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8「每日一读」之《理想国》


【作者】:柏拉图

【译者】:吴松林、林国敬


7.18「每日一读」之《理想国》

将之概括成3个关键点

1.什么是正义?

2.个人发展,教化;

3.政治理念。


7.18「每日一读」之《理想国》

【阅读进度】

浏览全书,完成第二章阅读。


7.18「每日一读」之《理想国》

书籍背景

柏拉图生于雅典城邦衰落的时期。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后,雅典城邦危机四伏。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诬告并处死,株连到柏拉图,他被迫离开雅典流亡国外,达12年之久,同时也促使其反思雅典政体与正义,这也促成了《理想国》的产生。


7.18「每日一读」之《理想国》

阅读感悟

这章是探寻正义的本质,围绕着什么是“正义”展开。

阅读中,读者会看着对手在苏格拉底不动声色地引导下一步步走入自身论点的陷阱。苏格拉底则以逸待劳(被迫),时刻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就像一位静待时机的捕食者,可是这个时机与分寸把握得恰到好处,真是水到渠成。这是个本身就蛮有趣的过程。


书中内容有些绕,而且用了大量的比喻正义。

比如,开始的欠债还钱与第二个的强者利益观点。它们都在苏格拉底看似被动却逐步深入引导的过程中自己发现观点的谬论,进而不辩自明,从而成功反驳了这两个观点。


不过,苏格拉底虽辩论成功,但他并不以此为荣。因为他所关注的“正义”到底是什么?这一核心问题仍未有答案。他对此也进行了反省。果然对于重点问题还是应该一鼓作气攻克为佳,或者有苏格拉底那种抓住不放的劲头与意识,这样才不会轻易就迷失。


期待明天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理想国   伯罗奔尼撒   苏格拉底   攻子之盾   以子之矛   雅典   柏拉图   欠债还钱   政体   城邦   谬论   美文   正义   时机   观点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