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滑县:棘马林、寺台的由来

郭威韦城(万古镇妹村)兵变称帝后,柴荣镇守澶州(今濮阳)。

赵匡胤受苗训指引,和郑恩在澶州与失散的柴荣(也就是后来的周世宗)会见,应柴荣之请,柴荣、赵匡胤、郑恩、石守信、张光翰、赵彦微、赵匡义七人效桃园结义,拜告天地,成了龙虎英雄会。

河南滑县:棘马林、寺台的由来

一日早饭后,赵匡胤忽然有了个念头,要出外打猎散心。因柴荣在帅府军务繁忙,赵匡胤只和郑恩其他几个弟兄带了弓箭器械,领了十来个亲兵,出了城门,专拣人烟稀少处纵马奔驰,寻找猎物。因天气炎热,野物大都躲入荫凉处或空洞里。好不容易发现一只野兔,那免箭离弦般地向西南跑去,众兄弟便一齐纵马,风驰电掣地追赶过去。

赵匡胤那匹赤兔胭脂马,乃千里名驹,追了一阵,便把郑恩等人落在后边,望不见影儿。追着追着,一转眼,不知兔子跑往何处了。匡胤此时也迷了路径,只好信马由缰,不知不觉,已离开澶州百十华里。

河南滑县:棘马林、寺台的由来

赵匡胤跑丢了众位弟兄,又找不到猎物,心中正感到惆怅,见路上三三两两的行人匆匆西去,感到好奇,便上前打听。原来这些是去聚宝寺瞧打擂看热闹的。聚宝寺离此四五里路,属滑州管辖。当时政局动荡,社会治安状况不好,时常有强人打家劫舍。那个时候寺台有一道街姓祝,祝姓里头有一个彪形大汉,其名字已失传,只知道人称他祝大汉。他力量头大,一人能分开两头正在抵头的牛。为震慑贼寇,祝大汉在寺前设下擂台,三六九开擂比武。这里打擂有个规矩,你能打赢,送你黄金百两,若打不赢,加倍偿还。不少的人看着那百两黄金眼红,可是上得台去,三五个回合,不死便伤。

赵匡胤听说,心里痒痒,就有意随同前往,可马匹带在身边多有不便。他举头见不远处有一片枣树林,树林里隐约有人家。心想,不如把马暂寄那里吧(也就是现在的万古镇棘马林村),后来这个村就叫棘马林。

赵匡胤把马寄在枣树林之后,龙行虎步来到擂台前,放眼望去,见这擂台足有一丈多高,台柱上贴着一幅对联,上联写:拳打五岳猛虎;下联写:足踢四海跤龙。顶上的横幅是:“威震八方”。一大汉铁塔般站在台上,耀武扬威,台下人虽多,却无一人敢上台与其较量。那赵匡胤热血上涌,飞身跃上擂台。台上拳来脚往,飞跃腾挪,打了个天昏地暗;台下观众叫“好”喝彩声不断。足足打了半个时晨,不分胜负。也该赵匡胤丢脸,二人正战得全神贯注,由于台板不甚平整,匡胤向后退时,不小心脚被绊了一下,仰面朝天向后倒去。祝大汉一见满心欢喜,使了个饿虎扑食来拎赵匡胤。赵匡胤见大汉来拎自己,顺势来了个喜鹊登枝,双足对准大汉胸脯,将身一跃,用力蹬出。谁知那汉双足像扎了根似的,赵匡胤好像蹬住了一堵墙,心想“不好”。说时迟那时快,稍一楞神,被大汉趁势抓住二足撩下了台去。

赵匡胤打遍东西二京无敌手,不料败在一个村夫手里。他又羞又愧,从地上跃起撒腿正东而奔。祝大汉见他溜走,纵身跳下台去紧追不放。二人前跑后追至寺台东地,突起一阵狂风,刮得尘土飞扬,五步外看不见人。等大风过后,赵匡胤已无了踪影。

河南滑县:棘马林、寺台的由来

后来赵匡胤登基,派人寻访祝大汉为朝庭效力。祝大汉得知被自己扔下台的红脸汉成了当今皇上,便举家逃往外地去了。现在的寺台村没有一家姓祝的。

因聚宝寺摆擂台,后都称聚宝寺为寺台,一直延续至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滑县   台东   猛虎   濮阳   野物   饿虎扑食   龙行虎步   桃园   贼寇   枣树   河南   弟兄   大汉   猎物   古镇   美文   由来   擂台   台上   马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