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每日一读」之《理想国》


【作者】:柏拉图

【译者】:吴松林、林国敬


7.21「每日一读」之《理想国》

阅读进度与内容简介

第5卷财产 贫困 善德

将人的灵魂分为三部分,即理性、激情和欲望,得出正义者应该是什么样的人,不正义者会是什么样的人,最后推出正义的定义。


7.21「每日一读」之《理想国》

阅读感悟

阅读中,读者会很轻易被文中苏格拉底思考的缜密所吸引,同时也有些烧脑。但非常难得的是,苏格拉底始终把握着主线,在看似零散的辩论中对于核心论题的深度把握很到位。(见下文摘抄第5句。)


今日印象最深的内容是关于灵魂的一段论述。(见下面摘抄第3句)

它让我坚定了以前已经明确的观点:“灵魂对人有着别样的意义”。想起了之前读《灵魂只能独行》里的内容“人的灵魂生活比外在的肉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更为本质,每个人的人生质量首先取决于他的灵魂生活的质量。”

而在柏拉图设想的理想国中,无疑是注重教化的,同样也重视灵魂的构建。

灵魂对于千年前的先贤重要,千年后的我们其实也如是。只是如今的我们似乎更容易迷失方向。

所以要把握好自己的关注点。这和当今社会瞬息万变的节奏有关,比如,我们每天都面临着海量信息,可是我们的时间与精力都是有限的,要以有限的时间来应对貌似无尽的信息,结果可想而知。

我今天上午就是如此,本想查个资料,却随手刷了几个视频,最后甚至忘记了自己本来的目的。待回过神来,几乎上午的时间已一去不返。在这种情况下,何谈深入思考?


我希望关注自己的灵魂,让其成长,从调整关注点,安排好时间开始做起吧。


7.21「每日一读」之《理想国》

阅读摘抄

(1)四种善德:知识、胆量、节制,和正义。前三种依赖于正义的维持。


(2)人有三种特性:欲望、激情和理性,就像国家有三等人:商人、军人和统治者。

因为如果人未受到不良的教育,那么激情是理性天然的辅助,就像军人辅助统治者那样。


(3)正义就是去拥有所应该拥有的东西,做应该做的事。


正义的人不就是不容许他的理性、激情和欲望相互干涉、相互改变职责吗?他能够修养自身,使三者能够相互调和,而没有冲突的隐患。因为他看待这三者,就像音乐中的高、中、低三种音,要使它们相互联络之后才行动。所以他所做的,不论是对于财产还是卫生,或者为了国家的事,或者为了个人的事,每件事都能够恰到好处,与正义相吻合。能够使人坚守正义的知识被称为智慧,而使人与正义背道而驰的知识被称为无知。


(3)人生在世,如果人的精神上的追求全都失去,那么他就虽生犹死;精神上已经失去追求,则在其他事物上即使可以有求必应,但正义与善德却是其绝对得不到的。那么即使生存于世,又有什么价值呢?


(4)我们要建设的是一个既有秩序,又能让每个人能获得安乐的国家。在这个国家中,我们能比较容易地发现正义,而不正义则也会在与之相反的国家中被发现,等到这二者(正义与不正义)都被发现后,我们就可以比较正义与不正义哪个更能让人幸福。我们刚才所要建立的是一个普遍幸福的国家,而非少数人幸福的国家。


(5)固有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就是正义的人与不正义的人在利益上的比较。获得利益较多的究竟是行使正义与积善的人,还是专门做不正义之事而不为人所觉察,也没受到惩罚的人,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先贤   苏格拉底   柏拉图   理想国   关注点   统治者   美文   正义   理性   灵魂   欲望   激情   发现   幸福   时间   国家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