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县唐古寺的历史与现状

滑县东部有座古寺名叫唐古寺,其原名叫隆兴寺。据滑县县志记载唐古寺里原来有一尊南北朝时期的石雕大佛,据此推断该寺应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

唐古寺是建在一个大封土堆上的,这个封土堆是由据今四千多年前的古人,为防止被泛滥的黄河水淹没而修建的村庄,这个被古人当作村庄居住的高台原来面积是非常大的,而且比周围地面要高出很多。在这个高台北面还有一个高台也是古代的村庄,这两个村庄在古代是隔河想望的。中间的这条河并不宽,所以我们很难推断出这两个高台上居住的人,是不是属于同一个族长管理的。

滑县唐古寺的历史与现状

根据2001年河南省考古队进行的孝古发掘可以知道,这两个封土堆最早的文化层属于龙山文化。从这两个封土堆上的墓穴来看,原来居住在高台上的人在汉朝以前就不再居住于上面了。考古队在这两个被称之为,三义寨遗址的封土堆里发掘出了大量的,属于龙山文化时期的石刀石箭头等石器和骨器以及一些陶器。这两座封土堆里有很多汉朝到宋朝时期的古墓,而这些古墓基本上都被盗过。

新中国建立后,三义寨村大队曾经在北边的封土堆上建了一个烧砖窑,因此这两个被附近村民称之为冢的,大土台上的土很多都被烧成了砖而用掉。由于封土堆上的土含有大量草木灰而呈灰黑色,而被村民当作壮地的肥料拉走。后来还有些没有道德观念和文物保护意识的人,把封土堆上的土拉到家中垫宅院。这些情况就导致了原本高大的封土堆缩小了许多。

滑县唐古寺的历史与现状

很久以来唐古寺门前每月都有集、会,按农历每月的初二和十六日是大会,其它双数的日子叫集,大会要比集上买卖多西的人要多的多而且每年的四月初八都要唱大戏。

民国时期唐古寺东南角的西中冉村出了个泼皮,这个泼皮姓刘他有一个痴傻的弟弟。泼皮刘大经常偷鸡摸狗就爱干些令人不耻的勾当,可是他好吃懒做又爱赌博,家里过的一直很拮据,父母过世后他一直都想除掉自己的傻弟弟。

刘大领着傻弟弟赶四月初八的大会,他买了个烧饼并且在烧饼里放了一些毒药,他让弟弟在寺院里吃有毒的烧饼,并告诉弟弟在寺院里等自己一定不要离开,而他自己却到会场里闲逛去了。直到他弟弟死在寺院里他才到寺里去,这个刘大一口咬定弟弟是吃了寺里的东西被毒死的,他不依不饶最后讹了寺院八十亩耕地才罢休。

滑县唐古寺的历史与现状

寺院东北角的南屯村有一姓南的善人,见寺院田地被人讹走他大发善心,在第二年春天买了树苗并雇人栽种于戏院和会场里,由于栽树的地点与摆摊的商人发生了争执,会来被人杀害于寺院大门外。也有说法是南屯村一姓张的大户与其竞争捐款栽树一事,姓张的只捐钱而栽树的具体事务他不管。姓南的承诺树苗他自己买,让附近村民栽种,只挖坑种树的种好一棵树他给黄豆一升。用砖给树苗砌防护罩的,每砌成一个给黄豆三升,而砖也有姓南的购买。因此寺院选择了南姓善人这也导致了姓张的怀恨在心,姓张的为了报复就雇凶杀了姓南的。

因人心不古而让寺院成了是非之地,不知是僧人觉得自己不能引一方人向善而内疚,还是怕日后会祸及自身,僧人们竟然在一夜之间全都离开了唐古寺。

僧人在离开寺院前留下了字据将寺院托付给三义寨村的张保长,张保长也曾派三义寨村的人在寺里住守。住守的人在寺里种了棵杏树,直到一九九六年的时候这棵杏树才被伐掉。

滑县唐古寺的历史与现状

粮管所里早已不再存放粮食

新中国成立后古寺被占用成了粮管所,而写着隆兴寺的木匾额早已不知所踪。当时的干部认为这座寺院是唐朝建的,也就把寺院改名为唐古寺粮管所,这也让很多人以为这里以前就叫唐古寺。还有种说法讲的是国民革命军在推翻清政府的时候,有一群军人到寺里驻扎休息,他们问寺里的僧人这个寺叫什么名字,老和尚告诉他们叫隆兴寺。军人一听就不乐意了,他们说住在皇宫里的那个所谓的真龙天子已经兴盛不起来了,我们要推翻他你们这个寺院也得改名。军官问老和尚寺院是什么时候建的,老和尚说可能是唐朝建的,军官就让部下把寺里能写寺名的地方都写上唐古寺。

