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低估的“另类”古建筑——沈阳故宫

和北京故宫比,沈阳故宫有什么特别?

沈阳故宫的体量不到北京故宫的1/10,气派是比不上的,但是趣味不减。回到东北老家的满族人可以说很放飞自我了,满藏混合的民族审美风格,比紫禁城活泼可爱不少,沈阳故宫才算得上名副其实的“清宫”

被低估的“另类”古建筑——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的标志性风景:十王亭雪景

「十王亭大正殿」相当于故宫的太和殿广场,是太祖皇帝和大臣们上朝议政的地方。从平面图看,跟我们熟悉的中轴线结构不太一样,怎么散散的还歪歪的?却有点眼熟?来看看这里:

被低估的“另类”古建筑——沈阳故宫

上图是满洲里的一处蒙古部落。大政殿与十王亭的布局,与满族皇帝和八旗旗主出征狩猎时扎设营帐的排列方式一致,只不过把蒙古包换成了土木结构,保留了游牧民族的军事民主制

再近一步看“主帐”大正殿

被低估的“另类”古建筑——沈阳故宫被低估的“另类”古建筑——沈阳故宫

上:沈阳故宫大正殿,看起来像个小亭子

下:北京故宫太和殿,方方正正很气派

同样是皇帝上朝的地方,沈阳的大正殿盖成了圆形,就是因为继承自蒙古包,并且还未完全汉化的缘故。

俯瞰大正殿,像一把撑开的雨伞。

屋顶使用多种颜色的琉璃瓦,这种热情奔放的少数民族审美,在象征中华正统的紫禁城里多少被克制了

被低估的“另类”古建筑——沈阳故宫

满族人信奉藏传佛教,在建立沈阳城的过程中,模仿曼陀罗图的模型:为了体现天地和谐的理念,圆形外城套方型内城,东南西北盖四塔四庙,整座城就是民族融合的产物。

被低估的“另类”古建筑——沈阳故宫

左:藏传佛教理念中宇宙的完美模型-曼陀罗图

右:沈阳城城市规划图

除了民族特色外,地域特色也是沈阳故宫一大看点。

这个“东北皇宫”的设计,现代人也不会陌生:

被低估的“另类”古建筑——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还能看到完整的清代火炕装置,包括烧火口、出烟口、烟囱等。

最热的炕头留给最重要的人,皇帝也无法抵抗火炕的魅力。听说,欧洲的地暖发明,就是传教士从中国东北带过去的。

被低估的“另类”古建筑——沈阳故宫

简单的说,沈阳故宫与北京故宫的区别有:满、藏、汉族混合的民族风格,加上地理位置决定的东北地域特色,给沈阳故宫增加了一些趣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故宫   太和殿   满洲里   方型   紫禁城   满族   火炕   正殿   蒙古包   曼陀罗   气派   美文   圆形   古建筑   皇帝   另类   民族   北京故宫   沈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