就在她娘家的后边住。

注释 ①后陈家,当地老百姓对陈方山固的简称。

②鞋壳篓里,方言,鞋子里面。

③ 清钱,清朝发行的铜钱,小钱,外圆内方,即所谓的孔方兄。10钱为一文。文钱老百姓叫铜子,较厚,外圆无方孔。


讲述者(首讲):李玉章。1903年3月15日生,南乐县闫李谷金楼村人,文盲,农民。

采录整理者:李恩义,1947年1月8日生,南乐县闫李谷金楼村人,大专,安阳德隆公司退休干部。住安阳市文峰区育才路社区

采录时间:1963年春节前

采录地点:李玉章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南乐县   南乐   土山   方山   恩义   故事   狐仙   头发   清朝   这个故事   美文   后代   媳妇   狐狸   老百姓   两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