成了粮管所后工作人员为了放便车辆出入和储藏粮食,他们就把原来的伽蓝殿和天王殿都拆除了,后来年久失修的祖师殿因雨淋风刮坍塌后也被拆除。因周边群众的不满和争取,粮管所就简单的重建起了后大殿。县政府本来计划将乡政府建在唐古寺西边的,可是寺院西边田地大多是聂庄村的,聂庄村的人因不想土地被占用而反对和抵制,最后乡政府建到了老爷庙,并且把原来唐古寺这里的集、会也带到了老爷庙那里。

滑县唐古寺的历史与现状

因资金短缺而一直没建好的后大殿

文化大革命时期寺里的古建筑遭到了大肆破坏,原来的房屋基本上都被拆除而改建成了粮库和办公室以及工人宿舍。我以前听年纪大的老人说寺里的古代石碑和佛像大多都被人们砸碎垫到房基里了。也有老人说那些石头佛像和石碑都拉到黄河边埋到黄河大堤里了,也有老人说他记得很多佛像和石碑都就地挖坑掩埋了。

被西中冉村刘大讹走的耕地被刘大卖给了西中冉村的其他人,他们为了放便耕种就与三义寨村和聂庄村的人进行了多次调换。三义寨村把村南头的田地划给了西中冉,而古寺周边的田地交给了三义寨村的人耕种,聂庄村边原属于三义寨村人的田地交给了聂庄村的村民耕种。新中国刚成立后的土地改革使土地都成了村集体所有。自知这些田地来路不正,且在浮夸风大行其道时,在农民多种地不多吃粮食的时候,西中冉村放弃了耕种这些田地,后来国家使行包产到户,西中冉村又拿出原来的地契将田地要了回去。

滑县唐古寺的历史与现状

生活水平的提高让古寺周边的人们又想恢复往日古会的繁荣景象。现在由于粮食不再由粮管所专营,唐古寺粮管所已是人去楼空,而且房屋大多也已破败不堪,这就让古寺周边的一些老人又重燃起了重建古寺的希望。

唐古寺每年的四月初八大会原来是周边四十八个村庄共同出资请戏班前来唱戏的,会首也是这四十八个村里有威望的人轮流当的。乡政府把唐古寺的集、会迁到老爷庙后,唐古寺的四月初八大会就中断了,一直到一九九六年才在三义寨村的,郑清然等人的努力发动下,又开始在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唱四天大戏。出资的村庄也由原来的四十八个减少到了十几个。很多村庄的人都要求三义寨村把古寺的田地交出来,让所有参与古会的各村共同管理,他们才肯出钱出人参与古会管理和重建古寺的各项事宜。时过境迁原属于唐古寺的土地早已不知流转到了谁的手里,而仅剩下的一方唱戏的那一小块地都有人想占为己有,更何况要三义寨村拿出几十亩地,三义寨村的人怎么可能凭白无故的拿出来呢?

滑县唐古寺的历史与现状

操劳于重建古寺的这些老人文化水平都不高,古寺又归政府所有,老人们奔波了许多年甚至有些老人已经过世了,他们也没有得到政府的帮助。由于年轻人大都不信佛教也就没有年轻人愿意帮助他们。老人们几年前筹到了一些钱并强行在古寺里建佛殿,直到现在他们要建的后大殿也没建好。

我不信佛教但我希望他们能成功。我更希望政府能把古寺的使用权交还给老百姓,并指导和帮助老百姓把唐古寺建成一个宏扬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人民爱国向善的文化活动场所。

摘写道家救世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滑县   隆兴   高台   泼皮   土堆   乡政府   树苗   石碑   僧人   寺院   田地   美文   村庄   村民   弟弟   现状   大会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