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长的地名“那然色布斯台音布拉格”竟然是一处荒漠甘泉

中国最长的地名“那然色布斯台音布拉格”竟然是一处荒漠甘泉

中国最长的地名“那然色布斯台音布拉格”竟然是一处荒漠甘泉

甘肃省肃北县马鬃山镇地处黑戈壁腹地。黑戈壁指的是甘肃、内蒙古与新疆之间东起额济纳河,北抵中蒙界山,南临河西走廊西段,西依天山东段大约22万多平方公里广阔的区域。它是中国西北最大的无人定居区,是神秘诱人有待探索的秘境。东西长800公里,南北宽300公里,由于戈壁表面遍布碎石,像是刷了一层黑漆,人们就叫这片地域为“黑戈壁”。这片自古以来就被世人视为畏途困境之地,但它又是草原丝绸北路进出新疆、北上外蒙古、俄罗斯的必经之路,战略地位也相当重要。

中国最长的地名“那然色布斯台音布拉格”竟然是一处荒漠甘泉

中国最长的地名“那然色布斯台音布拉格”竟然是一处荒漠甘泉

中国最长的地名“那然色布斯台音布拉格”竟然是一处荒漠甘泉

说到甘肃,大家都认为是一个内陆省份,不属于沿边边境省份,但实际上甘肃是与蒙古国是接壤的,有65.017公里边界线,马鬃山镇属于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总面积66748平方公里,约占甘肃省面积的14%。下辖2个镇、2个乡,总人口不足2万,以蒙古族为主,占到37.9%,肃北县地广人稀,平均每人占地约5.9平方千米。马鬃山镇是一块飞地,县域被玉门、瓜州分为两部分,北面的马鬃山镇称为北山区,南面的党城湾以及其他两个乡称为南山区,县城驻地党城湾。

中国最长的地名“那然色布斯台音布拉格”竟然是一处荒漠甘泉

中国最长的地名“那然色布斯台音布拉格”竟然是一处荒漠甘泉

马鬃山镇有甘肃省唯一的口岸——中蒙那然色布斯台音布拉格口岸。国门坐落在茫茫黑戈壁之上,整个建筑为正方形结构,两端类似摩天大楼高高矗立,顶部宽大雄厚,上端建有仿长城垛口,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个鎏金大字。整个建筑敦厚结实,恢弘大气,雄伟壮丽,如同凯旋门一般,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金黄色的光芒,在这荒凉的边地,这座雄伟的建筑不失为一道壮美的风景。

中国最长的地名“那然色布斯台音布拉格”竟然是一处荒漠甘泉

在国门南侧,有一口被加了护栏保护起来的枯井,这口水井有三个名字,除了“谢别斯廷泉”之外,还有两个名字,一个是“周恩来井”,一个是“那然色布斯台音布拉格”,这个有十个字的地名被誉为中国最长的地名。先说“谢别斯廷泉”,这是位于中蒙界山南侧的一处荒漠甘泉,曾经是当年草原丝绸北道的重要水源补给站,从东北、内蒙古、京城、河北张家口出发,经内蒙古额济纳到甘肃河西走廊北部就进入了黑戈壁地带,在“谢别斯廷泉”休整补给,然后向西南折向明水沿着伊吾古道就可以抵达巴里坤、伊吾、哈密新疆东天山一带,这条路虽然大多是荒漠戈壁,但是取直线而行,大大缩短了行程,沿途又有水源补给,因而山西、河北、京城、内蒙古以及新疆的商旅、官员、军队大多选择此道进进出出,久而久之成为了丝绸古道进出中原与西域的重要路段。

