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学意义上说,哪座城市是中国的中心?

中国的古都中,最出名的是北京、南京、西安和洛阳这四大古都,基本上占据了大一统王朝的全部都城。然而,比起特征明显的其他古都,洛阳显得有些暗淡,提起汉唐雄风,人人往往想到长安,提起六朝烟雨,人人往往想到南京。洛阳,这个同样名列四大古都的著名古城,一直处在定位不清的状态,更不用说这座古都的经济在四大古都中垫底。洛阳,是一座破落的古城,“废都”之名,其实更适合它,西安毕竟今天还是省会。

但如果我们再深究一下,洛阳并不落后,它的GDP在河南省名列第二,仅次于省会郑州,是开封市的近三倍,洛阳,同样是一座交通枢纽城市、重工业城市,更是河南省自贸区的重点城市,是一座生机勃勃的现代城市,这些并不是人们传统印象中的洛阳。洛阳,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天地的中心 华夏的故都

洛阳得名于洛水,因为在洛水北岸而得名,洛水是黄河的著名支流,也是哺育洛阳文化的母亲河,远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

上古时代的夏商周三朝,传说中的夏朝最主要的文化二里头遗址就在今天的洛阳偃师市。从这点来说的话,洛阳称得上是华夏的故都。

殷商一带总是迁都,也多在洛水边,直到来自于陕西周原的周民族崛起,定都镐京,今天的西安才由此崛起。

西周末年,荒淫无道的周幽王为了讨好冰美人妃子褒姒,想改立褒姒生的伯服为太子,激化了王室内部矛盾,太子宜臼与舅家申侯联合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被杀,西周就这样灭亡了。

周幽王死后,其子在诸侯拥戴下即位,因为镐京还处在战乱时代,诸侯们纷纷主张迁都,往东看,发现中原地区有一个地方正处于群山之中,四周都有群山屏障,易守难攻,那儿还有周公在洛水北岸建造的成周城,就此迁都洛阳,王子即位为周平王,史称“平王东迁”

东迁后的周王朝开始衰落,便是历史上的东周时代,又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周天子势力衰弱,诸侯王国纷纷壮大,到了战国末期,七个作为强大的诸侯国即著名的“战国七雄”,不管天下如何纷乱,周天子始终“稳坐钓鱼台”,继续在洛阳坐镇,形成了类似于中世纪欧洲天下纷乱,教皇独居罗马的景况。

到了战国末期,周天子的地域只剩下了洛阳周边,就这么一点点地方还分为了东周城和西周城,最后都被秦国所灭,这还在秦国启动灭六国程序之前,前249年,秦王嬴政的父亲秦庄襄王即位,派吕不韦率兵出击,灭亡周朝,周王朝的领土变成了“三川郡”,统治中原约八百年之久的周王朝覆灭。

楚汉之争后,汉高祖刘邦原本想定都洛阳,谋士刘敬上谏,称关中为天府之国,秦国依之成帝业,汉王朝要想长治久安,理应定都关中,刘邦遂采纳,当时的关中咸阳城已毁于战火,刘邦在镐京旁兴建了长安城,长安成为汉朝帝都。

西汉末年,王莽篡权,一系列不切实际的改革使得天下大乱,爆发了持续数十年的“绿林”“赤眉”起义,战火烧毁了长安城,300年帝都再度化为乌有,在农民起义中脱颖而出的刘秀得到了南阳与河北大族的拥护,开始了统一天下的战斗,最终在宜阳之战战胜了赤眉军,史载30万赤眉军投降,武器堆得跟熊耳山一样高,刘秀因为是南阳(南阳郡蔡阳人,今属湖北襄阳)人,自然想定都在靠近南阳的城市,洛阳再度进入统治者的视野。

汉光武建武元年(25年),刘秀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为人厚道,不喜欢开疆拓土,这奠定了东汉王朝的守成基调,这也使得东汉王朝成为比较内向的朝代,然而,东汉运气出奇的好,利用西汉对匈奴留下的巨大胜利成果,汉和帝时期窦宪出兵,勒石燕然,击败了北匈奴,解决了边患。

东汉王朝甫一开始就国力不足,地方豪强占有了多数田地,到了中后期,东汉皇帝一个比一个短命,东汉王朝朝政一直被外戚和宦官交替把持着,直到黄巾起义、东汉末年分三国。

然而,东汉王朝最大的贡献恐怕是建造洛阳城,光武帝刘秀休养生息数十年后开始营建洛阳城,东汉时期的洛阳城,位于今洛阳城东15公里,北依邙山,南逾洛水,东据虎牢关,西控函谷关,可以说地理条件十分优越,利于防守外敌。

根据有关文献与考古勘探资料,东汉洛阳故城的宫城形制及变化极为复杂,上世纪60年代的考古勘探了解到该城的宫城形制整体为南北长方形,分为南北两个宫城,其中南宫南临洛水,南、北宫之间以楼阁复道相连,相距七里,所以汉魏洛阳城比目前城墙呈现的10平方公里的要大得多。

从神学意义上说,哪座城市是中国的中心?

汉魏洛阳城比预想的要大。因为汉明帝梦见西方金人,中原王朝第一次派出使者在西域接触到了佛教,第一批从西方来的佛经就到了洛阳的白马寺,白马寺也成为中国佛教之祖。

然而,再辉煌的宫殿也无法挽救东汉王朝的腐朽和堕落,黄巾军起义下,东汉王朝名存实亡,中国历史来到了持续300年之久的魏晋南北朝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白马寺   东周   秦国   帝都   关中   南阳   王朝   城市   洛阳   西周   神学   刘邦   西安   东汉   古都   诸侯   美文   中国   意义   中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