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在汤阴县宜沟


慈禧太后在汤阴县宜沟

慈禧太后在汤阴宜沟


一桶姜山

八国联军没有进北京时,就吓得慈禧太后一路仓惶西逃,在回京途中驻跸在邺南首镇汤阴县宜沟镇。这里濒临古官道,物阜年丰,店铺林立。

别看慈禧对外国侵略者怕得要死,对国内的大小官员仍然懿威不减,因此慈禧来到宜沟消息传出后,一些官员和地方豪绅在慈禧面前跪倒一大片,口中不断山呼“万岁”。慈禧听惯了这种声音,不以为然,仍然傲慢地蔑视群僚。她偶尔抬头发现一个人头顶木桶跪在人群中,不免有点诧异。她用手一指吩咐太监:“他是干什么的?把那人给传过来!”

“喳!”一个太监领命。

那人原来是浚县田辛庄一个老年拔贡,平时勤学好问,但一生没有考上举人。太监来到他跟前,传他见驾,知太后喜怒无常,不知是喜还是悲,吓得心里“砰砰”乱跳。他放下木桶,原来里面装了一桶鲜姜。太监向太后做了汇报,这不是寓我大清一统江山吗,太后甚是喜欢。

那拔贡大着胆子走到慈禧跟前,“噗通”跪下,高声秉道:“愿万岁,抵御外寇,富民强国,一统大清江山。”

慈禧饱受颠沛流离之苦,深感失权之辱,感到这拔贡说到心坎上了,于是懿颜大悦,问过老拔贡姓名、来历,宣谕道:“赐龙头拐杖一根,黄马褂一件,游外翰林。”

这老拔贡一生不得志,心里早觉清廷腐败无能。眼下国家遭受侵略,民不聊生,作为大权在握的慈禧太后本应率领人民同仇敌忾抵御侵略,而老佛爷却弃国逃命,心中早有不满。今借姜山寓意太后,却说到慈禧心坎上,真是捧得狠,不如捧得准。

听见赏赐,心花怒放,老拔贡急上前三拜九叩:“谢老佛爷懿主隆恩。”


永通河


慈禧太后在汤阴县宜沟


慈禧太后一行人马在大小官员前呼后拥下来到汤阴宜沟,一个小镇猛然间添了这么多人马,一刹时人畜饮水成了难事,人困马乏,现打井也来不及呀!

这事急得随行官员抓耳挠腮,也吓得当地官员直拉肚子。不知谁说了声:“这河有水也行呀!”这下提醒了县太爷。

原来宜沟镇有条河叫宜师河,出自太行,清凌凌的河水流入卫河。不知何时有人在上游打了拦河坝,河里没有了水,经人提醒,速令人开坝放水,汹涌的河水很快流到宜沟,人畜都饮了个饱。

慈禧也喜上眉梢,对着清澈的河水不胜感叹:“宜师河呀宜师河,魏文帝称你为宜师之河,如今你为我解决了人马饮水之用,我封你为永通河,愿你清水长流,造福百姓。”

从此宜师河也叫永通河了。


慈禧太后在汤阴县宜沟

蛤蟆塌气


慈禧下榻在宜沟镇附近的姜王庄,这时正直夏天,池塘里蛤蟆全然不顾老佛爷驾到,拼命鼓气“喂——哇”乱叫,此起彼伏,不肯停歇,像与老佛爷作对,搅得老佛爷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心里烦得要命。不禁说道:“撒气。”

从此姜王庄的蛤蟆真的不会叫了,但把它们放到其他池塘里仍然会叫。

1998年5月9日雨

2021年大年初一发现旧稿中有此草稿,存入电脑,转存百度网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汤阴县   浚县   通河   汤阴   人马   江山   老佛爷   心坎   木桶   太后   蛤蟆   太监   美文   河水   慈禧   官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