中国最长的地名“那然色布斯台音布拉格”竟然是一处荒漠甘泉

中国最长的地名“那然色布斯台音布拉格”竟然是一处荒漠甘泉

另据史料记载,从西藏翻越祁连山,跨过河西走廊,从桥湾到黑戈壁马鬃山地区后北上外蒙古乃至俄罗斯进行民间贸易往来由来已久,明清时曾几度繁荣。四川、青海、西藏、甘肃、宁夏的商人、驼队、利用庞大的驼队贩运丝帛、布匹、日用铁器、砖茶等货物,经桥湾北上汇聚到公婆泉(今马鬃山镇)打尖休憩,补充草料食物,然后到达谢别斯廷泉再一次进行补给休整,由此抵达外蒙古乃至俄罗斯进行贸易。这条路也是西藏、青海喇嘛、僧侣传教和学法之路,当时为了行商方便,在桥湾、鹰凹峡、公婆泉、红石山、伊哈托里、谢别斯廷泉沿线都建有住宿的土房,水井,久而久之,形成了一条较为固定的通商路线。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政府开放了与蒙古、新疆、西藏的贸易,允许内地与嘉峪关外诸少数民族进行生活日用品贸易。到乾隆至同治年间,由于朝廷的支持和保护,内地与外蒙古的贸易更加频繁,马鬃山传统商路的商贾行迹也日渐多了起来。外蒙古独立后,中蒙商人仍不时通过这条商路往来经商,蒙古人民共和国曾在跃进山以北沿途设置税卡,征收税赋,直至1930年前后才因双方冲突而中断。因为谢别斯廷泉是一处荒漠甘泉,在极度缺水的黑戈壁行走,必须依泉水而行,所以商旅行人都要经过谢别斯廷泉,谢别斯廷泉由此成为了过往商旅的中转站和补给站,东西草原北丝绸之路和南北贸易通道在这里交汇。

中国最长的地名“那然色布斯台音布拉格”竟然是一处荒漠甘泉


中国最长的地名“那然色布斯台音布拉格”竟然是一处荒漠甘泉

五个字的“谢别斯廷泉”还不算长,还有一个名字叫“那然色布斯台音布拉格”,总共有10个字,这里是中国最长的一个地名,斯文•赫定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大西北一位享誉世界的探险考察家。这个地方原来是丝绸古道上一处泉水的名字——谢别斯廷(蒙古语地名的音译)。今天称作“那然色布斯台音布拉格”这样一个长长的一个名字,并被标注在中国地图上,很大原因是因为探险家斯文•赫定这个人。斯文赫定(1865年2月19日——1952年11月26日)瑞典世界著名探险家,1927年5月9日,由北京大学教务长徐炳昶和斯文•赫定分别担任中瑞双方团长的一支空前规模的现代化科学考察队离开北平,前往中国西北进行考察。踏上草原丝绸北线西行进疆。

中国最长的地名“那然色布斯台音布拉格”竟然是一处荒漠甘泉

中国最长的地名“那然色布斯台音布拉格”竟然是一处荒漠甘泉

12月9日,在即将到达谢别斯廷泉附近时,他的胆结石病突然发作,再也无法继续前行,只好由四名团队成员组成一组,轮流抬着他行进。骆驼一匹匹倒下,粮食、饮水也越来越少,为了不拖垮整个队伍,他决定大队由中方考察团团长徐炳昶带领继续前行,他和几位自愿留下的团员在谢别斯廷泉水旁扎营留守,等待大队到达哈密后再来救援。他在其名著《亚洲腹地探险八年》中关于“谢别斯廷泉”有这样的描述:“一眼清泉汩汩涌出,流向远方;四周芦苇茂密;远处黑色的山脉像屏障一样,护卫着这一方宁静。”就在粮尽弹绝之际,救兵方才到。斯文•赫定把这个让他永生难忘的地方理所当然地标注在了他们绘制的地图上,并在“谢别斯廷(音译为SEBESTEI)”泉的前面加上“那林(NORIN)”,这是与他一起坚守的瑞典地质学家“那林”的名字,因为这个泉的经纬度是“那林”测定的,按照惯例,斯文•赫定总是把测定泉水经纬度人的名字放在泉名的前面。在斯文•赫定绘制的西北科学考察团的地图上,谢别斯廷的正式名字就成了“NORIN---SEBESTEI”。而出现在中文地图中的“布拉格”是蒙语中“水泉”的意思,因此,如今地图上的“那然色布斯台音布拉格”这个地方,就是当年斯文•赫定困守了一个月的“谢别斯廷泉”。

