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经典真实故事:“一门三节度”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这个朝代流传至今的故事很多,其中就有经典真实故事:“一门三节度”。

唐朝滑州人韩弘以司徒、中书令之衔出任河中节度使时,其弟韩充任义成节度使,其子韩公武亦曾任鄜坊节度使。韩氏父子兄弟,都掌有节帅之权,作为人臣的荣耀,在当时无人能比。

唐朝经典真实故事:“一门三节度”

韩弘(765年-823年),唐朝滑州人,唐朝中期藩镇将领,受唐宪宗、穆宗宠遇,历任大理评事、都知兵马使、司徒、中书令等职。他是曹魏司徒韩暨之后,为人精明,勤于政事,在朝野上下颇有威望。长庆二年十二月(823年1月),韩弘去世,年五十八岁。获赠太尉,谥号"隐"。长庆三年(823年)七月,韩弘与夫人翟氏合葬于京兆万年县的少陵原。撰有《圣朝万岁乐谱》,可惜已经散失。

唐朝经典真实故事:“一门三节度”

韩充(770年-824年9月25日 ),原名韩璀,唐朝滑州人 。唐朝中期将领,曹魏司徒韩暨之后、宣武节度使韩弘之弟,曾任职宣武军节度使、御史大夫、右金吾卫大将军、检校尚书、检校司空等职。韩充为人宽厚,颇得士兵拥戴。他出身将帅世家,秉性节俭,不喜豪华奢侈,虽历任三镇节度使,但衣食住用、玩赏之物都如同儒生。他领军时,临机应变,行事果断,被世人推为良将。他为避猜嫌,而只身入朝,历授右金吾卫大将军、鄜坊节度使、义成节度使等职。长庆二年(822年),韩充兼任宣武节度使,奉命讨伐叛将李絺,不战而入汴州。他就任后,驱逐乱卒,使宣武军得以安定。长庆四年(824年)八月,朝廷加封韩充为司徒。诏书还未下达,韩充于二十九日(9月25日) 因暴病猝逝,享年五十五岁。唐敬宗追赠他为司徒,赐谥号"肃"。

唐朝经典真实故事:“一门三节度”

韩公武(?-822年11月22日 ),字从偃,唐朝滑州人。唐朝中期将领,曹魏司徒韩暨之后 、宣武节度使韩弘之子。韩公武早年曾任卫尉主簿、宣武军马步都虞候等职。淮西之乱时,率军三千参与平乱。此后因功升任鄜坊节度使,历官金吾将军、右金吾卫将军、左骁卫上将军。他为人恭逊,不以富贵自居。长庆二年(822年),韩公武去世。获赠户部尚书,谥号"恭"。

唐朝经典真实故事:“一门三节度”

摘写老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京兆   唐朝   司徒   宣武   临机应变   万年县   中书令   谥号   节度   节度使   大将军   尚书   历任   将领   美文   将军   为人   真实   故事   经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