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每日一读」之《灵魂只能独行》D6


【作者】:周国平


7.9「每日一读」之《灵魂只能独行》D6

【阅读进度】

读完五辑孤岛断想


阅读感悟

今日阅读时有两点感受:

先是对本书的题目《灵魂只能独行》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详见下文的摘抄第三部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是人生只能由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意义。别人只能相伴,却无法真正替自己决定人生。因此,要追寻人生的意义,要先从有独立意识开始。想起了舒婷的《致橡树》,它其实不仅仅适用于爱情,也是一切好关系的写照。


再就是对心灵空间无比赞同。个人感觉这点类似于国画提倡的留白。必需要给自己一些暇余,而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归根到底,还是需要沉静下来方能倾听到来自内心的声音,接受生活中的真谛。


说来也巧,今日外出时,我正好听着自己喜欢的《蒋勋说红楼梦》,正听得入迷,却恰穿过一个施工现场。结果,即使蒋勋老师的声音依旧娓娓动听,循循善诱,但即使开到最大音量,却因周围一片嘈杂而难以获得相应的信息,即使听了,也无法正常接受,反而好似杂音。


由此,不禁感慨真是静以修身,宁静方致远。以及,书中前面讲述的那位农民哲学家的坚持又是多么难得。


7.9「每日一读」之《灵魂只能独行》D6

阅读摘抄

(1)宗教的本质不在信神,而在面对神秘的谦卑和面对神圣的敬畏。根据前者,人只是分为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根据后者,人才分为有信仰者和无信仰者。


(2)真正的创造是不计较结果的,它是一个人的内在力量的自然而然的实现,本身即是享受。


(3)灵魂之所以只能独行,是因为每一个人只有自己寻找,才能找到他的上帝。

即使两人相爱,他们的灵魂也无法同行。世间最动人的爱仅是一颗独行的灵魂与另一颗独行的灵魂之间的最深切的呼唤应答。


(3)灵魂只能独行,但不是在一片空无中行进。毋宁说,你仿佛是置身在茂密的森林里,这森林像原始森林一样没有现成的路,你必须自己寻找和开辟出一条路来。可是,你走着走着,便会在这里那里发现一个脚印,一块用过的木柴,刻在树上的一个记号。于是你知道了,曾经有一些相似的灵魂在这森林里行走。你的灵魂的独行并不孤独。


(4)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幸福或不幸,而是不论幸福还是不幸都保持做人的正直和尊严。


(5)外在的眼睛看见现象,内在的眼睛看见意义。被外在的眼睛看见的,成为大脑的贮存,被内在的眼睛看见的,成为心灵的财富。联想到了《小王子》


写作便是一种训练内在视力的方法,它促使我经常睁着内在的眼睛,去发现和捕捉生活中那些显示了意义的场景和瞬间。只要我保持着写作状态,这样的场景和瞬间就会源源不断。


(6)真正的彻悟是在恋生的同时不畏死,始终怀着对亲人的挚爱,而在最后时刻仍能从容面对生死的诀别。


(7)泰戈尔:我们在黑暗中摸索,绊倒在物体上,我们抓牢这些物体,相信它们便是我们所拥有的唯一的东西。光明来临时,我们放松了我们所占有的东西,发觉它们不过是与我们相关的万物之中的一部分而已。”


(8)说到责任,可分三种情形,一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另当别论;二是为了名利而承担的,可以归结为名利;三是既非内心自觉,又非贪图名利,完全是职务或客观情势所强加的,那就与苦难相差无几了。


(9)无论你多么热爱自己的事业,也无论你的事业是什么,你都要为自己保留一个开阔的心灵空间,一种内在的从容和悠闲。唯有在这个心灵空间中,你才能把你的事业作为你的生命果实来品尝。如果没有这个空间,你永远忙碌,你的心灵永远被与事业相关的各种事务所充塞,那么,不管你在事业上取得了怎样的外在成功,你都只是损耗了你的生命而没有品尝到它的果实。


(10)一切外在的信仰只是桥梁和诱饵,其价值就在于把人引向内心,过一种内在的精神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独行   泰戈尔   灵魂   信仰者   名利   美文   外在   物体   果实   内心   意义   眼睛   心灵   事业   人生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