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微醺,刚好


中年是什么?

有人说,中年如品茶,已经是快尝到回甘的年岁了,只是回甘之前的苦涩,也是最甚的,因此,该受着,受着,该忍着,忍着。

也有人说,中年如藏酒,窖藏的时间不上不下,比新酒多了一点沧桑,比真正的陈年老酒,又失了一点风骨,所谓进退两难,壮志未酬,大概就是这骑虎难下的局面了。

其实,人生短短几十年,不如看淡些,不如走慢点,不徐不疾,才能感受春风的温度。

中年,看过了一些人间悲欢,尝过了一些聚散离合,到底内心都是起过大波澜的,只是,欢喜,或者,悲伤,都只是生命的底色。

中年,要不,就做一个享受微醺的人,或许,也不失为一种处世智慧。


中年,微醺,刚好

01

微醺,只是微醺,没有酩酊大醉的逃避,也没有揪发撕心的清醒与尖锐。

微醺,间于醉与清醒,是看得清,却不看透。

看清,是了然于心。看透,却是带着审判,带着情绪,不伤人,也一定自伤。

就像有人说,看透不说破,是一种对待他人的修养。因为,看透,一定是进入骨子里的东西,是一针见血的东西,是经过无数次俯视与睥睨的冷静,那么,这“透”的后面,一定是会让别人赤裸相见,是无地可藏的对峙。

因此,看透,更像是一次人性上的赶尽杀绝。而一旦说破了这种“透”,一定会赶狗入穷巷,也必会遭反噬的。


中年,微醺,刚好

人到中年,其实,懂得看透不说破还不够。为什么?

中年,无论前半生是成是败,都已经进入一种自审状态。审什么?审得失?大部分人一定会给自己算一笔账了,比如过去式的自己,赚了多少钱?有了什么成就?给家庭做了多少贡献?自己有没有觉得心安理得?有没有照拂好上有老下有小?……

这一笔帐,大多是关于金钱的,仿佛一到中年,就特别缺钱的感觉,谁都压力瞬间巨大了好多。

后来很多年,渐渐发现,中年就像一个圈套,你越挣扎,这个套就越紧。因为你只顾挣扎,而没有看到,其实是自己太过紧张,把绳套箍得太死了。

看清的人,都知道,所谓中年,都被内卷了。

这种内卷,一是对功成名就的紧迫感,二是对青春逝去的焦虑感,三是对养老与育儿的窘迫感,里面没有关于自己的东西。


中年,微醺,刚好

02

懂得微醺的人,一定是看清了生命规律,看清了自我实现这个事。

有的人,总能在忙乱中、低谷中,努力找到那一束光,让自己被光亮照见。这样的人,活着,总是提着一股子的劲。因为,他们知道,生命最本真的东西,其实是看见自己,懂得爱自己。

只有看见自己的人,才知道,自己是谁,将要去哪里,要做点什么,要怎样取悦自己。也只有懂得爱自己的人,才知道,与其悲伤,不如坦然接受,不如忘却。

一个人,无论哪个年纪,如果背负的东西太多了,一定会被压折拖垮的。


中年,微醺,刚好

懂得微醺的人,他会用一只眼睛看真相,一只眼睛看世人,然后用一颗心来沉淀。

真相,往往伤人。

但是,世人皆碌碌,生命到底仍是昙花一现,纠缠太多,折损的是自己的年华,哀伤过甚,屠戮的是自己的欢情。

因此,微醺的人,就像装睡的大象,缓缓而行,却掷地有声,谦逊踏实,但从不缺反击的实力。

我们不妨把这种微醺的状态,看成是养精蓄锐,不愤世,不出世,是身在局中,笑看世相,又内心澄澈。

把事项万千,看的清楚明白,但也不至于看透人生皆苦悲,非要一个土馒头唱死了这场戏,更不会把这一场苦悲的戏道与他人听。


中年,微醺,刚好

03

人生,无须醉,醉态不好看,毕竟谁都不是能贵妃醉酒的。毕竟前路繁华,无愁知己,欢喜,就在那山花烂漫里。

人生,也无须太透,透了,就凉了,什么东西凉了,都会有一些悲凉的意味,谁看了,都会伤感起来。这不好。

因此,尝试一下微醺吧,看清不看透,与自己和解,与世间众生相和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绳套   中年   醉态   都会   美文   伤人   世人   真相   清醒   悲伤   内心   状态   眼睛   东西   生命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