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岳岳的家乡南乐,麦秸真能变成宝

在小岳岳的家乡南乐,麦秸真能变成宝 | 豫记

原创 豫六一 豫记 3天前


在小岳岳的家乡南乐,麦秸真能变成宝

现在农业生产实现了机械化,万千收割机开进麦田,两天功夫就会像理发师剃头一样,把大地剃成光头。


人们只要在地头接收麦粒即可完成夏收,麦秸则被粉碎落到地上“化作泥土更护花”,然而麦秸的粉碎也粉碎了承载了几千年的生活方式。


而过去麦秆都是宝物,被聪明的农民充分利用起来。除制工艺品出口换外汇,它还可以制成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具,对于现在的年轻人也许就鲜为人知了。


李恩义| © 撰文
西瓜| © 版式



01
麦秸不是无情物

豫北冀南一带农村有600多年的利用麦秆莛子掐缏子的传统,上至耄耋老人下至3岁娃娃,都会掐缏子。

在小岳岳的家乡南乐,麦秸真能变成宝



解放前,有私人缏庄,打包运往天津、济南。解放后各县都建有草缏工艺厂,将缏子做成精美的地毯、挂毯、提篮、草帽等工艺品,出口国外,赚取外汇。

在小岳岳的家乡南乐,麦秸真能变成宝





1966年我在北京西长安街见一高个男子提着别有家乡暗红色“南乐”字样的提篮潇洒往东走,我激动无比。真想跑到他面前大声对他说:“这是俺家乡的产品!”


以前生产力低下,农民收入极少,所以一些人用麦秆和高粱篾做锅盖、缸盖,轻巧紧密干净耐用,还不花钱。


有的人利用空闲时间做草箱子,在里面放馍、烧饼,不干裂,不发醭,不变味,还保温,很受卖馍卖烧饼的欢迎。


春节时间蒸馍蒸枣花较多,家家户户就把这些食品放在草箱内存放,一直放到二月二。

在小岳岳的家乡南乐,麦秸真能变成宝



有一年,我去外地工作,姐姐给我送了几十个自家母鸡下的蛋,正发愁如何带到100多公里外的工作地,我们犯了愁。


邻居苏奶奶知道后,立即从家里拿来了一个做工精巧的纯麦莛子做的像缿xiang一样的小草缿,上面有一个草编的盖,扣上严丝合缝。


放入鸡蛋用米糠填缝稳住。虽然几次倒车,随我跑了200多里地,却没一个坏鸡蛋。不得不佩服农民的伟大创造力。



02

麦秸草苫

天然的床上用品

现在床上铺棕垫子或更洋气的席梦思。以前床上铺席或麦秸草苫子是常事。麦秸草苫刮净、整齐、美观。铺在床上不软不硬,隔湿防潮,是农家必备用品。


麦秸草苫轻巧,最适合夏天在打麦场露宿时用。


每到夏天,人们不愿意在屋里睡,男孩子和父亲会肩背被子,腋夹枕头,手掂草苫到打麦场里睡。

在小岳岳的家乡南乐,麦秸真能变成宝

织草苫



因麦秸秆是空的,草苫防潮,睡上面不至于伤身子,还不硌身子,很舒适,特受人们青睐。躺在草苫上,枕着麦秸枕头睡觉,小孩子听着故事看着美丽夜空划过的流星就进入梦乡了。


第二天一早大人把被子往肩上一搭,卷起草苫走人,干净利索。


草苫织得是否刮净美观则因人而异。有人把它织成人见人爱的艺术品,有的人不要好,草苫就会毛糙,像不修边幅的人一样难看。


织草苫必须先纺麻经,这种麻经儿不能用大麻麻皮,必须用高约2米、叶子像鸡爪一样的红杆儿的纤麻麻皮。纤麻皮纤维长,韧度比大麻高,很结实。纺出的麻经儿细,织出的草苫精巧美观。


纺麻经儿一般在冬春闲暇时光,把纤麻皮的根端捆起来挂在门鼻上,用时,抽出一绺麻皮挂在纺棰当中的铁钩上,一手提着麻皮,一手转动纺棰上劲儿。上完劲儿把它缠在当中细的纺棰上。再把麻经儿缠在当中细两头大、磨光的小砖头上当线坠。