中国最长的地名“那然色布斯台音布拉格”竟然是一处荒漠甘泉

1962年中蒙两国划定边界时,关于这一带的边界走向,双方一直争执不下。当时蒙古国提供了一份清代内、外蒙古的一张地图,这张地图是按照清朝当时内蒙古和外蒙古传统习惯线划分的,这张地图可是够厉害的,表明的是漠北和漠南(内蒙古、外蒙古)分界线,它把额济纳旗、黑戈壁等中蒙一线本属于中国的部分领土划在了外蒙古,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也被划在了边缘上。如果要按这个地图分界的话,那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就不能正常使用了,而且还会丢失部分领土。在中蒙外交谈判的关键时刻,周恩来总理提出应该根据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一张地图来划界,周恩来总理于是找来了《斯文•赫定1927年——1935年中亚考察地图》,这份地图清楚地标明,当时中国与蒙古国的边界线位于谢别斯廷泉以北。这张1927年由西北科学考察团斯文•赫定绘制的地图是国际上广泛流传和认可的地图,有力地证明了1927年科考,斯文赫定是在中国境内科考,不可能跑到外蒙古科考。这个证据确实有力,随后中蒙两就依据谢别斯廷泉(北纬42’45’227’东经96’58’652’)划出了当时的国界走向,最终这口井也自然而然地划在了中国境内。此后在谢别斯廷泉以北树起“182”号界碑,2002年中蒙边界联建之后,182号界碑成为了“496”号界碑。由于斯文赫定的一次科考,由于周恩来总理的据理力争,谢别斯廷泉终于划在了中国境内,同时也有力地保障了领土的主权。

中国最长的地名“那然色布斯台音布拉格”竟然是一处荒漠甘泉

中国最长的地名“那然色布斯台音布拉格”竟然是一处荒漠甘泉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中蒙两国均有在中蒙边界甘肃段开设口岸,进行经贸往来的意向。1990年10月,蒙古国巴彦洪果尔省人民呼拉尔执行副主席奥琪巴特率代表团来甘肃酒泉,就开设马鬃山口岸进行了实地考察和相关技术合作谈判,达成了开设口岸的初步意见,并签署了备忘录。1992年4月26日、27日,甘肃省政府代表团与蒙古国巴彦洪果尔省、戈壁阿尔泰省执行委员会代表团,在马鬃山就开通口岸问题进行会商,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和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巴彦洪果尔省关于开设马鬃山-那然色布斯台口岸会商备忘录》,建设双边季节性开放口岸,1992年9月1日,口岸基础设施建成交付使用,口岸有关管理机构也相继配置就绪,中蒙马鬃山--那然色布斯台口岸宣告正式开通。1993年8月1日,蒙古国以保护国内自然保护区为由单方面毁约,提出关闭口岸,经省政府请示外交部,同意蒙方要求暂时关闭口岸,保留继续开关的权利,但关闭至今。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资源共享”课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资源、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渗透逐步淡化了主权国家的经济边界,促进了不同区域之间的交流、合作、竞争和发展。

中国最长的地名“那然色布斯台音布拉格”竟然是一处荒漠甘泉

中国最长的地名“那然色布斯台音布拉格”竟然是一处荒漠甘泉

近年来,中国与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巴彦洪戈尔两省交往密切,蒙古地方政府要求发展的愿望迫切,双方扩大经贸合作的基础条件也已成熟。围绕马鬃山口岸的复关,双方已在地方政府之间进行了正式接触互访,可考虑重新开放马鬃山口岸。如今京新(北京至新疆)高速、临哈铁路(内蒙古临河至新疆哈密)铁路已经在亘古荒凉的黑戈壁上通车,期望不久的将来口岸再次开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布拉格   巴彦   中国   哈密   山口   甘肃省   荒漠甘泉   马鬃   蒙古   内蒙古   甘肃   新疆   戈壁   地名   口岸   斯文   美文   最长   地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