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修家谱?

我们大部分时候的迷惘,以及少部分时候的寂寞,总是因为内心信念的缺乏。

但更深层的,仍然是对于来处的无知。

这种无知,让你茕茕孑立,在世间缺乏参照的行走着。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修家谱?

01

前两天,一位年长的朋友拜托我,把家族里老太爷的人物传记帮忙润笔一下。老太爷是朋友家族里灵魂一样的存在,是家谱里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其传记也得到了主持家谱修撰事宜的朋友的高度重视。

读完人物资料,瞬间对朋友一直以来的谦恭有礼、勤勉上进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这种品质与老太爷的家规家训可谓一脉相承。

你看,这就是传承的力量吧。在之前,还对修家谱有一种犹豫,这一刻,感觉已经刻不容缓了。

怎么说呢?你现在知道的祖辈的事情,你的子孙可能将一无所知。这从遗传学、精神学、心理学等方面来讲,对于每一个“一无所知的后代”而言,都将面临着关于自身来处的“断层”。

而这种“断层”在商业层面而言,可能就是没有诞生百年企业的基因缺陷;对于文学历史而言,更像是断代史的写作。

今天,我们更需要了解一下自己的“家谱”了。

02

家谱,是什么?

它将清晰地记载与你相关的所有祖辈的树状人物图,你会清晰地看到与你身上基因相关的所有网络关系。修撰家谱,对于子嗣繁多的家族而言,确实是一件繁琐的事,尤其是没有家谱延续的家族,需要追根溯源。

现在来看,中国大部分家庭是没有修家谱的。

我的家族也是,上溯两代,人口也早已逾百口,上溯三代,就已经考证困难,因此一直拖延了下来。只是,家族中一些特殊年代的故事,以及祖辈显赫的家世,以及已故太婆知书达理、明月清风一样的言传身教,总在脑海里时时浮现,总是催促着我去完成这件事,把祖辈的这些故事、这些风流人物、这些优秀的为人与经世的思想,都讲给每一个后辈子孙看。

我始终相信,这些优秀的祖辈的思想和精神,一定会在每一个子孙后代那里产生强大的影响力。或者,总会在你孤独、无助、迷惘时候,给你一种力量,一种暗示。

修家谱,修的是人,是思想。

你总说的冥冥之中注定的东西,其实,是祖辈们在基因里早就留给你的力量。它们需要等你真正认识他们的时候,你才会恍然大悟:啊!原来我是从那里来的!

这种欣喜,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你重新认识了自己,而这个时候,你才是完整的你。

03

感觉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好像是从改革开放开始的。这之前的时代记忆,仅限于单薄的教科书。

是的,80后,我们可以算是第一批时代记忆的断代者。

80年代兴起的文化寻根,更像是一个隐喻,揭开了“断代者”的伤疤。没有来处的彷徨,没有归属的游离,应该是生命的沉痛。

我们这些孩子,从小很少有真正地听过故事。

我到现在都很庆幸,太婆成了我儿时最好的说故事的人。她几乎给了我所有对于家族的猜想,对于文学的想象与热爱,以及对于优雅知性的模仿。

有人说,一个人所有的当下以及未来,都能在他的来处找到蛛丝马迹。

这句话,是我听过的,最宿命的一句话。曾经对此表示质疑和愤怒,如今早已俯首称臣。

没有来处记忆的人,该有多孤单呢?

我们这个时代是物质极度丰富的时代,但却被学者们称为精神荒漠化的时代。当时,深感震惊。为何会如是呢?

很多文化人苦苦追寻,后来大家把责任归咎于物质浮华迷人眼,世人只道功名利禄。

你看,大家都忙着挣钱,哪有时间搞精神建设呢。有点道理的。但是,深究一点,或者,是忙着光挣钱的那些人,不知来处,只知归处吧!

这是一个世纪性的问题。目前,没有证据确凿的答案。

但有一点,不知来处,岂知归处呢?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修家谱?

04

修家谱,是一种家族的传承,尤其是家族里灵魂式存在的那些人物,将对家族的气质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就像拜托我修改传记的那位朋友,其身上的气质,与其家族中老太爷的气质,可谓一脉相承。回忆朋友过往的为人经世,你总能在其老太爷的传记中,找到熟悉的影子。这种传承过了几代,都还在。

家谱,就是为了能够在经历几代、十代、乃至百代之后,你家族里那些最精髓的东西,能够被子子孙孙继续看到,感受到,然后让他们变得更加饱满,更加厚重,心存敬畏,并余生无畏无惧。

我始终相信,隽秀如太婆,在经历显赫富庶,突遭流离散乱,仍能在艰苦里保持风流,一定是从小沾染的书香和家教所致。

只有从小就在心里种下的种子,才能在你经历沧海桑田之后,生根发芽,最终,枝繁叶茂。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家族,不畏艰辛繁琐,开始四处奔走考证家族往事,相信也是意识到了这种溪流相继的生命真相的重要性。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修家谱?

05

你不知道,哪一天,你的优秀,将成为你家族家谱里又一个灵魂式存在的人物。而一个家族的兴衰,母亲这个角色更是举重若轻。

你的后代子孙,在某一天,将会讲起关于你的故事,这些故事就是支撑他们走过岁月无常里隐隐存在的力量。

感念我的太婆,儿时给我讲的《红楼梦》,已经成为我读过的所有版本《红楼梦》里的经典版本。太婆给我读的泰戈尔的《飞鸟集》,至今仍能朗朗上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家谱   老太爷   红楼梦   祖辈   太婆   子孙   美文   传记   力量   记忆   家族   精神   人物   朋友   故事   时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