织草苫是在专用架子上操作的。有心人做织草苫的架子,先找两个人字形的较粗树枝,上端弄成榫儿,当中凿眼儿。中间插一横木,上端安一直木棍,架子做好后放地上很结实稳固。


织草苫时,在架子的上端横棍上刻上8个距离均匀的记号。把8对线坠放在刻印上。起头时先放一根搓好的草绳,然后把麦秸的根部与两边齐,开始把前边的线坠放后边,把后边的线坠放前边交换位置,等8个线坠都交换位置后,再在织就的草苫上搭麦秸,直到织够长度。


在织的过程中,还要把草苫边辫起来,这样草苫既结实又好看。最后,结束时用草绳结尾,用麻经儿挽个结,一个麦秸草苫就织好了。


草苫与席子一样同样可以拿到集市去卖。那时一个草苫只卖一元钱,织得多了,自然是家庭零花钱的一个来源。



03

麦秸草墩子

既是坐具又是礼品

在小岳岳的家乡南乐,麦秸真能变成宝

锅盖


现在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大多家庭都是以沙发为坐具,高档大气,排场十足。


没想到农村麦秸草墩子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甚至城市也偶见草墩子。


令人奇怪的是城市一个朋友,到嫁到南乐县的姐姐家串亲戚,走时什么也不要,却相中了一个麦秸草墩子,让她爱不释手,跑100多公里带回了家。




草墩子土得掉渣,为什么会受人喜欢呢?


因为它是由麦秸编制的,坐着不软不硬,舒适、轻巧,携带方便。坐草墩子,夏不热冬不冰,透气,屁股不出毛病。


坐在餐桌前吃饭,不高不低。最大的特点就是掂起它就可走,外出聚堆喷闲话 、拉呱掐缏子、干活、看戏看电影,带着轻巧,坐着舒坦。

在小岳岳的家乡南乐,麦秸真能变成宝

在小岳岳的家乡南乐,麦秸真能变成宝

在小岳岳的家乡南乐,麦秸真能变成宝

在小岳岳的家乡南乐,麦秸真能变成宝

在小岳岳的家乡南乐,麦秸真能变成宝

在小岳岳的家乡南乐,麦秸真能变成宝



去年国庆节回老家,正赶上侄媳妇编草墩子,让我长了见识。

在小岳岳的家乡南乐,麦秸真能变成宝



她先把麦秸用水喷湿,拿一把麦秸从中间用一根绳子捆起来,分三股像编大蒜辫一样编辫子,这样就成了一边是辫子,一边是麦秸的长辫子了。把两个留着同样长麦秸的长辫子,一个辫子在上边,一个辫子在下面,从一头用力卷起来,就成了两头大,中间小的墩子。


然后用草腰子把当中紧密缠裹结实,把草腰子头插进里面,就做成了草墩子,把墩子心里的绳套提出来就是草墩子的提手。草墩子挺挺括括,轻巧耐坐。现在不少人在外边套上花布增加美观,还有的外边加编织袋,结实好看。

在小岳岳的家乡南乐,麦秸真能变成宝

在小岳岳的家乡南乐,麦秸真能变成宝



谁成想看来是废物的麦秸一身都是宝物。除做草腰子、草苫、草墩子、草箱子、锅盖等土玩意儿外,扬麦秸可喂牲口,还可垛墙;长麦秆可苫土墙,盖屋顶。


在小岳岳的家乡南乐,麦秸真能变成宝


更令人惊奇的是麦秆还可做麦秆画,做出的麦秆画形象逼真。无论花鸟虫鱼还是人物栩栩如生,本不值钱的麦秆到了艺术家手里就变成美轮美奂的艺术品,身价陡增。你能小看麦秸吗?

(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从淅川到北京,南水北调挖出河南多少秘密?
过去的麦收,是一场千军万马的“战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南乐   麦秸   南乐县   打麦场   坐具   麦秆   墩子   草绳   腰子   锅盖   辫子   轻巧   美文   架子   结实   美观   家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