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洋村的“考古家”(载2020年1月3日《河南日报》)

捡拾来的“土博士”(原题目)

作者 李恩义

渔洋村的“考古家”(载2020年1月3日《河南日报》)

龙振山与参观者合影

安阳市殷都区安丰乡渔洋村是个具有6000年不断代文化古村落,村里有个私人渔洋文化博物馆,说起它的主人龙振山连文物专家也不得不刮目相看。

渔洋村的“考古家”(载2020年1月3日《河南日报》)

龙振山1962年安阳市初中毕业后,响应国家各行各业支援农业的号召回到生他养他的渔洋村,先在小队当会计,后任大队会计兼副支书,古铜色脸庞,一身土得掉渣的农民装束,但在繁忙的劳作之余喜欢看书,爱好文史研究。安阳文史论坛每月召开一次专家研讨会,他家离安阳20多公里,他都是第一个到会。

渔洋村的“考古家”(载2020年1月3日《河南日报》)

仰韶时期文物


渔洋紧邻漳河,对岸就是河北省磁县,别看渔洋地处偏僻,却是战国时期西门豹引水灌田的渠首所在地,又是一个古渡口,以前商铺、饭店鳞次栉比,村里的门楣文化多姿多彩,这一切滋润着本就有一定文化功底的龙振山。

渔洋村的“考古家”(载2020年1月3日《河南日报》)


1974年他在地里挖苹果树坑,突然触到硬东西,小心刨出来,原来是陶片和陶坯,并保存下来。后来买了一本《工农兵考古知识》,才知道是商代陶片,他发生了兴趣。20世纪80年代,一场大雨过后,龙振山到地里转悠,在村西北的深沟边发现一具尸骨和一个陶鬲(li),人骨下有贝币,凭着自己积累的知识敏锐地感到这是商代遗存,他进一步推断中国丧葬入殓时一直流行的在死人身下垫铜钱硬币的习俗最少在商代已经有了。这一发现让龙振山激动不已。从而收集古物的兴趣更浓。每一次大雨过后或工余他都到田间地头沟边转悠,每每有所斩获。(渔阳村紧临漳河,村西北有雨水长期冲刷,流往漳河形成的大沟)他把捡拾到的瓷片、烂瓦收拢来,安阳市博物馆一个朋友送给他一瓶胶水,他把相对应的碎片粘起来,竟像一件器具。辛勤的劳作,丰富着他的藏品,他买来许多文物书籍进行对照,确定藏品的年代名称,然后贴上标签。实在拿不准的就跑到市博物馆请教专家。每一次收获他都像小孩子一般兴奋,有成就感,因此更激发他捡拾文物的积极性。

渔洋村的“考古家”(载2020年1月3日《河南日报》)

北周唐代空心砖


村里老百姓都知道龙振山喜欢收集“破烂玩意儿”,就把自己盖房或耕地发现的碎磁烂瓦送给他,经过30多年的不辍拾掇,竟积攒了3000多件“破烂”文物,经过整理,一部6000年不断代文明史展现在大家面前。从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下七垣文化、商代、春秋战国、汉代、北朝、唐宋元明清,直至民国一个时代都不缺。

渔洋村的“考古家”(载2020年1月3日《河南日报》)

春秋战国文物


别看龙振山收藏了这么多藏品他一件都不卖。上级支持龙振山的收藏,特意给他配了玻璃展柜,他分时期摆放展品,其中石铲、石碾、鹿角犁、商代卜骨、汉代大砖,45公分长汉代完整大瓦、商代陶鬲、陶纺轮、渔网坠等等都成了镇馆之宝。

渔洋村的“考古家”(载2020年1月3日《河南日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站长英国留学博士唐际根听说后,三来渔洋参观指导,并交上了朋友,对龙振山收集的文物惊叹不已,并称龙振山对文物的认定基本无误。如今龙振山的渔阳文化文物展览馆成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接待观众一万多人次,其中不乏外国慕名而来游客,使古村庄分外热闹。2019年寒食节这天上午接待300多人,下午接待500多人,龙振山不得不让儿子和女儿当服务员,为此龙振山搭了许多功夫。却乐此不疲。一批批学生来此感受6000年中华村落文明,龙振山感到这辈子没白活。

渔洋村的“考古家”(载2020年1月3日《河南日报》)


丰富的文物积累也让龙振山增长了知识,2013年编著了50万字《守望渔洋古村》。他不仅研究“陶片碎瓷”,还着眼于墓志、碑刻、钱币的研究,还著述了40多万字的《明代彰德赵王府记事》。

1998年安丰乡西高穴砖场起土时发现十六国后赵鲁潜墓志,龙振山急忙前往拓印了下来。墓志记载该“墓往南170步(208.5米)至魏武帝陵西北角”,在2002年第二期《华夏考古》杂志发文《鲁潜墓志及相关问题》,首先提出曹操高陵的准确位置,引起考古界重视。

渔洋村的“考古家”(载2020年1月3日《河南日报》)


宽阔的知识面赢得了村民尊重,人们称他为“土博士”。2007年被评为安阳市劳动模范,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06年2012年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文物保护员,2013年被评为全国第六届“薪火相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


渔洋村的“考古家”(载2020年1月3日《河南日报》)

重修的渔阳南寨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临漳   磁县   安阳市   安阳   漳河   商代   墓志   春秋战国   藏品   汉代   美文   村里   文物   博物馆   发现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